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红景天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婷  马庆  项艳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5):224-227
红景天的细胞培养是充分利用该树种优良特性的生物工程基础.试验以红景天的茎为外植体,研究愈伤组织诱导和细胞悬浮培养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0mg/L6-BA 0.2mg/L NAA 0.1 mg/L2,4-D,在此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快、质地均一疏松;愈伤组织最佳生长培养基为MS-t0.6mg/L6-BA 0.1mg/LNAA 1.0mg/L2,4-D;且选择松散型愈伤组织和3.0×105个/ml的起始细胞浓度,25℃黑暗培养18d为红景天细胞最适悬浮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丰富玉米病害的生防资源,通过平板稀释法,对健康杜仲组织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共得到内生细菌55株, 55株内生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贪铜菌属(Cupriavidus)和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等5个属。利用平板对峙方法,筛选出对玉米小斑病和玉米茎基腐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DZSY21,其抑菌率分别达到61.30%和79.10%,显微观察显示,拮抗菌株 DZSY21可引起病原菌菌丝断裂、畸形等现象。随后,对内生细菌DZSY21开展了gyrB及趋化性研究,结果表明,DZSY21为枯草芽孢杆菌,且对玉米根系分泌物具有较好的趋化性。  相似文献   
13.
以冷藏三文鱼背腹部鱼片为研究对象,定期取样测定其在冷藏过程中与脂肪氧化相关的酸价(Acid Value, AV)值、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Value, TBA),结合感官评价,探究冷藏三文鱼背部、腹部鱼片在贮藏过程中的脂肪氧化变化规律并建立基于脂肪氧化指标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三文鱼背部、腹部鱼片的AV值、POV值以及TBA值都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呈现增加的趋势,感官评价得分一直降低,腹部鱼片比背部鱼片变化更加明显,且温度越高脂肪氧化指标变化越显著。将冷藏三文鱼背部、腹部鱼片的脂肪氧化指标用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后发现:POV值、TBA值与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有很好的拟合效果(R2>0.90);AV值与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效果(R2>0.82)。用Arrhenius方程建立冷藏温度下三文鱼背部、腹部鱼片AV值、POV值、TBA值与贮藏时间、贮藏温度的动力学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R2>0.90)。建立的动力学方程中背部AV值、POV值和TBA值的活化能EA分别为:47.309 KJ/mol、81.611 KJ/mol、35.560 KJ/mol,腹部的活化能EA分别为:77.628 KJ/mol、55.686 KJ/mol、19.399 KJ/mol。建立的三文鱼背部、腹部鱼片的预测货架期模型经验证后发现,脂肪氧化指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在(±10.60)%内,因此该模型能很好的预测冷藏温度下三文鱼片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4.
丁婷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37-37,40
对1株枯草芽孢杆菌BS-1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研究。以苹果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恶苗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辣椒疫霉病原菌、玉米小斑病菌7种植物病原菌为指示菌,采用对峙培养法、杯碟法以及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无菌发酵液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活性,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苹果炭疽病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杜仲内生细菌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利用稀释涂布法对杜仲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以小麦赤霉病菌为指示菌,对杜仲内生细菌进行了对峙培养和盆栽防效等研究;通过分子鉴定确定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深入探讨拮抗菌株的抑菌机制。结果显示:杜仲中共分离获得104株内生细菌,其中内生细菌DZSG09、DZSJ16、DZSG23对小麦赤霉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DZSG23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达到69.04%;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ZSG23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接种小麦赤霉病菌第10天,DZSG23处理组的防治效果达到40.89%;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DZSG23为芽孢杆菌属微生物,显微观察发现其可引起小麦赤霉病菌菌丝膨大、畸形;且DZSG23菌株的菌悬液、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较低,但致畸作用较明显,DZSG23菌悬液(1×106 CFU·mL-1)和次级代谢产物(10 mg·mL-1)处理36 h,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的畸形率分别达到57.70%和36.67%,均能造成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膨大、畸形,导致芽管肿胀、扭曲。本研究结果为拮抗菌株DZSG23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植物根际功能菌是微生物肥料的重要菌种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稀释涂布法对采集自贵州省遵义市发病烟区的健康烟株根际土壤进行根际细菌的分离纯化,研究根际细菌解磷、分泌吲哚乙酸、抗烟草青枯病菌的能力以及功能菌株间的拮抗作用,构建复合微生物菌剂,并对该菌剂的促生抗病效果开展评价。结果表明,烟草根际细菌LSNSY15-4对烟草具有最佳的促生效果,处理的烟草株高、根长和鲜重相对于对照组增幅分别为22.45%、35.57%和155.72%;烟草根际细菌D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抑菌圈直径为21.40 mm,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促生菌株LSNSY15-4为泛菌属(Pantoea)微生物,拮抗菌D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随后,在明确D和LSNSY15-4具有亲和性的基础上,将菌株D和LSNSY15-4体积比1:1混合培养24 h,获得复合微生物菌剂,发现该菌剂可促进烟草植株生长,处理的烟草株高、叶片数和鲜重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增幅分别为10.21%、32.26%和54.67%,且对烟草青枯病菌抑菌活性具有增效作用,有效地防控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程度。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前期获得1株对青枯病菌有拮抗效果的贝莱斯芽胞杆菌GZYCT-4的基础上,通过细菌趋化性、生物膜形成及其粗脂肽抑菌活性等试验,分析抗、感病烟草根系提取物和烟草根系分泌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对活性菌株GZYCT-4根际定殖能力及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ZYCT-4对烟草K326根系提取物有明显的趋化反应;烟草K326根系提取物及乳糖可促进GZYCT-4生物膜的形成,其中,添加乳糖后GZYCT-4生物膜形成基因epsD、yqxM和kinC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64、1.28、2.06倍。此外,蔗糖及木聚糖的添加可提高GZYCT-4脂肽粗提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活性,诱导bmyB、ituC、fenD等脂肽合成基因的表达,其中蔗糖处理的GZYCT-4中bmyB、ituC、fenD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24.83、6.67、4.76倍。综上,这一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拮抗菌株GZYCT-4在烟草植株中的定殖特征及其生防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代艺术备受关注和争议,在媒体中随处可见大众媒介的艺术新闻报道。由于当代艺术具有着独特的特性和争议性,因此采用传统新闻规范与新闻标准来报道艺术类型的新闻,可能难以达到良好的报道效果。所以,深入探究当代艺术报道领域和当代艺术的特性,可以督促大众媒介更好的报道当代艺术的新闻。基于此,现主要对大众媒介的当代艺术新闻报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实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使该课程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具有能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玉米根际土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虫生真菌在玉米根际的分布情况,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对采自安徽省涡阳、萧县、蒙城3地的玉米根际土壤中的虫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结合形态特征及r DNA ITS序列分析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玉米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39个白僵菌菌株,经鉴定均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且不同菌株间的菌落生长速度和分生孢子产生量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对丰富玉米地下害虫及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