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6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林业   185篇
农学   274篇
基础科学   181篇
  300篇
综合类   513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98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1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长输管道在建设、改线或维抢修作业时,常会遇到管道对口处有磁偏吹现象,使得在焊接施工时,电弧发生偏离,导致焊接缺陷甚至无法焊接施工,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及管道的本质安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采用1422 mm口径、X80钢级管道,以往所采用的消磁方法和消磁设备已无法满足其大口径、高钢级管道的消磁作业。通过分析管道剩磁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得到不同消磁方法对中俄东线管道的适用性。通过现场试验验证直流消磁法,分析直流消磁和直流焊机消磁的优缺点及工作参数,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2.
天水地区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系统调查和试验查明,天水地区种植的重要品种77-69和成良5号、6号已丧失抗条锈性,引致这些品种丧失抗锈性的原因主要是条中29号小种及其相近致病类型的出现和发展,山区低温为引致变异的重要诱因。提出成良5号、6号应停止种植,77-69高产可在川区控制使用,并提出了抗性比较稳定的品种。  相似文献   
73.
亚精胺对提高玉米幼苗抗旱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掖单4号玉米幼苗为材料,用0.5Mpa的PEG—600进行人工模拟水分胁迫,同时叶面喷施1mM亚精胺(spd),研究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亚精胺对玉米幼苗中保护酶系、光合强度以及气孔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精胺处理大大提高玉米幼苗中SOD、POD的活性以及光合强度,适当减小气孔阻力,故亚精胺可以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74.
本文探讨了秦岭南坡青林及青—华山松7红桦混交林林地土壤的养分、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特点。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林地土壤酸性淋溶过程及物质迁移过程比青林地土壤弱;混交林明显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及N素含量而降低了土壤有效P及有效K的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水解性总酸度青林地土壤比针阔混交林地高而盐基饱和度比针阔混交林地低,说明了在青林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中置换性酸所占比例较大而盐基离子所占比例较小;脲酶活性是针阔混交林地比青林地高而磷酸酶活性比青林地低,这与两种林地土壤中水解N及有效P含量高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5.
1992~1993年利用系统分离和接种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中的越夏情况。病田土壤表面和20cm耕层内的小麦残秆在弃置5~7个月后都可分离出病菌,用残秆接种能引起小麦幼苗发病,用UGA选择性培养基平板涂布法,由麦收后5个月的病田0~20cm耕层土壤中直接分离出病原茵,其密度为每克土壤1200~3206个菌落形成单位。用病田土壤接种亦能引起小麦幼苗发病。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小麦雪霉叶枯病菌接种体可在小麦病残秆和病田土壤中越夏并保持其致病性。  相似文献   
76.
 对硬粒小麦(T.durum)-簇毛麦(H.villosa)杂种幼胚和F#-1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硬-簇双二倍体TH1,TH1W,TH2W,TH3,TH3W。平均加倍率为78.8%,最高为94.1%。通过与普通小麦(T.aestivum)回交,幼胚和花药培养,得到了6D/6V异代换系94G22-1,94G25-1,94G32-1,94G33-1。谷草转氨酶(GOT)和酯酶(EST)同工酶可作为这些材料的生化标记。RAPD分析中,引物OPAN3可作为其分子标记引物。  相似文献   
77.
柑橘品种间糖积累差异的生理基础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测定了本地早、柑、香柠檬和宫川汁囊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滴定酸以及ABA的含量 ,分析了酸性转化酶 (AI)的活性 ,并模拟汁囊条件对蔗糖的酸水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的糖含量和构成比例、酸含量、ABA含量以及AI活性都存在明显差异。在果实发育后期 ,汁囊中的ABA与糖含量都明显升高 ,呈极显著相关 ,表明ABA对糖的积累具有重要影响。本地早和宫川以积累蔗糖为主 ,香柠檬以积累己糖为主 ,柑介于二者之间。在酸度较高的香柠檬中 ,蔗糖的酸水解是影响汁囊中糖分构成的主要因素。在酸度较低的本地早、宫川和柑中 ,果实发育后期汁囊中的AI活性对糖分构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8.
本文分析了住宅楼卫生间暖卫管渗漏的原因:管道孔洞未预留或预留的位置不当:管洞堵塞质量低劣:不重视堵塞管洞的支模材料。对此渗漏应采取的防治办法:正确预留管道孔洞:重视堵洞材料和堵洞质量:扣强对防水层和地漏排水的施工管理:在管道四周做馒头状档水台。  相似文献   
79.
双马来海松酸酯多元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马来海松酸中酸酐和羧基反应活性的差异,合成了两种类型的双马来海松酸酯多元醇.测试了酯化产物的分子量、聚合度、粘度、羟值和官能度等理化参数;并对各产物的耐热性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酯化产物均可作为耐热的多元醇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80.
黄土丘陵沟壑区燕沟流域的景观构成及功能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统计分析燕沟流域不同生态功能景观的斑块构成,为流域治理效果评价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野外现地勾绘景观斑块类型图,内业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燕沟流域的景观类型分类系统和数据库,统计相关景观指数,分析流域景观构成。【结果】(1)燕沟流域景观类型中,杂灌丛(浓杂灌丛和稀杂灌丛)面积最大,农田、刺槐林、成熟果园和草地面积次之;以上6种景观类型占流域面积的91.03%、占流域斑块数的81.68%,构成流域景观的主体;流域整体景观属于细粒结构。(2)三大景观功能类型中,生态防护型景观的斑块数、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均最高,占流域景观的近2/3,经济生产型景观次之;生态防护型、经济生产型、生活服务型三类景观的面积比约为2.08∶1∶0.12。(3)流域内自然景观与人类主导景观斑块面积的比例相当,经济生产型景观是人类主导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结论】目前燕沟流域景观构成的特点为:景观类型多样,斑块数量丰富,景观整体粒级微小,景观破碎,人类活动对流域景观的构成影响大;三大景观功能类型的构成,为燕沟流域治理效果评价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了依据,可作为同类地区小流域治理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