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57篇
  免费   2384篇
  国内免费   5152篇
林业   5895篇
农学   8003篇
基础科学   4582篇
  8122篇
综合类   13724篇
农作物   2405篇
水产渔业   1810篇
畜牧兽医   6474篇
园艺   1496篇
植物保护   3282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1143篇
  2021年   1913篇
  2020年   1684篇
  2019年   1652篇
  2018年   1185篇
  2017年   1618篇
  2016年   1627篇
  2015年   2252篇
  2014年   2068篇
  2013年   2561篇
  2012年   3003篇
  2011年   3287篇
  2010年   3078篇
  2009年   2886篇
  2008年   2677篇
  2007年   2683篇
  2006年   2618篇
  2005年   2599篇
  2004年   1156篇
  2003年   964篇
  2002年   788篇
  2001年   820篇
  2000年   1004篇
  1999年   1335篇
  1998年   1191篇
  1997年   1007篇
  1996年   939篇
  1995年   867篇
  1994年   865篇
  1993年   770篇
  1992年   710篇
  1991年   582篇
  1990年   484篇
  1989年   390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186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65年   9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 分析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暴、扬沙以及浮尘频次和时长的月变化和年变化,并分析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为区域沙尘天气的早期预警和荒漠区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黑河流域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的2010—2019年的沙尘天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沙尘频次和时长主要集中在春季,其次是冬季,春冬两季的频次和时长各占全年的82.3%和79.4%。10 a间沙尘暴和扬沙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渐减少,而浮尘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时长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频次月变化与土壤湿度(10 cm)和大气湿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风速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扬沙年际发生频次与土壤温度(5 cm)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大气温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近10 a来,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的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破坏性较大的沙尘暴和扬沙逐年减少,而浮尘逐年增加。沙尘频次的月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浅层土壤湿度、大气湿度和风速。春季的浅层土壤湿度影响了沙尘暴和扬沙年际频次变化,浅层土壤温度影响了浮尘年际频次变化;冬季的浅层土壤温湿度和降水量影响了沙尘暴的年际频次变化,浅层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影响了扬沙的年际频次变化。  相似文献   
42.
宁夏原州区生态移民村生境景观连接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生态移民土地利用过程中生境景观连接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生态移民的生态风险管理及移民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原州区"十二五"时期4个生态移民村(丰泽、金轮、和润及泉港)为例,基于2016年高分影像数据,同时参考移民前谷歌地球2010年数据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2010年),经野外GPS校验,通过计算障碍影响指数和生境景观连接度指数,分析生态移民村土地利用生境景观分异。[结果]丰泽村和金轮村的生境景观连接度呈下降态势,和润村和泉港村呈上升态势。4个生态移民村的变化趋势明显,但极高连接度和高连接度比例很小。生态移民村生境景观变化驱动力主要为人为因素,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园地普遍,其中泉港村与和润村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7.49%和21.28%,同时金轮村、和润村、泉港村无后备土地资源,生态压力突出。[结论] 4个生态移民村人口密度增大导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明显,生态用地被分割,移民的非农活动比重大造成耕地撂荒,景观破碎化和孤岛化现象明显,生境景观呈现出不稳定状态,生态压力增加。  相似文献   
43.
本文着重研究了在昆明鼠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激活原因、形成过程,并提出了一些防止其干扰细胞核移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禽呼肠孤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感染禽呼肠孤病毒的细胞中,以SDS和酚提取病毒核酸,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将分节段的核酸分开,经银染色显示,呈3-3-1-3分布,此法可用于禽呼肠孤病毒的快速检测、鉴定。同样方法未能使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显示。  相似文献   
45.
芫花萜膜终止早中孕412例临床观察的结果表明,对孕12~16周的流产成功率为90.8%,给药至排胎平均时间为23.46±10.32小时,产时、产后失血平均分别为71.87±33.56ml和45.17±20.58ml。整个流产过程宫缩缓和,极少强直性宫缩,节律良好,痛苦少,类似正常分娩过程,可作为终止12~16周妊娠可供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6.
本文对冲裁件的计算机自动(优化)排样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给出了其实现的主要算法及数学模型,这一方法已在冲裁模CAD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47.
对经口感染(4.0×10~5个/鸡)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卵囊的雏鸡在其饲料中分别添加交沙霉素(4.0g/kg)、复方新诺明(4.9g/kg)、大蒜素(400mgkg/)、甲硝唑(2.0g/ks),任鸡自由采食,连用7d.结果表明,实验鸡潜隐期延长,粪中卵囊数显著降低,体重明显增加,血液学值及血清酶学指标与健康对照鸡无明显差异.由此证明,这4种药物对实验性雏鸡隐孢子虫病有不同程度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8.
水霉属菌(Saprolegnia)分离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冰  郑耘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3):277-281
 对水霉(Saprolegnia)的分离培养技术进行了探索,筛选出大麻籽、油菜籽、红花籽、苍蝇、蚜虫、小麦粒、玉米片、茶叶、葵花仁9种材料作为诱发水霉菌的诱饵。其中油菜籽能防止腐霉菌(Pythium)污染,是初步纯化菌种、排除杂菌的适宜饵料。同时发现控制温度能使水霉在最短时间内分别产生无性或有性繁殖。在水培条件下,25℃左右适合菌丝及无性器官的发育,有性器官却不能产生,而只有在15~17℃条件下才能使水霉很快进入有性生殖阶段;在加入200mg/L链霉素的CMA培养基上促发有性阶段则需要在2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方能缩短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49.
50.
张远兵  李军  刘爱荣  叶梅荣 《种子》2001,(2):30-31,34
根据有关文献及试验观测,探讨了瓜叶菊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杂交育种工作中的几个技术性问题,为瓜叶菊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