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基本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就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生态系统中主要3种植物群落类型: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小嵩草K.pygmaea草甸和藏嵩草K.tibetica沼泽化草甸的环境特征、种类的组成及数量特征、生物量的分布及季节的动态等进行阐述,并对其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利用及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2.
2005年9~10月份和11~12月份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秋冬牧场采用IGER记录器分别观测记录了牦牛的采食和反刍行为。秋季牧场牦牛除挤奶外24 h放牧,冬季牧场夜间栓系。结果表明牦牛在秋冬牧场的采食和反刍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牦牛在冬季牧场的非采食下颚活动数和每分钟采食口数显著高于秋季牧场(P<0.05)。在秋季牧场牦牛的干物质采食率和单口采食量(鲜重、干物质重、有机质)显著高于冬季牧场(P<0.05),但未知体重损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秋冬季牧场牦牛的采食行为主要集中在白昼,而反刍行为主要在夜间进行。  相似文献   
23.
堆肥化处理是有效利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牲畜粪便、减轻环境影响的可行途径。本文针对高寒牧区低温和劳动力资源缺乏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静态通气方式和保温措施对堆腐效果的影响。静态通气通过埋植于堆体中的通气管实现,而保温通过堆体外的双层塑料膜的温室效应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埋入通气管与翻堆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堆体内部和堆体外层的温度,有效加快腐熟速度,减少堆腐过程中养分的损失,降低劳动力投入,可以作为高寒牧区替代翻堆的更好通气手段。双层保温膜与单层膜相比能够有效辅助通气管维持堆体高温。堆肥原料中添加磷肥虽然可提高堆腐温度,但同时也增加了堆腐过程中有机质和氮素的损失,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24.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进行了无芒雀麦 (Bromusinermis) 5 0 % +垂穗披碱草 (Clinelymusnutans) 5 0 %、无芒雀麦 5 0 % +多叶老芒麦 (Elymusnutans) 2 5 % +扁穗冰草 (Agropyroncristatum) 2 5 %、无芒雀麦 2 5 % +多叶老芒麦 2 5 % +垂穗披碱草 2 5 % +扁穗冰草 2 5 % ,3类禾草混播草地的放牧试验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混播禾草草地牧草叶片特征和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重牧  相似文献   
25.
试验对从青海引进的5个燕麦品种不同生育期的产量、营养成分进行了观测,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缓解甘南地区枯草季饲草供应不足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从抽穗期到盛花期的推移,5个燕麦品种的干草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粗蛋白(C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抽穗期林纳综合性能最优,其余为青引1号加燕2号甜燕麦和青海444。初花期综合性能表现为林纳青引1号甜燕麦青海444加燕2号。各品种在盛花期综合性能均优于前两期,其中加燕2号综合性能最好,其次为甜燕麦林纳青引1号和青海444,此时加燕2号干草产量、NDF、ADF均高于其它4个品种(P0.05),甜燕麦CP高于其它4个品种(P0.05),其它4个品种间C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总体性能和对当地的适应性,加燕2号、甜燕麦、林纳和青引1号可以在当地建植,且宜在盛花期青刈利用。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不同生育期和乳酸菌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袋装青贮的方法,以大力士和牛魔王两个甜高粱品种的拔节期和抽穗期植株全株为原料,分别分为两个组,对照组(CK)不添加乳酸菌,试验组(LAB)添加5×10~6 cfu/g乳酸菌。青贮60 d后开封,对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和营养品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大力士和牛魔王两种甜高粱抽穗期全株青贮后的粗蛋白质含量较拔节期分别降低了31.59%和58.87%(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升高了274.84%、580.99%(P0.05)。抽穗期植株青贮后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拔节期的显著升高(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相对饲喂价值和体外消化率相应降低(P0.05)。同时,与拔节期青贮相比,抽穗期甜高粱青贮pH显著降低(P0.05),乳酸、总酸含量显著升高10%左右(P0.05)。(2)乳酸菌添加剂对两个甜高粱品种的各时期植株青贮的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乳酸菌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P0.05);添加乳酸菌处理后,大力士甜高粱品种的拔节期和抽穗期以及牛魔王品种的拔节期植株,其乳酸含量均较不添加处理升高了10%以上(P0.05),其总酸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在实际生产中大力士和牛魔王这两种高粱青贮时,选用抽穗期植株并添加乳酸菌会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好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27.
青藏高原东北缘放牧草地土壤矿物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科学评价放牧草地土壤矿物元素含量、分布特征以及对土-草-畜矿物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4个县(天祝、大通、玛曲、若尔盖)的土壤特征和矿物元素进行分析调查。共计采集256个来自该地区不同土壤类型(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沼泽土)的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11种矿物元素的有效含量(Ca、P、S、K、Mg、Na、Fe、Mn、Zn、Cu和Co)和2种矿物元素(Mo和Se)全部含量。分析发现,土壤中多数矿物元素含量随着地区和土壤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土壤中多数矿物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呈显著正相关,相反与土壤pH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土壤中矿物元素磷和镁的有效含量均低于动物可能出现缺乏的临界值,土壤中全量硒的含量严重低于动物硒缺乏的临界值。土壤中磷、镁、硒的缺乏可能会引起该地区放牧家畜该矿物元素缺乏。另外,土壤中元素铁的有效含量远高于推荐值,土壤铁的含量过高可以引起牧草中铁的含量上升,进而影响家畜对其他元素的吸收。然而,要确认家畜是否存在该类矿物元素缺乏和不平衡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该地区牧草和家畜组织矿物元素含量以及家畜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28.
自20世纪70年代前,人们相信多样性比较高的群落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到倾向于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的探讨至近20年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成为生态和环境科学的中心问题.多样性的变化始终与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生产力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许多其他影响生产力的因素相关.人们对于这一重大课题的认识不断有新的进展,同时争论的观点也不断延伸.1)考虑空间类型来揭示由环境因子引起的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相关性;2)考虑时间尺度上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功能;3)非生物因素(放牧干扰、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物种多样性动态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实验研究不断开展;4)在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应注意引起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从而降低系统生产力.  相似文献   
29.
对高寒地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群落垂直结构和生产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草地建植时间的延长,人工草地群落垂穗披碱草高度异质性逐渐减小。(2)不同建植期(1999、1998、1997年建植)人工草地垂穗披碱草和群落平均地上生物量均主要分布在0~20 cm冠层中,约占平均地上生物量的61.03%、90.64%、84.55%和67.47%、92.54%、86.08%。(3)不同建植期(1999、1998、1997年建植)人工草地群落平均地下生物量均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中,约占地下总生物量的85.97%、81.73%和78.47%。(4)建植的人工草地如果其组分单一,即物种的丰富度很低时,均匀度增加,物种对环境资源的竞争力和利用率提高,导致土壤资源库中某些营养成分缺乏,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因此而降低。  相似文献   
30.
2005年9~10月份和11~12月份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秋冬牧场采用IGER记录器分别观测记录了牦牛的采食和反刍行为.秋季牧场牦牛除挤奶外24 h放牧,冬季牧场夜间栓系.结果表明牦牛在秋冬牧场的采食和反刍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牦牛在冬季牧场的非采食下颚活动数和每分钟采食口数显著高于秋季牧场(P<0.05).在秋季牧场牦牛的干物质采食率和单口采食量(鲜重、干物质重、有机质)显著高于冬季牧场(P<0.05),但未知体重损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秋冬季牧场牦牛的采食行为主要集中在白昼,而反刍行为主要在夜间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