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阐明新型猪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对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3个试验组中分别添加不同新型猪用绿色饲料添加剂,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组添加的新型猪用绿色添加剂均可提高血清总蛋白含量(P<0.01),有利于猪体代谢水平的提高;均降低血清总脂和血清BUN含量(P<0.01),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利用率得到改善;AKP活性在正常范围内得到提高(P<0.01),GPT活性也同时得到提高(P<0.05).  相似文献   
62.
为阐明Penac—T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0头健康无疾病,胎次体况相近的繁殖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Penac—T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产仔数、仔猪平均日增重、仔猪成活率和仔猪平均断奶个体重方面,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仔猪平均初生重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3.
5个微卫星座位在肉牛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5个微卫星座位ETH10、IDVGA46、IDVGA44、ETH225和BM2113,对5个肉牛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并计算了5个微卫星座位在5个肉牛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杂合度。结果表明:微卫星座位ETH10、IDVGA46、IDVGA44、ETH225和BM2113在所选用的群体中等位基因数目及其片断长度范围分别是6(207~225 bp),6(205~249 bp),9(207~234 bp),5(141~149 bp),9(124~140 bp)。5个微卫星座在延边黄牛、利木赞、夏洛莱、利木赞延边黄牛杂种和夏洛莱延边黄牛杂种牛群体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51/0.56,0.58,0.63,0.45/0.53,0.45/0.48,0.55/0.59。其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杂合度均最高的为利木赞(0.58,0.63),该品种具有高度多态性(NC>0.5);最低为利延杂交牛(0.45,0.48),该杂种牛具有中度多态性(0.25相似文献   
64.
气肿疽梭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有芽孢的杆菌,可引起常见反刍家畜组织毒性缺氧,严重可致死,常为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气肿疽对反刍动物的影响存在已久,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和相关毒力因子的作用仍未能被完全解读。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气肿疽梭菌的4种主要抗原和毒力因子在气肿疽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气肿疽梭菌的4种主要抗原和毒力因子(细胞毒素A、鞭毛蛋白、神经氨酸酶和透明质酸酶)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概述,期望能为日后气肿疽检测方法和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试验旨在克隆延边黄牛二酯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s)两种亚型(DGAT1和DGAT2)的CDS区核苷酸序列,并根据生物信息学对两种亚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以及探讨其在延边黄牛各组织中的表达规律。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进行DGATs基因CDS区的扩增、克隆以及其在延边黄牛8个组织中mRNA表达量的检测,利用NCBI中BLAST将其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在线工具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进行预测。结果显示,DGAT1和DGAT2基因CDS区序列长度分别为1 470和1 086 bp,分别编码489和361个氨基酸;二者均为稳定的疏水性蛋白。DGAT1存在25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和8个跨膜结构域;DGAT2存在2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2个N-糖基化位点和1个跨膜结构域。二者均不存在信号肽,即不属于分泌蛋白。DGAT1主要是通过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连接,而DGAT2以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连接为主。延边黄牛DGAT1和DGAT2基因分别在延边黄牛小肠和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本试验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延边黄牛DGATs基因以及探究其在脂肪沉积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李赵志  严昌国  张立春  曹阳  金海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29-6730,6738
[目的]对吉林梅花鹿IGF-I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为梅花鹿产茸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IGF-I基因在吉林左家梅花鹿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对IGF-I基因多态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确定多态位点的突变位置。[结果]P1引物扩增的群体出现了AA、BB、AB和CC4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00、0.300、0.433和0.167,等位基因频率为0.317、0.517和0.166;P2引物扩增的群体出现3种基因型,分别用GG、TT和G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00、0.333、0.167,等位基因频率为0.667和0.333。测序结果表明,在引物P1扩增片段中,在105~107处发生了AGT碱基的插入,在125和126处发生了T→A的突变,落在IGF-I基因的启动子区;引物P2扩增片段中,在236处有1个C→T的突变,落在IGF-I基因的启动子区。2个SNPs形成AG、AT、BG、BT、CG和CT6种单倍型,频率分别为0.239、0.077、0.311、0.206、0.117和0.050。[结论]IGF-I基因在吉林左家地区梅花鹿群体中具有遗传多态性,发现了多个突变位点,然而这些碱基的突变是否影响到IGF-I基因的生物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7.
采用PCR-SSCP方法对120头延边黄牛PRKAG3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共发现C6529T、T6605C、A6608G和G6685A4个SNPs;单倍型分析产生4种单倍型H1(CCGA)、H2(CCGG)、H3(TCGA)、H4(TCGG),其中H1为优势单倍型,其频率为0.590。结果表明:单倍型H3与蒸煮损失存在负相关(P0.05);单倍型H1与pH1、pH24呈正相关(P0.05),与L*24值负相关(P0.05);单倍型H4与油酸存在负相关(P0.05),与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存在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8.
延边黄牛公牛与阉牛产肉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延边黄牛公牛和阉牛产肉性能,选择品种相同、年龄体重相近、生长发育正常的延边黄牛肉牛1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其中试验组为阉牛,对照组为公牛,育肥373d.结果表明:21月龄时,公牛组和阉牛组平均体重分别为468.63和448.88k,差异显著(P〈0.01);公牛组和阉牛组的末重分别为542.38和488.63kg,差异极显著(P〈0.01);公牛组和阉牛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71和0.57kg,公牛组的平均日增重比阉牛组提高25.4%,差异极显著(P〈0.01).阉牛组牛肉的外观肉色呈亮红色,属较理想肉色,公牛组牛肉颜色红色稍暗,差异显著(P〈O.05);阉牛组牛肉脂肪颜色为白色,公牛组白色稍黄,差异不显著(P〉0.05);大理石状花纹阉牛组优于公牛组.肌内脂肪含量阉牛组比公牛组高23.04%,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含量公牛组比阉牛组高4.41%,差异显著(P〈0.05),粗灰分含量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9.
为明确氯化稀土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在高精料日粮条件下(73),利用体外静态模拟发酵法,设计了0、500、1000和2000mg/kg 4个氯化稀土添加剂量组,经过恒温培养箱39℃培养12 h,在设定的时间内测定pH值、气体(气体总量、H2、CH4、CO2)产量、氨氮浓度(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试验结果表明,氯化稀土添加量在设定范围内,对pH值无显著影响(P>0.05);产气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其中500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氯化稀土提高了CO2产量,3 h时5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2 h时1 0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氯化稀土提高了H2产量,9~12 h时5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2 h时2 0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氯化稀土在一定添加量范围内能够降低瘤胃液中氨氮浓度,其中6~12 h时间段500、1 0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变化(P>0.05);TVFA、乙酸含量在3 h时2 000mg/kg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 h时氯化稀土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酸、丁酸无显著影响(P>0.05),氯化稀土提高了VFA中乙酸/丙酸的比值,在12 h时,1 000、2 0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初步表明,氯化稀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延边黄牛的瘤胃微生物发酵功能,并以1 000mg/kg添加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0.
试验旨在探索调控肉牛脂肪沉积的关键基因对肉质性状的影响,筛选影响肉牛育肥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57头24月龄、体重相近的延边黄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了延边黄牛黑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基因的SNPs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延边黄牛MC4R基因在1 069 bp处存在C→G突变,导致L (亮氨酸)转变为V (缬氨酸),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在166、243、280位氨基酸处出现α螺旋、β折叠丢失,导致三级结构中β转角的空间位置改变。经关联分析表明,该位点与延边黄牛背膘厚、亮度、黄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GG基因型背膘厚与屠宰后黄度(3 d)显著高于CC和CG基因型(P<0.05);GG、CG基因型屠宰后亮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说明该位点与延边黄牛肉质性状存在显著相关,该突变位点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