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5种家蚕不同龄期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三桥  丁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70-557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分析家蚕不同发育阶段的酯酶同工酶谱。结果发现:5种家蚕的同工酶谱差异明显,并具有各自的特征谱带;苏.镇×春.光与陕蚕5号亲缘关系较近,可聚为一个类群;871×872与873×874亲缘关系最近,可以聚成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12.
为了高效开发利用小黑豆资源,提高小黑豆产量,在山西隰县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行株距(密度)对小黑豆产量及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40 cm的平均产量优于行距60 cm的平均产量;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中,R40P30(8.34万株/hm2)处理的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荚数和结荚高度4个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R60P15(11.12万株/hm2)处理的百粒重性状优于其他处理,株高性状以R60P25(6.67万株/hm2)处理最高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对有效分枝性状不存在影响;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处理对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序列为产量>结荚高度>单株籽粒产量>百粒重>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株高。该项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小黑豆产量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疏毛罗勒治疗蚊虫叮咬引起痛痒的原理,利用乙醚浸渍法提取疏毛罗勒弱极性成分,采用气-质联用法对疏毛罗勒弱极性的化学成分,DPPH·清除能力测定法和O_2~-·清除能力测定法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杯碟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疏毛罗勒弱极性组分共检出26种成分,鉴定出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总量81.45%,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酰小茴香酯(29.26%)、1,2,3,4,5,6,7,8-八氢-1,4-二甲基-7-(1-亚异丙基)-甘菊环烃(7.24%)、莰烯(2.95%)等;弱极性成分对DPPH·和O_2~-有中等程度的清除能力;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白色念珠菌4株菌种有抑菌作用,且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油茶林地不同母岩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评价江西省油茶林地不同母岩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主要限制因子,采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ASI),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该省主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林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均较低,N、P、K元素严重缺乏,Ca、Mg、B、Zn、Mo等元素普遍缺乏,而S、Fe的含量丰富;供试土壤对养分的吸附能力显示:第四纪红壤对S、Cu和千枚岩类土壤对P、Zn的吸附固定量大,而砂岩类土壤对P、S、B、Mn和花岗岩类土壤对Cu、Zn的吸附固定量小。盆栽试验结果阐明:花岗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P>N>K>B;砂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N>P>K>Mn>Mo>Zn>Cu>B;千枚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P>N>K>Mo>B>Cu>Zn;第四纪红壤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P>N>K。由此,P、N、K是江西省油茶林地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其次为Zn、B、Mo。文中还提出:下一步的田间试验应致力于N、P、K、B、Zn、Mo的平衡施肥,还应重视补充Ca与Mg元素。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黄金树花器官的发生及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黄金树花器官的形态发生及发育过程集中于3月下旬-5月上旬;(2)花原基分化形成花的整个过程符合一般的分化顺序:花萼原基-花冠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且各原基在分化顺序上存在交叉;(3)花药及胚珠的发育与花器官的形态发生之间有明显的连续性,当花蕾直径为3.0 mm左右时花粉母细胞及完整的花粉囊壁形成,直径达到3.5 mm左右时胚珠中出现孢原细胞的分化,它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黑稻主要栽培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我国黑稻12个主要栽培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进行 了分析,结果表叫:①龙睛2号和黑糯567、乌贡1号和黑粳R、汉中黑糯和秦稻2号、黑丰糯和黑优粘亲缘关系 相对较近。②同一栽培种不同器官酶带数和酶活性,在同工酶类型上存在较大的变化;③在不同的生长发育 期,其过氧化物酶谱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梨木虱在我县严重为害,成为梨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以成虫、若虫在新梢、嫩芽及叶片上吸食汁液,造成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严重影响了梨树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广东某珍禽场4000只49周龄笼养产蛋珍珠鸡,发生以产蛋急剧下降,死亡数增加,卵巢输卵管病变以及卵黄性腹膜炎为主的病情。发病2周,产蛋率下降了28%,死亡率为12%。从患病死亡珍珠鸡肝脏分离到一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动物接种等试验,诊断为珍珠鸡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模态的传播特性与能量衰减模式,依据波动理论提出一种木材AE信号表面横波与内部纵波析取方法,进而建立AE信号能量衰减模型。首先,依据ASTM-E976-2015通过铅芯折断的方式在樟子松锯材表面产生AE源,并在不同位置采集表面横波与内部纵波的AE原始信号,采样频率设置为500 kHz;然后,采用小波分析方法从原始信号中重构AE波形,分析木材AE信号表面横波与内部纵波的传播特性;最后,通过指数函数拟合的方法,构建表面横波与内部纵波能量衰减模型。结果表明:表面横波与内部纵波在樟子松锯材中传播时AE能量均呈明显的指数衰减规律,但在频率分布和传播速率上均有较大差异。表面横波在传播初始阶段主要分布在以80.0 kHz和113.3 kHz为中心的两个中高频段内,随着其在木材表面的传播,高频信号迅速衰减为低频信号。而内部纵波始终处于相对低频段内,其平均传播速率约为表面横波的4.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