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利用江西省南城县2口试验池塘开展了加州鲈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试验.通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特别是碱度调节、水质调控、增氧机的控制等方面综合管理,达到了高产高效养殖效果.其中1#塘单位面积加州鲈产量达到2098 kg/667 m2,2#池塘也达到了1619 kg/667 m2.试验结果表明加州鲈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可行.  相似文献   
32.
不同水生生物对水环境有不同的指示特点,河蚬个体较大、生活史较长、迁移性小、容易采集,是一种滤食性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如硅藻、绿藻、原生动物和轮虫等)为食,对毒物有很高的浓缩系数,能直接反映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其它浮游动植物相比,便于长时间观察其污染前后的种群差异.因此,河蚬作为指示生物,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河蚬在水体生态环境中的指示作用及研究进展,为我国水环境监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3.
对国内外水产微胶囊饲料的生产工艺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这些类型及生产工艺的优缺点,以期为水产微粒饲料的生产与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正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模式也由单一品种养殖到高密度规模化发展。但内陆湖泊、水库进行水产养殖时,大量施肥、投饵、用药等导致湖泊、水库生态系统破碎化、过度放养、渔业结构单一、水质恶化、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水质变坏等问题。因此,包括湖库型水源保护与渔业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等各种湖库养殖模式和方法在研究中。如何构建高效、低排放湖库生态养殖模式已成为渔业发展和水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一种鱼、虾、  相似文献   
35.
比较了3种规格(A组:40-60g;B组:300-350g;C组:650-700g)彭泽鲫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结果显示:3种规格彭泽鲫肌肉中的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变动不大,差异不显著;脂肪含量较低,为1.0%-1.9%,随鱼体规格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5.47%-17.30%,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6.39%-7.25%,占氨基酸总量的41.16%-41.92%;4种鲜味氨基酸总含量均超过33%,3种规格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蛋白质(34.85%、40.48%、46.54%、51.54%、56.69%,记为D1、D2、D3、D4、D5组)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磷(0.96%、1.16%、1.60%、2.03%,记为P0、P1、P3、P5组)的饲料对星斑川鲽Platiehthysstellatus幼鱼生长、摄食、饲料利用和养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P〈0.05),D4、D5组均较大;摄食率和饲料系数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D4组最小;D4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投喂6h和18h后,D5组的NHz—N和NO2—N总排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投喂12h后,D5组显著高于D1~D3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白水平相同时,饲料中不同的磷水平对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摄食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投喂6、18h后,P0组的总磷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投喂12h后,P0、P1组的总磷排放量显著低于P3、P5组(P〈0.05)。  相似文献   
37.
对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杂种龟稚龟的生长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在30℃的条件下,人工饲养中华草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5.56g增重到40.56g,平均日增重0.36g;中华花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6.38 g增重到55.62g,平均日增重0.50g;杂种龟稚龟经98d的养殖,平均体重由5.85g增重到46.83g,平均日增重0.42g。在1龄生长速度上,中华花龟〉杂种龟〉中华草龟。  相似文献   
38.
采用肾细胞体内注射法分析了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及其杂种F1代的染色体核型。三种龟染色体倍数为2 n=52,核型公式为18 m+10 st+24 t,臂数NF=80。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法检测了上述三种龟的肌肉、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等5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和醇脱氢酶(ADH),分析了三种龟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共检测50个基因座位,其中中华草龟15个,中华花龟16个,杂种龟19个,多态位点3个(Ldh-3,Pod-2和Pod-3),多态座位百分比P分别为13.3%、12.5%和15.8%,平均观测杂合度(H0)分别为0.025 6、0.041 7和0.102 3,平均预期杂合度(He)分别为0.041 6、0.040 7和0.074 6,遗传偏离指数(D)分别为-0.386 4、0.023 7和0.372 5。结果表明:杂种F1代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而亲本群体相对较低;在POD上,杂种F1代与母本中华草龟相近。对比发现,肝脏的POD和LDH及心脏的POD同工酶电泳图谱可以作为鉴别杂种F1代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9.
为探讨饲料磷脂对已交配和未交配雌性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组织学结构和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2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日粮类型:0%和4%大豆卵磷脂;三疣梭子蟹交配处理:已交配和未交配),共4个处理组,以大豆卵磷脂0%和4%两种人工配合饲料分别投喂交配和未交配两组三疣梭子蟹雌蟹,进行了为期12周的饲养实验。结果显示,无论三疣梭子蟹是否交配,饲料中添加4%大豆卵磷脂可显著增加三疣梭子蟹的卵巢指数,提高血清中卵黄蛋白原、孕酮和雌二醇的浓度,增大卵母细胞直径;同时上调肝胰腺卵黄蛋白原mRNA相对表达量,但无显著性差异,肝胰腺指数呈现出和卵巢指数相反的趋势;交配后的三疣梭子蟹卵巢指数、肝胰腺卵黄蛋白原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未交配组。组织学观察显示,交配使得三疣梭子蟹卵母细胞沉积更丰富的卵黄颗粒,促进卵母细胞成熟,交配处理对肝胰腺指数和血清中卵黄蛋白原及孕酮的水平无显著性影响。此外,饲料磷脂水平和交配处理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三疣梭子蟹血清中类固醇激素孕酮和雌二醇的浓度。本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大豆磷脂和交配处理均能促进雌性三疣梭子蟹的卵巢发育,交配处理对卵母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0.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以七水硫酸锌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锌0、50、100、150、200、400mg/kg,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精制饲料,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62.89±0.51g的星斑川鲽幼鱼66d,探讨饲料锌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0~400mg/kg饲料锌显著提高了星斑川鲽幼鱼的增重率(WGR)(P<0.05),且WGR的最大值及饲料系数(FCR)的最小值均出现在150mg/kg锌饲料组.添加100~200mg/kg饲料锌显著提高了试验鱼血液红细胞数量(P<0.05),0mg/kg锌饲料组的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蛋白含量不受饲料锌添加量的影响(P>0.05).血清溶菌酶(LSZ)活力随着锌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在锌添加量为150mg/kg时达最高值;当添加量高于150mg/kg时,LSZ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0与50mg/kg锌饲料组的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和50mg/kg锌饲料组肌肉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以150mg/kg锌饲料组最低(P<0.05).建议星斑川鲽幼鱼精制饲料中锌的适宜添加量为150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