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冀鲁豫省际边界区域撂荒地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受"边际化规律"影响下撂荒现象突出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为研究区,基于30 m分辨率的Landsat数据,将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波段及多项归一化指数进行多波段组合。运用CART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各区(县)每年撂荒面积及撂荒率变化,分析撂荒耕地空间格局并对撂荒驱动因素进行探寻。结果表明,基于决策树分类方法的分类平均精度达到89.15%;2000—2018年研究区撂荒面积有些许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2002年撂荒面积最大,2015年后撂荒面积维持在较低水平;冀鲁豫省际边界区撂荒时间大部分仅存在1~2年,常年撂荒较少;研究区复垦较好,年均复垦率32%;当地撂荒主要受制于务农人口占比、农业生产效率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42.
新冠肺炎是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林草行业也不例外。新冠肺炎疫情对林草行业的影响特征与地震、泥石流、干旱洪涝、火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比较,新冠肺炎疫情对林草工作的影响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影响对象不同。疫情不对生态环境及其基础设施构成破坏,只影响实施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人员活动。常规涉林灾害直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二是影响区域不同。疫情集中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和社区,农村特别是林区牧区由于人口密度低而较少受到影响。涉林自然灾害则因资源分布原因主要影响在农村特别是林区牧区。  相似文献   
43.
在山西临汾采用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和综合贡献值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晋南盆地不同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为:底施磷肥量、底施氮肥量、灌浆期灌水时间、冬前灌水量、起身期灌水量、灌浆期灌水量、起身期追施氮肥量、播种量、播期。并模拟出理论产量最高值为8 785.74 kg/hm2时,各栽培关键因子的组合为播期9月18日、播种量478.20万粒/hm2、底施磷酸二铵55.66 kg/hm2、底施普通过磷酸钙170.69 kg/hm2、冬前灌水449.74 m3/hm2、起身期灌水406.60 m3/hm2、起身期追施磷酸二铵46.83 kg/hm2、灌浆期灌水478.00 m3/hm2、灌浆期灌水时间为5月1日。  相似文献   
44.
应用独立成分分析和小波分解对木材声发射信号的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常温气干状态表面无缺陷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实木为试验材料,制成长800 mm、宽60 mm、厚30 mm的试件。使用UTM5105型万能力学试验机对试件进行破坏性试验,以500 kHz的采样频率采集木材三点弯曲试验产生的声发射(AE)信号,截取试验后期幅值无显著变化的一段原始信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依据负熵最大化的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ICA)盲源分离算法将原始信号分离成噪声和声发射信号,再对分离后的声发射信号进行5层小波分解后重构声发射信号波形;对重构声发射信号进行频域分析,通过与已知声发射信号的频域特征比较,验证信号析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构建的依据独立成分分析和小波分解(FastICA-Wavelet)的声发射信号析取方法,能够从混有声发射信号的类噪声信号中分解出声发射信号,利用小波分解能够进一步降低非独立噪声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为获得木材在弯曲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信号特征,从AE信号的随机性出发,利用AE信号信息熵辨识木材的损伤过程,并研究木材在不同损伤断裂水平下的AE信号分布特性。首先,对气干状态的榉木和樟子松试件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并通过谐振频率为150 kHz的AE传感器采集原始AE信号,采样频率设置为500 kHz。然后,采用小波变换重构AE信号波形,依据无AE发生时的信号幅值确定AE阈值,统计每秒内超过阈值的次数并作为AE活动计数,再以活动计数为随机变量定义AE信息熵。最后,依据信息熵值确定应变能释放的转折点,并结合三点弯曲试验的载荷-时间曲线,将木材损伤断裂过程划分为线性变形、非线性变形、宏观断裂3个阶段。以10 ms为间隔分析并统计AE信号的频率,获得木材弯曲破坏过程的AE信号频率分布情况,从而揭示不同损伤阶段的AE信号特征。结果表明,线性变形阶段,AE信号表现为低幅值、低频率,主要集中在30~55 kHz频段内;非线性变形和宏观断裂阶段,AE信号中既存在大量的30~55 kHz低频信号成分,又存在100~110 kHz和115~130 kHz的高频信号。研究提出的基于AE活动数信息熵能够准确反映应变能释放的集中程度,为木材损伤断裂水平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PAGE)对猴头5种不同菌株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猴头5种菌株的酯酶同工酶活性不同,酶谱带数为1~4条,具有特征谱带;Rf值主要集中在0.47~0.84,且具有特征谱带;苏猴19#与猴头冬2#、猴头伊春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近,苏猴19#与猴杰2#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苏猴19#与猴头8412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47.
丁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091-10093
[目的]对6个金银花主要栽培品种的POD同工酶进行研究,以揭示金银花POD同工酶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6个金银花主要栽培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进行分析。[结果]它们的POD酶谱条带数在4~18,其中大毛花的酶谱带数最多,达18条,红腺忍冬最少,为4条,a2和b6可以作为这6种金银花栽培品种共有的固有酶带。九丰一号(3年)与大毛花的相似度指数较高(62.4),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其次是山银花和盘叶忍冬(57.4),再次是九丰一号和红腺忍冬(49.3)。九丰一号(3年)和红腺忍冬的相似度指数最低(6.4),反映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远。[结论]为金银花品种育种与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和狼牙刺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OD同工酶酶带在苦豆子和狼牙刺的种子和芽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芽中POD酶带总体染色比种子深;从两种植物POD同工酶谱的比较反映出,狼牙刺的抗逆性生理作用高于苦豆子。  相似文献   
49.
利用酯酶同工酶谱鉴定黑稻品种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锐 《种子科技》2005,23(4):224-226
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5种黑稻栽培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谱分析,发现此方法具有高度的分辨率.它们的酯酶同工酶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它们的电泳图谱均具有鲜明的特征,构成了它们各自的"指纹";其中黑优粘和云黑酶谱条带数多达15条,a1和a3为5个品种的共有谱带.通过酯酶同工酶谱相似度指数分析,黑优粘与黑丰糯、乌贡1号相似度指数大于0.75,说明这3个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50.
12种黑稻主要栽培种酯酶同工酶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锐 《种子》2005,24(5):26-28
对我国12种黑稻主要栽培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酯酶同工酶条带数在5~15之间,其中黑优粘和云黑酶谱条带数多达15条,黑粳R最少,为5条,a1和a3为12个品种的共有谱带.通过酯酶同工酶谱相似度指数分析,黑优粘与黑丰糯、乌贡1号相似度指数大于0.75,说明这3个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泰稻2号与汉中黑糯、河大114、黑糯567、黑帅相似度指数大于0.86,表明这5个品种间亲缘关系很近.同时发现黑稻酯酶同工酶存在着器官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