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林业   223篇
农学   275篇
基础科学   110篇
  239篇
综合类   481篇
农作物   128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218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nalysis of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from the culture broth of the marine bacterium Saccharomonospora sp. CNQ-490 has yielded three novel compounds: saccharobisindole (1), neoasterric methyl ester (2), and 7-chloro-4(1H)-quinolone (3), in addition to acremonidine E (4), pinselin (5), penicitrinon A (6), and penicitrinon E (7).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three novel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by the interpretation of 1D, 2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HRMS) data. Compound 2 generated weak inhibition activity against Bacillus subtilis KCTC2441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KCTC1927 at concentrations of 32 μg/mL and 64 μg/mL, respectively, whereas compounds 1 and 3 did not have any observable effects. In addition, compound 2 displayed weak anti-quorum sensing (QS) effects against S. aureus KCTC1927 and Micrococcus luteus SCO560.  相似文献   
62.
63.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 (Doubleday)(鳞翅目:卷蛾科)的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感受器的外部形态、类型和分布特点,从野外采集被害的樟子松侧枝,在室内培养出樟子松梢小卷蛾成虫,通过QUANTA-200型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观察。观察表明,在樟子松梢小卷蛾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共有4种类型感受器,分别是着生于产卵器上的毛形感受器(STⅠ,STⅡ,STⅣ),着生于口器上的毛形感受器Ⅲ型(STⅢ)、栓锥形感受器(SS)和腔锥感受器(coe),着生于复眼上的锥形感受器(SBa)。樟子松梢小卷蛾上观察到的这4种类型的感受器,在形态、类型和分布上,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同部位观察到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4.
湿加松一年生母树萌条扦插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用1年生湿加松母树萌条,分别设基部萌条与顶部促萌条、抽梢与未抽梢的顶部促萌条、顶端次生叶及穗条长度不同的顶部促萌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1)基部萌条与顶部促萌条、抽梢与未抽梢的顶部促萌条在扦插生根率、扦插苗根系生长、抽梢生长的差异均不显著;四类穗条扦插均可获得较高生根率,根系和抽梢生长快。(2)不同顶端次生叶长度的顶部促萌条在生根率、不定根数量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根系级数、须根数量及抽梢长度方面差异不显著;顶端次生叶长度0~3 cm的顶部促萌条扦插效果好。(3)不同长度的顶部促萌条制成的穗条其扦插苗抽梢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根系生长差异不显著;最好选长于10 cm的顶部促萌条制成长8~10 cm的插穗扦插效果好。结合生产上扦插用育苗袋的大小及扦插深度,对1年生湿加松母株,选用顶端次生叶长3 cm以下,长8~10 cm的顶部促萌条或基部萌条扦插效果较好,要用顶端次生叶长大于3 cm的顶部促萌条扦插,只能剪取萌条长10 cm以上且制成短于10 cm的穗条扦插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2002—2015年,采用同步调查法对鄱阳湖区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越冬种群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分布有稳定的反嘴鹬越冬种群,年平均数量为(16684±14653)只,2004年、2005年、2013年种群数量均超过目前其全球数量的10%,2004年冬季鄱阳湖区越冬反嘴鹬数量达到最大值,为47520只。鄱阳湖区共有70个湖泊记录到反嘴鹬,其中反嘴鹬种群数量达到全球1%以上的湖泊有20个。每年冬季鄱阳湖区反嘴鹬集中分布在常湖、蚌湖、花庙湖和下坝湖,而反嘴鹬利用频次最高的是大湖池,每年反嘴鹬的越冬数量为(1819±1593)只。各湖泊中反嘴鹬的年平均数量与利用频次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自然保护区涵盖了反嘴鹬在鄱阳湖越冬的主要湖泊,分布在保护区内的反嘴鹬种群占鄱阳湖区越冬总数量的(75.3±26.0)%,但仍有很多重要的湖泊没有被纳入到保护区范围。反嘴鹬对保护区内湖泊的利用频次与保护区外湖泊的利用频次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保护区内反嘴鹬的种群数量显著大于保护区外。  相似文献   
66.
南昌链霉菌(Streptomyces nanchangensis)固体种子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进行了南昌链霉菌孢子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筛选。筛选到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使南昌链霉菌每支斜面孢子达5亿多,是高氏培养基产孢量的7.5倍,培养时间缩短了7~10天。同时初步探讨了南昌链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孢子的消长变化及对摇瓶发酵产素的影响,发现该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能周期性地产生多代孢子;摇瓶发酵,接种第一代孢子南昌霉素 A 产量最多,接种第二代孢子则高效杀虫组分 B 的效价最高。  相似文献   
67.
黑米胚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直链淀粉含量(简称 AC)不同的5份黑稻品种为材料配制杂交和回交组合,用单粒法测定了亲本及正反交 F_1,F_2,B_1,B_2种子的 AC,以研究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控制 AC 合成的 Wx 基因在遗传上具有剂量效应,第一剂量对提高 AC 的作用最大,第二剂量的作用次之,第三剂量的作用较小。(2)糯与非糯亲本的杂交后代 F_2种子胚乳的 AC 呈明显的4峰分布,并符合1:1:1:1的分离比例,分别对应0,1,2,3个 Wx 基因剂量。(3)AC 受三倍体核基因控制,不存在细胞质影响,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4)为改进黑稻的 AC,在杂交育种中应使一个亲本具有理想的 AC,但在杂优利用中父母本最好都有理想的 AC。  相似文献   
68.
板粟插穗愈伤组织及不定根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扦插不易生根,用HL—43生根剂处理扦插板栗嫩枝,进行愈伤组织及不定根形成的细胞组织学研究,结果证明:其插穗愈伤组织及不定根的形成,需经过诱导起动,分裂分化及器官形成三个阶段。不定根的形成可以产生在插入苗床的枝段各个部位,以基部1—3节最多,主要由维管形成层细胞或韧皮部薄壁细胞分裂产生。愈伤组织只在剪口处发生,并停留在此阶段,仅有少数愈伤组织形成不定根。  相似文献   
69.
南昌霉素A产生菌原生质体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霉素 A 产生菌———南昌链霉菌( Streptomyces nanchangensis) N A W - 3 菌株经原生质体再生及原生质体紫外线照射处理后,通过摇瓶发酵筛选出高产株 N A W- 3(1) ,其产南昌霉素 A 能力由出发菌株 N A W - 3 的1 383 单位/ m L,提高到1 895 单位/m L,产素能力提高了37 % 。  相似文献   
70.
1991-1994年通过地落叶松绶尺蠖各虫期的天敌调查,已查明该害虫共有天敌23种,其中寄生性天敌昆虫16种;捕食性天敌昆虫1种,捕食性鸟类2种;捕食性蜘蛛1种;病原微生物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