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4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林业   348篇
农学   388篇
基础科学   311篇
  465篇
综合类   939篇
农作物   135篇
水产渔业   174篇
畜牧兽医   431篇
园艺   129篇
植物保护   19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目的  为探索半湿润地区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经济层面的决策参考,本文以雨水径流收集灌溉利用的成本效益为研究内容,以河北省迁安市滨湖东路已建成集雨型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半湿润地区公园绿地径流收集灌溉利用成本。  方法  根据场地径流量确定雨水调蓄池容积,基于2014—2021年逐日实测降雨数据和2022—2024年预测降雨数据,利用容积法测算年收集径流量,对比绿地完全用自来水灌溉成本和用收集径流与自来水共同灌溉成本,得到节约成本,并对比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得出建设效益。  结果  基于2014—2021年的实际降雨数据和2022—2024年的预测降雨数据与建设成本测算,在汇水面积为155.37 hm2、灌溉面积为151.410 hm2时,以解决径流为目的,从长期效益出发,调蓄池规模最佳选择方案为3 000 m3,年平均节约灌溉费用101 114.15元,年平均效益65 424.15元。  结论  半湿润地区径流收集灌溉利用具有一定效益,基于某个时间段内植物的灌溉需求量作为径流收集的标准,可明显减少建设成本,增加径流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2.
比较不同研究目标和实验条件下适用的基于热技术的树干液流测量方法,展望不同热技术方法在液流测定中的应用前景,为活立木液流测量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目前常用的基于热技术的液流检测方法包括热脉冲法、热平衡法、热扩散法、热场变形法和外热比法等5种。其中,热脉冲法通过测定热脉冲到达热电偶处所需的时间来计算液流速率,热平衡法通过加热元件输入的热量、热传导以及液流携带热量之间的能量平衡关系计算液流。而热扩散法、热场变形法和外热比法则是利用温度差值来表征树液流动产生的热场变化,进而确定液流速率和液流密度。近年来,结合相关热技术原理对已有热技术方法进行了改进,热平衡法、热场变形法和外热比法的测定精度有所提高。但热场变形法的测定过程较为复杂,外热比法的外部量规配置尚待探讨,应用并不广泛。热扩散法和热脉冲法虽然已经具备较成熟的商品化产品,但测定精度仍存在问题。液流速率的检测精度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在测定液流速率时,需依据不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液流速率的测定精度。图1表1参58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古筝的演奏效果除了与演奏者的技艺有关,与古筝本身的结构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共鸣面板接收琴弦的振动并引起共振发声,是古筝发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研究以整板结构古筝共鸣面板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分析方法探讨其声学振动性能。  方法  采用ZSDASP信号采集分析软件对整板结构共鸣面板进行实验模态分析,得出各阶次共振频率及对应模态振型的特点和规律;并建立整板结构共鸣面板的三维模型,对其进行计算模态分析,验证计算模态分析应用于本研究的可行性。  结果  通过实验模态分析和计算模态分析均得出,随着振动阶次的升高,整板结构共鸣面板模态振型均趋于复杂,且对应的共振频率也逐渐增大;在实验模态结果中,(0, n)、(1, n)和(2, n)等阶次的共振频率较易识别;(0, n)阶对应的模态振型相对清晰易识别,但(1, n)、(2, n)中较低阶次对应的模态振型不明显;计算模态能够识别到的各阶频率所对应的振型为(1, n)和(2, n)阶,与实验模态结果相比缺少(0, n)阶,但计算模态分析得到的结果更具连续性,能够识别到(1, n)和(2, n)的所有阶次,而实验模态分析时个别阶次不够明显。  结论  将计算模态求解结果与实验模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计算模态分析应用于整板结构古筝共鸣面板的振动模态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4.
5种植物根系生物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根系固土力学机理,于2019年5月初,分别对5种植物0~6 mm直根的相同根径施加70%平均极限抗拉力,进行原位瞬时轴向拉伸受损试验.3个月后,根据其愈伤后存活率、活力值、直根极限应变、弹性模量的变化,与平行对照(未受损)进行比较,分析5种植物根系固土力学特性的共同规律及种间差异.结果表明:愈伤3个月后,试验根存活率、活力值较平行对照均有明显下降,降低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沙棘、柠条、杨柴、沙打旺、紫花苜蓿.5种植物在代表根径级为0~1.5 mm时,其在愈伤后直根极限应变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紫花苜蓿(14.89±0.98)、沙棘(13.35±0.95)、杨柴(12.68±0.82)、沙打旺(12.66±0.76)、柠条(8.68±0.43);平行对照的直根极限应变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柠条(27.76±2.16)、沙棘(16.95±1.36)、杨柴(16.39±1.17)、沙打旺(16.13±1.18)、紫花苜蓿(12.59±0.69).愈伤自修复后直根弹性模量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沙打旺(4.12±0.35)、杨柴(3.61±0.12)、紫花苜蓿(2.79±0.14)、柠条(2.21±0.21)、沙棘(1.64±0.13);平行对照的直根弹性模量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柠条(3.89±0.23)、沙棘(2.74±0.19)、杨柴(2.47±0.18)、沙打旺(2.22±0.07)、紫花苜蓿(0.86±0.073).5种植物根系在受拉受损后经愈伤自修复后发现,草本植物根系恢复抗拉能力比灌木、半灌木强.  相似文献   
115.
浅谈长江口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鱼类育苗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各种水域如何选择和确定放流物种,对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长江口区进行增殖放流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与安排放流鱼种提出意见.探讨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互补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6.
Three groups of Cherry Valley ducks at 5 day, 2 week and 5 week of age were intranasally infected with the WFCL strain of Tembusu virus (TMUV)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ost age on the outcome of TMUV infection. For each age group, clinical signs, gross and microscopic lesions, viral copy numbers in tissues and serum neutralizing antibody titers were recorded.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resistance to TMUV infection were observed with younger ducks being more susceptible. Some ducks infected at 5 day and 2 week of age developed severe clinical signs, including severe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and death. However, subclinical signs and no mortality were observed in ducks infected at 5 week of age. A decline in the severity of gross and microscopic lesions was observed as ducks mature. Systemic infection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three age groups post challenge. Higher viral copy numbers in the tissues, especially in vital organs such as the brain and the heart, were developed in the ducks infected at 5 day of age than older ducks, correlating with the severity of clinical signs and lesions in the tissues. Furthermore, ducks infected at 5 week of age develop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erum neutralizing antibody titers than ducks infected at 5 day of age as determined by serum neutralization test. Therefore,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resistance to TMUV infec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studying the pathogenicity, pathogenesis, formulation of the vaccination and therapy strategies of TMUV infection in ducks.  相似文献   
117.
为做好朱鹛的迁地保护工作,进行人工繁育是短时间内提高种群数量的最有效措施。浙江省德清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自2008年从陕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引入5对朱鹦,通过5a努力,目前存栏数已达118只,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本文以朱鹦浙江种群的人工繁育工作实践为基础,结合现有的相关文献,对浙江省德清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2008—2012年饲养的138只朱鹃雏鸟的非传染性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阐述了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主要疾病包括:腿部疾病4种(10例,占7.25%):船桨腿、卷曲趾、关节肿大、皮下气肿;头颈部疾病3种(15例,占10,87%):交叉喙、长短喙、歪脖子;还有其他疾病3种(5例,占3.62%):育雏室小气候控制不良引发的疾病、胚胎病或孵化不良引发的疾病、不明原因死亡的疾病。通过分析病因,提出防范措施,为后续的育雏工作提供指导,以避免类似的疾病再次发生,促进朱鹦人工种群的发展,对其他濒危野生鸟类的人工复壮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8.
The water-use efficiency (WUE) of an ecosystem—defined as the gross ecosystem production (GEP) divided by the evapotranspiration (ET)—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upling of water and carbon and quantifying water–carbon trade-offs in forests. An open-path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and a microclimate measurement system were de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WUE of a poplar plantation ecosystem in the Daxing District of Beijing, China,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s in 2006, 2007, and 2008. We found that WUE values changed diurnally, peaking in early morning and showing a minimum between 2 pm and 3 pm. This pattern was regulated by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saturated vapor pressure deficit, and stomatal opening and closure. WUE had inter-daily variations but no substantial seasonal variation. The WU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water content due to the higher sensitivity of ET than GEP to increased soil moisture. Under moist soil conditions (i.e., relative extractable water content >0.4), GEP was stable and WUE was generally low.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oplar plantation does not effectively use the available soil water for carbon uptake, and that soil moisture is lost to the atmosphere through ET.  相似文献   
119.
采用等温平衡吸附法研究((土娄))土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在Na+和Ca2+作为共存离子条件下对Pb2+的吸附和解吸特点。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共存离子条件下各粒径微团聚体对Pb2+的吸附特征,Na+作为共存离子的环境下,更有助于(土娄)土微团聚体对铅的吸附,并且最大吸附量随比表面积、CEC及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大,而在共存离子为Ca2+的情况下无此现象。在中偏碱的土壤环境下,Ca(NO3)2作为解吸液比NaNO3更能大量地解吸(土娄)土微团聚体中吸附的Pb2+。随着Pb2+吸附量的增加,以NaNO3为解吸液的微团聚体对Pb2+的解吸率不断下降,但以Ca(NO3)2为解吸液时解吸率不断上升。所以土壤环境中,共存离子为Ca2+时,(土娄)土微团聚体对Pb2+的吸附率低,解吸率却高;共存离子为Na+时,对Pb2+的吸附率高,解吸率却低。  相似文献   
120.
为进一步提高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换挡品质和系统鲁棒性,提出一种应用直驱自增力换挡系统的AMT方案。设计了直接驱动装置的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针对直接驱动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一种具有自增力和提高换挡系统鲁棒性功能的增力式同步器,参考实车的相关参数,研制了直驱自增力换挡系统的原理性样机,完成了技术方案可行性与功能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追求的换挡品质相同时,直驱自增力换挡系统同步阶段需要驱动装置提供的最大瞬时驱动力较小,降低了换挡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当增力斜面角θ=116°时,增力式同步器的力放大系数nF约为1.54,实现了换挡系统放大驱动装置输出力和提高换挡系统鲁棒性的功能,为缩小驱动装置体积和降低换挡控制系统设计难度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