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2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1581篇
林业   1545篇
农学   1972篇
基础科学   1306篇
  2558篇
综合类   4007篇
农作物   754篇
水产渔业   526篇
畜牧兽医   1775篇
园艺   407篇
植物保护   968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562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527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897篇
  2010年   856篇
  2009年   804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817篇
  2006年   762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丽格海棠的离体快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丽格海棠叶片诱导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 BA0 50mg/L NAA1 00mg/L;适宜丛生芽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 BA0 25mg/L NAA1 00mg/L;适宜丽格海棠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其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992.
桉树立地生产力与养分生产力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桉树试验林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桉树树杆中氮,磷,钾养分浓度的倒数与养分吸收量早明显的负线性相关。基于这一相关性,对实测的数据作回归分析。估测的立地生产力极限和养分生产力参数值,以及相应的立地养分效应曲线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本文为研究林木生长和营养的动态函数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3.
4 香豆酸 :CoA连接酶 (4CL)是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中重要的酶 .该文利用简并寡核苷酸PCR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PCR法直接获得了紫穗槐 4CLAcDNA全长序列 ,避免了复杂的构建、筛选cDNA文库的过程 .先用简并PCR得到了 4CLA1片段 ,又据此片段设计反向嵌套引物 ,用RACE方法获得未知的 5′和 3′端序列 .所获得的全长 4CLAcDNA ,编码 5 40个氨基酸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4CLA是典型的 4CL蛋白 ,含有预计的AMP binding位点、催化反应区和保守的Cys .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刺槐种子的萌发热谱,发现其萌发过程呈现水化、活化和生长等三个生理阶段,揭示了其产热规律与吸水、呼吸和生长规律的相关关系,获得了其萌发过程中生长阶段的热力学模型、生长速率常数和限制因子的动力学参数.为继续开展此类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5.
A provenance trial of Michelia chapensis Dandy in the south of China was carried out in three sites to assess yield and stability analyses. The trials were conducted as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s with four replications at each site. 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AMMI) and genotype main effect and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GGE) were employed in the evaluation of provenances; AMMI analyses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ffects (P < 0.05) existed between provenances, capturing 15.11 % of the total sum of squares. The AMMI stability value revealed that provenance 2 was stable, but had low yield. GGE-biplot models showed that provenances 7, 8, 10, and 11 were more stable and high-yielding. The GGE results also confirmed that among the three sites, site JiuQuShui was the most ideal environment for represent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相似文献   
996.
花岗岩黄红壤杉木幼林施肥连年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 ̄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分宜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施N、P、K及配合处理,使树高、胸径、蓄积总生长量指标分别达到5.67 ̄6.59m、8.35 ̄9.28cm、67.922 ̄96.41m^3/hm^2,较对照增长5.6% ̄20.2%、7.4% ̄17.5%、21.6% ̄56.2%。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50kg/hm^2P2O5的效果最佳,其连年生长量效应显著持续到第5年;  相似文献   
997.
天然动植物色素的特性及其提取技术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天然生物色素在动植物体中的分布和特定生理功能。概括了动植物色素的主要提取方法及其发展状况:直接破碎原料、溶剂浸提、物理技术辅助浸提和现代仪器提取分离等;指出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较具发展潜力的高效萃取方法,有利于提高色素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宜昌、黄冈、咸宁、孝感、随州、荆州、恩施等市(州)世界银行贷款“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多功能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分析,总体评价是在土地的合理利用规划、经济有效的防护林体系的结构选择和布局、农林复合型防护林经营技术和树种、草种选择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的营林措施等方面基本实现了项目的建设目标,在经济、环境、社会和技术进步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99.
胡炜  金敬淑 《森林工程》2003,19(3):31-3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投资控制的理论和政策已成为工程造价管理上的重要任务和课题。本文主要从工程造价控制的 3个阶段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Lifting for handling and flatbed truck transportation to the job site are important processes during manufacture of prefabri-cated wooden construction units like mini homes and building modules. Significant damage can occur to sections or components of units during these operations. Although damage usually will not impair its structural safety, it is costly to fix and causes the public to perceive prefabricated wooden buildings as low quality products. Field observations and preliminary numerical models for prefabri-cated units subject to lifting and transportation forces are summarized here. Once fully developed and verified, models will support the creation of damage mitigation strategies centered on structural details indicating how units are to be supported during lifting and transpor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