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6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900篇
林业   609篇
农学   769篇
基础科学   506篇
  1357篇
综合类   3479篇
农作物   602篇
水产渔业   371篇
畜牧兽医   1353篇
园艺   507篇
植物保护   51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527篇
  2021年   565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489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572篇
  2012年   786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AFLP标记及其在园艺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是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基本原理、方法及特点做了简要介绍.从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品种鉴定和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与克隆、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等方面概述了AFLP标记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2.
AP and VP were measured in cucumbers under water sufficiency and water stres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P would be evoked by electrical impulse, for water-stressed cucumber, its amplitude could reached more than 40 mV which wa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about 10-20mV) of plant under well-watered,and no VP came out. Along with the intensity of light increased, the VP appeared going-up trend, and accompanied by evidently spiking electrical signal, for plant under water stress, the VP increased more clearly, but the change of spiking amplitude of AP (about 3mV) was rather smaller than that (8-10mV) of plant under well-wa-tered.  相似文献   
963.
奶牛酮病红细胞膜上ATP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研究酮病的发生机理,选择荷斯坦奶牛作为实验动物,应用酮粉法和改良式水杨醛比色法随机检测分组,Ⅰ组为10头对照牛、Ⅱ组为10 头阳性牛。应用试剂盒比色法测定红细胞膜上ATPase 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阳性组和对照组相比,红细胞膜上ATPase的活性显著下降(P <0.05)。说明奶牛酮病影响红细胞膜上ATPase的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964.
采用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Jsw和Js)和β-多样性指数(相似性系数Cs)研究宁夏盐池县草原群落在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人工封育、退耕还林、撂荒地)固定样地植物多样性变化。对比2002和2003年不同类型固定样地植物多样性观测数据表明:到2003年,各实验样地的α-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β-多样性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在不同治理措施实验样地的种类组成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引起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5.
为了探究气候变化影响下地表干湿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基于黄河流域甘肃段15个气象站点资料,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SWI(地表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敏感系数法和贡献特征分析定量化研究了各气象因子与SWI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SWI整体呈微弱上升变化,气候呈半湿润—半干旱—半湿润变化。四季由湿到干分别为夏、秋、春、冬,主要干湿气候类型依次为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1980s—2010s经历了湿—干—湿的变化过程。各气象因子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为P(降水量)、u(风速)、T(平均气温)、Tmax(日最高气温)、n(日照时数)、Tmin(日最低气温)、RH(相对湿度)。引发SWI变化的贡献大小排序为Tmin,P,T,Tmax,u,RH,n,其中Tmin,P,u,n促使SWI增大,T,Tmax,RH促使SWI降低,流域多年SWI微弱增大是Tmin升高、P增大、u增加、n减少和T升高、Tmax升高、RH降低...  相似文献   
966.
[目的]揭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耦合作用下复杂的水沙变化、水沙关系,探明降雨侵蚀力的影响及径流输沙变化的响应机理,为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洮河流域及周边6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和下游控制站逐月径流输沙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水沙曲线、相关系数、灰色关联度、弹性分析法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径流、输沙、降雨(P)、降雨侵蚀力(R)演变规律,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洮河流域1956—2019年径流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线性变化率-2.8×107m3/a, 1987年发生突变,输沙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线性变化率-4.61×105t/a, 2003年发生突变,降雨、降雨侵蚀力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且未出现明显突变。洮河流域R上中游小于下游,夏季(626.33)>秋季(125.31)>春季(122.22)>冬季(0),夏季降雨侵蚀力占比71.67%,夏季对泥沙侵蚀影响最大。P与R分布相反,P相对较小的下游流域R较大,P相对较大的上中游R较小,流域水沙异源,上中游产水,下游产沙。对输沙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67.
  【目的】  钙、镁肥效果既互相影响又受灌溉量影响。尝试用综合评价模型优化包括钙、镁和水等多因子的配施方案,为樱桃番茄高效生产提供指导。  【方法】  水、氮、钾、钙、镁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微区试验在陕西杨凌大棚内进行,供试樱桃番茄品种为‘粉妹1号’,共36个处理。测定樱桃番茄生长、产量、品质、水肥利用率等共21个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组合评价方法对指标进行分级、综合评价,构建樱桃番茄综合评分对5个因子水平的响应模型。  【结果】  构建了包含14个指标的樱桃番茄综合评价体系;组合赋权确定了各指标最终权重,其中产量权重(0.2324)最大,净光合速率权重(0.0183)最小,这表明产量是对试验因子变化最敏感的指标。通过整体差异综合评价,发现樱桃番茄的综合评分随灌水量和氮肥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灌水量0水平与–2和+2水平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大于氮肥水平之间的差异,随钙肥水平的增加略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随钾和镁肥水平的增加几乎无显著变化。采用降维分析,当水、氮和钾处于0水平(适当水平)时,樱桃番茄的综合评分以钙和镁为0水平附近时最高;考虑5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基于整体差异组合的综合评分最优区间为:灌水量56.26~59.03 L/株、N 6.05~7.03 g/株、K2O 5.97~6.50 g/株、CaO 2.92~3.30 g/株、MgO 0.58~0.64 g/株。  【结论】  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兼顾生长、产量、品质和资源利用率,提出最优的水肥组合方案。本试验提出的樱桃番茄适宜施肥区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8.
通过设置侵蚀模拟小区,研究紫色土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以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侵蚀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铲土侵蚀模拟法建立5种侵蚀程度(0,5,10,15,20 cm)和2种管理措施[不施肥(CK)、常规耕作(F)]的原位试验,采用田间原位检测、土壤化学性质分析等手段,对常规耕作侵蚀耕层土壤养分的恢复效应和土壤养分的年际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耕层土壤养分各项指标均表现为F>CK,表明F较CK改善土壤养分效果较好,且对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改善效果明显。(2)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养分主要富集在0—20 cm表土层,整体随侵蚀程度加剧,随剖面呈下降的趋势,F下0—3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明显,对1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增幅效果最优。(3)经过连续4年的定位试验,CK下有机质、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背景值增长4.33%~15.89%,全氮含量较背景值无明显变化,全磷含量较背景值降低11.78%;F土壤养分含量较背景值增长4.51%~49.46%。研究成果可为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途径、提高土地生产力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969.
为解决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的安全越冬问题,调查了引进的酿酒型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品种在河西走廊中段嘉峪关戈壁滩的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山葡萄在嘉峪关地区可不埋土安全越冬,病害少,果实成熟充分,可酿造极富产区特色的有机利口酒。但坐果率低且易受晚霜冻害,产量低且年际间极不稳定,栽培发展的适宜性中等偏下。  相似文献   
970.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炎患牛唾液生物标志物特点,[方法]研究收集试验组子宫内膜炎患牛和对照组健康奶牛唾液,针对所选10种生物标志物使用相关试剂盒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健康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牛唾液生物标志物的升高项为α唾液淀粉酶、皮质醇、乳酸和尿酸,而腺苷脱氨酶、乙酰胆碱酯酶水平、pH值、钠钾比则下降明显。[结论]说明应激、炎症和氧化应激在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体内的存在,钠营养状况略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