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51篇
  免费   2867篇
  国内免费   3412篇
林业   3273篇
农学   2163篇
基础科学   1805篇
  4019篇
综合类   20926篇
农作物   2907篇
水产渔业   1829篇
畜牧兽医   6412篇
园艺   2947篇
植物保护   1749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810篇
  2022年   1850篇
  2021年   1809篇
  2020年   1716篇
  2019年   1688篇
  2018年   1186篇
  2017年   1957篇
  2016年   1309篇
  2015年   2009篇
  2014年   2233篇
  2013年   2470篇
  2012年   3717篇
  2011年   3619篇
  2010年   3386篇
  2009年   3129篇
  2008年   3168篇
  2007年   2838篇
  2006年   2401篇
  2005年   1893篇
  2004年   1215篇
  2003年   739篇
  2002年   801篇
  2001年   767篇
  2000年   653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7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对不同山系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定量分析发现,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植物区系主要以温带分布类型为主,占总区系的31.10%;区系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为2.10~2.21,Simpson指数是0.14~0.17;经相关性分析,不同山系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相似程度极为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905~0.998。  相似文献   
992.
紫红短须螨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红短须螨(Brevipalpus phoenicis)控制薇甘菊,是生物控制杂草的一种新方法,文章着重介绍了紫红短须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卵椭圆形。卵椭圆形,长约0.10mm,宽约0.07mm。红色,多单产在植物茎叶的裂缝或凹陷处,或叶片背面的主脉两边,成块成串堆聚在一起,幼螨桔红色,长约0.17mm,宽约0.11mm。若螨2龄,背上有黑色斑纹,雌成螨长约0.30mm,宽约0.16mm,身体椭圆形,扁平,多桔红色。背上有一个“H”形标记,紫红短须螨1年6-8代,世代重迭,从孵发育到成虫,恒温30℃为18.6d,20℃为48.8d。当湿度低于30%,平均温度高于30℃或者低于20℃时,紫红短须螨不能完成生活史,室内11.0-28.5℃的自然变温,湿度58%-97%条件下,紫红短须螨发育完成一个世代为28-55d。  相似文献   
993.
银杏雄花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2a测定分析了扬州市内2株树势健壮、开花正常,花量一致的成年银杏雄株的化花序形状、花离颜色,花序大小,花柄长短,单花重,花囊形状与大小、花粉数量与大小及其淀粉含量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银杏雄株树龄越大,1年生枝的生长量相对较小,雄花每花囊的花粉和雄花每花序的花粉数亦相对较小,其花粉的淀粉含亦相对较低,不同雄株同雄花的单花重,花序的长、宽和长/宽;花柄的长和宽,每花序的花囊数;花粉粒直径及花粉淀粉含量具促进或极显著差异,雄花的花柄长(x1)和花序长(y1),花柄宽(x2)与花序宽(y2)及花柄长/宽(x3)与花序长/宽(y3),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1.7909+0.3440x1(r1=0.2440^**),^y2=0.5211+0.8378x2(r2=0.2530^**),^y3=2.7455+0.08743x3(r=0.2237^*)。  相似文献   
994.
石竹原产中国,分布很广。除华南较热地区外,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喜阳、耐寒,耐干旱,忌涝,喜排水良好、肥沃沙质壤土。通过3年对这20种花卉的试验观察,总结出石竹在太阳岛地区的生态表现和适应性,并掌握其越冬技术和繁殖方法,为其在北方因林中的推广栽培应用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武冈林场第二代人工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表明:a.杉木中幼龄林抚育间伐能促进林分胸径、树高、材积的增长,能使林分的速生期延长1-2年,能有效地提高林分产量,提高木材质量;b.不同的抚育间伐强度类型对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效果不同,以株数间伐强度30-40%效果最佳;c.对培育大径材的杉木林分,可实施三次间伐,第一次在9-11年,第二次在14-16年,第三次在19-22年;第三次间伐能明显促进后期林分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996.
云南红豆杉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云南红豆杉天然林分布区,以及3个重点栽培区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中,经广泛布点调查初选,采集初选林木小枝叶样品,进行紫杉醇、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DAB)、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cephaloma-nine)、10-去乙酰-7-差向紫杉醇(10-DAET)、7-差向紫杉醇等6种紫杉烷类含量的检测,并通过扦插繁殖培育出初选优树的扦插苗栽培于立地条件一致的优树汇集区内,经2~2.9年再检测苗木的紫杉烷含量及测定苗木的生物量。以其紫杉烷含量、生物量、紫杉烷产量(紫杉烷含量×生物量)为云南红豆杉优树的评选指标,依此在云南全省的云南红豆杉天然林中评选出优树38株(1级8株、2级11株、3级19株),在云南红豆杉人工林中评选出优树17株(1级4株、2级13株),其选择增益很显著。根据优树的分布,在云南全省寻找到10个云南红豆杉紫杉烷高含量的种源区,这是以林木枝叶紫杉烷的含量为主要选择对象,进行云南红豆杉优树选择的一个新尝试。  相似文献   
997.
芦荟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华芦荟为试验材料,以炉渣、食用菌渣、泥炭、锯末为无土栽培基质成分,应用消毒有机肥取代传统的营养液,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采用类旋转排列试验方法,比较分析8种基质与2种肥力水平相结合对中华芦荟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试验材料生长状态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以A2B2组基质配方最佳,即炉渣灰2:平菇渣1:消毒鸡粪10 kg/m^3:复合肥0.5 kg/m%3,可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98.
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其在植物抗寒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NA差异显示技术自1992年建立以来,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其存在的问题及近几年该技术的改进、完善与发展。如引物设计、PCR参数优化、假阳性克服、cDNA片段克隆测序及完整基因的筛选。此外,对其在植物抗寒基因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99.
竹柏育苗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竹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庭园,住宅小区 街道等地段绿化的优良风景树,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树种资源,根据竹柏的生态习性特点,探索竹柏的采种,育苗与栽培管理技术,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管理,竹柏能形成树干通直圆满,树态优美,抗病虫害强的理想庭园风景树种。  相似文献   
1000.
保护区大多处于周边社区的包围之中,保护区与当地居民关系密切。但是保护区的建立使部分生物资源受到控制,从而对当地社区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影响。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对社区共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