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89篇
  免费   1732篇
  国内免费   2914篇
林业   3203篇
农学   3562篇
基础科学   2126篇
  4720篇
综合类   11664篇
农作物   2012篇
水产渔业   1233篇
畜牧兽医   4949篇
园艺   1511篇
植物保护   1655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94篇
  2022年   1192篇
  2021年   1526篇
  2020年   1392篇
  2019年   1317篇
  2018年   946篇
  2017年   1455篇
  2016年   1149篇
  2015年   1491篇
  2014年   1573篇
  2013年   1900篇
  2012年   2339篇
  2011年   2420篇
  2010年   2291篇
  2009年   2126篇
  2008年   1848篇
  2007年   1778篇
  2006年   1457篇
  2005年   1195篇
  2004年   628篇
  2003年   617篇
  2002年   753篇
  2001年   699篇
  2000年   605篇
  1999年   537篇
  1998年   381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305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3篇
  1974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究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BHT)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防效和防病机制,采用平板法和刺伤接种法测定了BHT对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作用及果实内防御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 BHT对苹果灰霉病的防效最佳,处理苹果后间隔48~96 h接种灰霉病菌,其防效可达68.59%~73.55%,其次为0.2、1.0 mmol/L BHT处理,但防效均低于52.94%。0.1 mmol/L BHT处理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可显著增强果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其峰值是对照的1.82~5.28倍,且均显著高于单独接种灰霉病菌的处理。此外,单独接种灰霉病菌的苹果果实内丙二醛含量快速升高,最大增幅达251.49%,而BHT处理后丙二醛含量变幅较小,最大增幅仅为83.95%。表明BHT可通过增强苹果果实内防御酶活性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来降低丙二醛的积累,从而提高果实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992.
一、我国成为番茄产业大国我国番茄加工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新疆地处北纬37°05′~47°55′之间,光照强、日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沙质土地十分丰富,加工番茄在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南疆焉耆盆地得到广泛种植,具有质量好、病虫害少、固形物和红色素含量高等特点,适合进行番茄加工。2006年,新疆番茄种植面积达5.3万hm2,成为全国加工番茄种植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番茄产量、出口量连年增加。  相似文献   
993.
扬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是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自然风光秀丽、历史遗迹众多,素有"烟花三月下扬州"之美喻。除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外,扬州园林中的竹子更具有它独特的风格。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走访、资料检索等方法,着重描述和介绍了扬州园林的竹子和竹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及造园造景用竹的特色,以供园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mg/mL)处理抗病大豆品种的根、茎和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升高,而感病品种在整个病程中虽然在某些阶段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他阶段苯丙氨酸解氨酶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mg/mL)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  相似文献   
995.
1 多氯联苯(PCBs) 2004年初,1月份第一周的《科学》杂志发表 的一项研究声称:多氯联苯和环境中的其他有毒 物质在养殖的三文鱼体内的含量比野生三文鱼 多;而且,它把该毒素的来源归因于用于三文鱼养 殖的饲料。该研究很快引起业内外对其研究方法、 错误结论和引起媒体不必要关注等方面提出质疑 和批评。众多科学家和卫生官员立刻指出,即使所 公开的数据是有效的,养殖三文鱼身上的多氯联  相似文献   
996.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腹腔注射苦参碱前后昆明小鼠粪便和血浆代谢物的差异,并通过与此前16S rDNA测序结果联合分析探究苦参碱发挥药理作用的可能机理。将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苦参碱处理组(MT)和生理盐水处理组(NC)。苦参碱处理组每天腹腔注射40 mg·kg-1的苦参碱,连续给药5 d,每天给药2次。生理盐水处理组按照同样方式和体积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第6天,分别收集各组小鼠的粪便和血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并与苦参碱处理组肠道菌群的16S rDNA测序结果进行联合分析。苦参碱处理组的粪便及血浆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物,粪便中共鉴定出97种,血浆中有44种。聚类分析显示,粪便中苦参碱组有35种代谢物上调,104种代谢物下调;血浆中苦参碱组有20种代谢物上调,35种代谢物下调。KEGG通路分析显示粪便及血浆差异代谢物被映射到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等代谢途径。与16S rDNA测序分析得到的显著差异菌种嗜酸乳杆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粪便及血浆代谢物与嗜酸乳杆菌存在相关性。苦参碱可调节昆明小鼠的体内代谢,在粪便和血浆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及与菌群之间的互作可能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寄生虫病,每年都会给世界各地的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主要依靠抗球虫药物进行防治,但由于药物的长期及不合理使用导致鸡球虫几乎对所有使用过的抗球虫药均产生耐药性。为研究球虫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本实验室前期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地克珠利耐药株、马杜拉霉素耐药株以及敏感株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获得了敏感株与耐药株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柔嫩艾美耳球虫含HD域蛋白(EtHDCP)在耐药株中上调表达。本研究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孢子化卵囊cDNA第一链为模板,成功克隆出EtHDCP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EtHDCP,并成功诱导表达了重组蛋白rEtHDCP。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和翻译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tHDCP在第二代裂殖子的转录和翻译水平高于其他三个阶段(未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和子孢子)。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分析了EtHDCP在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地克珠利耐药株、马杜拉霉素耐药株中的翻译水平,结果显示,EtHDCP在耐药株中的蛋白翻译水平显著高于敏感株。间接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主要定位在子孢子和裂殖子的表面以及裂殖子的胞质内。入侵抑制试验表明,抗rEtHDCP多克隆抗体可有效抑制子孢子对宿主细胞的入侵。这些结果说明该蛋白可能参与了虫体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发育、耐药性的产生以及子孢子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8.
张军霞  方德成  贺娜 《草业科学》2022,38(2):358-363
通过生长曲线非线性拟合模型可以预测家畜的生长发育速率以及生长曲线的变化情况.本研究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分析拟合了高原型藏羊的早期生长发育曲线.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高原型藏羔羊的生长曲线(R2>0.99),其中,以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在Von Bertalanffy模型中,公羔拐点月龄、拐点体重和最大日增重分别为1.35、12 kg和246.67 g·d-1,母羔拐点月龄、拐点体重和最大日增重分别为1.36、11.96 kg和239.33 g·d-1.根据此模型建立的高原型藏羊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曲线,可为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由于苜蓿品种间遗传差异日益缩小,通过传统形态学鉴定表型愈加困难。在苜蓿育种过程中,利用分子标记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鉴定。反转录转座子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广泛分布在植物基因组中,基于LTR的分子标记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和高信息量等优势,被广泛用于物种品种鉴定、评价种质资源多样性等方面。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和设计了大量蒺藜苜蓿LTR反转录转座子扩增多态性(IRAP)标记,并利用其对国内外40个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设计开发出的431个IRAP引物,并按照其染色体位置信息组合获得69对IRAP引物。利用筛选出的37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25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标记可产生8.8个等位位点;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50%~100%,平均值为79.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范围为0.34~0.88,平均值为0.69。基于遗传相似系数(GS)对供试品种采用算术平均值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0.82为阈值可将40份供试材料分为4类,其分组结果与不同材料地理分布信息以及STRUCTURE分析相对一致。本研究首次在蒺藜苜蓿全基因组水平上开发了IRAP分子标记并在紫花苜蓿种质资源中进行评价与应用,获得的大量IRAP分子标记可对后续苜蓿品种的鉴定保护以及遗传背景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藏系绵羊瘤胃真菌菌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8只12月龄健康、平均体重为(31.71±0.72)kg的藏系绵羊羯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代谢能相近而蛋白质含量不同(LP组,10.06%CP;MP组,12.10%CP;HP组,14.12%CP)的饲粮,试验为期120 d,包括15 d的预饲期和105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LP组藏系绵羊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低于MP组和HP组(P<0.05),而料重比显著高于MP组和HP组(P<0.05)。2)3组18个瘤胃液样品共产生1547415条有效序列,聚类后共得到4073个OTUs。饲粮蛋白质水平并没有对藏系绵羊瘤胃真菌多样性指数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3)在门分类水平上,藏系绵羊瘤胃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亚门和新美鞭菌门等;在属分类水平上,瘤胃真菌优势菌属为青霉属、无茎真菌属、枝孢属、镰孢霉属和链格孢属等。4)采用LEfSe方法对各个分类水平上丰度有显著差异的微生物进行比较分析,共筛选到33个符合生物标记物的真菌菌群。5)基于FUNGuid对藏系绵羊瘤胃真菌群落的营养型进行功能预测,发现腐生营养型是最主要的营养型。以上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可以显著提高藏系绵羊的生长性能,但对瘤胃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组成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