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5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17篇
林业   256篇
农学   379篇
基础科学   246篇
  432篇
综合类   1064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220篇
畜牧兽医   601篇
园艺   171篇
植物保护   17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玉米幼苗在缺钙初期叶肉细胞能维持较高的SOD活性,膜脂过氧化作用较弱;随缺钙时间延长,SOD活性下降,尤其是Cu,Zn-SOD活性急剧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细胞器破坏.缺钙培养的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叶绿体类囊体解体,随后质膜、线粒体膜、核膜和内质网膜等内膜系统紊乱和伤害,而膜系统的伤害可能是缺钙条件下受SOD控制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2.
黄瓜单性结果品系EP-6授粉与不授粉处理花后均能正常发育,不授粉处理花后果实的发育显著慢于授粉处理,表现为单果重低、果形短、头部尖细,同时不授粉处理的果肉厚/果瓤厚值显著高于授粉处理;非单性结果品系YD-1、ZQ-1授粉处理果实均能正常发育而不授粉处理大多化瓜或果实发育畸形。从花前2d天至开花当天EP-6子房中IAA、ABA含量与POD活性均高于YD-1、ZQ-1;从开花当天至花后4d的子房(幼果),4个能正常结果的处理,IAA、ABA含量(单果)均上升而POD活性下降,2个未能正常结果的处理IAA、ABA含量(单果)仍维持低水平而P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933.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凯  缪勇  邵正飞 《农学学报》2014,4(12):33-37
为有效地实施玉米害虫的综合治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安徽淮北玉米产区33 个常用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虫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品种在心叶期和穗期的抗螟性强弱亦不相同。在玉米心叶期,‘中农大311’、‘中科11’、‘登海3 号’、‘东单80’、‘蠡玉16’、‘郑单23’、‘济单8号’、‘滑玉13’等8个品种的抗螟性较强。在玉米穗期,‘浚单20’、‘齐单1号’、‘中科4号’、‘农大108’、‘鲁单6018’等5 个品种的抗螟性较强。心叶期和穗期的综合抗螟性较强的10 个玉米品种排序为‘中农大311’、‘中科4号’、‘济单8号’、‘郑单23’、‘郑单958’、‘齐单1号’、‘中迪985’、‘农大108’、‘蠡玉16’、‘登海3号’。  相似文献   
934.
【目的】利用重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检测β2激动剂类药物,是弥补传统免疫学检测方法不足、实现该类违禁物多残留的快速检测手段。获得高纯度、高亲和力的重组受体是该技术的核心和难点。本文克隆猪β2 AR并构建其重组穿梭表达质粒,为筛选最适宜的受体表达系统和表达条件提供基础材料。【方法】克隆猪β2AR并进行序列分析,完成重组穿梭表达质粒构建。首先采集新鲜猪肝组织,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猪β2AR核苷酸序列(AF000134),设计1对引物并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切胶回收后与pMD-18T载体于4℃、T4连接酶作用下连接过夜。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后提取克隆质粒并对其作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然后对所获得的基因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在线BLAST分析、系统进化树构建和疏水性分析。为了提高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及受体配体间的亲和力,对该克隆基因作N端截短186个核苷酸改造;为使表达蛋白C端携带6×His标签,对克隆基因C端进行去除终止子改造。将改造后的克隆基因分别插入pTriEx-1.1 Hygro穿梭表达载体,连接产物转入NovaBlue感受态细胞,经Amp抗性筛选,挑取单菌落提取质粒并进行鉴定。【结果】经分光光度计检测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所提猪肝细胞总RNA的纯度、浓度及完整性可满足后续试验要求。RT-PCR产物电泳结果显示,在1 200 bp 左右出现1条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克隆质粒pMD-18T-β2AR经鉴定,证实为阳性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所得猪β2AR基因cDNA序列全长1 257 bp,编码418个氨基酸。该序列已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KF023571.1。Compute pI/Mw在线软件预测该蛋白分子质量为46.73 kD。与已发表的猪β2AR(AF000134)相比,基因序列一致性为99.68%,4处发生碱基突变,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9.28%,3处发生突变,且配体与受体结合位点处的氨基酸均得到正确克隆。在线BLAST分析表明,猪与其它物种的β2AR及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均在80%以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由系统进化树分析可知,所克隆的猪β2AR与领西猯Pecan tajacu(JN 633666.1)的亲缘性较近,与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AY683091.1)和草原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r(XM 005356183.1)的亲缘性较远。氨基酸疏水性分析表明,该受体蛋白N端以疏水性氨基酸为主,C端以亲水性氨基酸为主。经PCR和双酶切鉴定以及测序分析证明,成功构建重组穿梭表达质粒pTriEx-1.1Hygro-β2AR1-418和pTriEx-1.1Hygro-β2AR63-418。【结论】所获克隆基因与已发表猪β2AR高度一致,且活性位点处的氨基酸均得到正确克隆。此外,pTriEx-1.1 Hygro穿梭表达载体适宜用作大肠杆菌、昆虫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的启动子,是研究目标基因在不同表达系统表达效果的良好材料。本文所构建的穿梭表达质粒pTriEx-1.1Hygro-β2AR1-418和pTriEx-1.1Hygro-β2AR63-418均可用于以上3种表达系统中β2AR蛋白的表达纯化研究。  相似文献   
935.
【目的】研究西北地区不同生育时期油菜叶片SPAD值与多种光谱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估测模型。【方法】以陕西省乾县齐南村施肥程度一致的大田种植的油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苗期、现蕾抽苔期和开花期测定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和SPAD值,得到不同波段组合的光谱指数,计算其与SPAD值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并拟合以各种光谱指数预测SPAD值的模型,以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作为模型的评价和检验指标。【结果】苗期SDr/SDy与叶片SPAD值相关性最高,为0.79,构造的最佳预测模型决定系数为0.67;现蕾抽苔期(SDr-SDy)/(SDr+SDy)与叶片SPAD相关性最高,达到0.82,构造的最佳SPAD估测模型决定系数为0.70;苗期(SDr-SDy)/(SDr+SDy)与叶片SPAD有较高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0.65,构造的预测模型决定系数为0.43。【结论】各时期预测模型效果较好的光谱指数基本一致,为SDr/SDy和(SDr-SDy)/(SDr+SDy),可以利用高光谱遥感信息反演西北地区油菜各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并分析其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936.
以重庆海石公园人为干扰后自然恢复约50a,20a和5a的石灰岩地区次生演替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群落水平上不同演替阶段凋落叶功能性状和分解速率的变化规律及二者的联系.结果显示,各演替阶段由较高的群落比叶面积(CSLA)、群落叶氮含量(CLNC)、群落叶磷含量(CLPC)和较低的群落叶干物质含量(CLDMC)向较低的CSLA,CLNC,CLPC和较高的CLDMC转变.在分解160d后,20a恢复群落凋落叶的分解速率最大,50a恢复群落的分解速率最小.在物种水平和群落水平上,LDMC可以较好地预测凋落叶分解,LPC在群落水平也表现出重要的预测能力.随着群落的不断发展,凋落叶LDMC对分解的预测作用在物种水平和群落水平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较好地反映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境状况、植被生长情况及生态系统过程的变化.  相似文献   
937.
[目的]明确引起锦鲤发病死亡的原因及其病原菌的药敏特性,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从患病锦鲤的肝脏中分离病原菌,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种属,通过人工感染试验判断病原菌的致病性,并以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结果]综合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确定其为厦门希瓦氏菌(Shewanella xiamenensis).人工感染试验证明,从患病锦鲤肝脏分离获得的厦门希瓦氏菌具有较强毒力,其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30×104CFU/mL.厦门希瓦氏菌对阿莫西林、红霉素、头孢克肟、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氟苯尼考等14种药物高度敏感,但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利福平、链霉素、依诺沙星、磺胺异恶唑和甲氧嘧啶等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结论]厦门希瓦氏菌可感染引起锦鲤发病死亡,且具有较强毒力,实际生产中可选用阿莫西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头孢噻肟和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38.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粮食生产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研究领域1995—2016年研究态势进行定量分析,并探究其发展趋势,为该领域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 (TDA)分析工具,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1995—2016年粮食生产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总体发展趋势、国际主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及关联性。【结果】(1)1995—2016年,全球发文量呈现整体上升趋势,2012年之后处于较高发展水平。其中,美国在该领域发文量、平均引证指数等都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列第一。中国在2012年后发展速度较快,发文量及文献相对产出率跃居全球第二位,但平均引证指数与美国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2)该领域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中,中国、美国各有3个,澳大利亚、法国、英国、荷兰各1个,其中最活跃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3)从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关联性看,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之间的研究相似度最高达0.67,且中国国内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相似度远大于国际研究机构。(4)气候变化、农业及作物模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热点外延至作物物候、产量、土壤、生物碳及温室气体等研究方向。【结论】目前,美国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创新性,中国虽然后期有较快发展,但竞争力和创新性有待提高。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分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未来可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品种、社会经济要素等对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及其贡献份额,针对不同粮食生产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对体系,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39.
为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和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有关文件精神,安徽省开展了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情况摸底调查和生物安全专项检查.调查发现,安徽省现有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103个,组建了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了生物安全责任人、监督员、管理员等各自职责;建立健全了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应急预案和响应...  相似文献   
940.
氮素形态对大豆根系形态性状及释放H+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培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大豆根系形态性状及释放H 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对根系形态特性的影响不同,表现为,NO3-N和NH4NO3-N促进根表面积增加;NH4 -N对根系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而生物固氮处理,除根尖数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外,其他根系形状几乎没有变化.NH4 -N处理根系释放出大量H ,且大豆根系受到NH4 -N的毒害,阻碍了根系对其它元素的吸收;而NO3-N处理,根系释放出大量OH-,对根系吸收其他元素的抑制作用较小,因此,生物量增加较明显;NH4NO3-N处理根际pH变化较小,促进大豆植株生长;而生物固氮处理,在生育前期,根瘤固氮能力较弱,不能及时为大豆生长提供充足的氮素,进而抑制大豆的生长,使生物量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