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表达产物对肌细胞的分化和肌纤维的生成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以MYOG基因作为撒坝猪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在通过PCR-RFLPs技术对其MspI酶切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对该基因不同基因型与5个阶段体重和日增重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撒坝猪MYOG基因MspI酶切位点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均有不同频率的分布,在经历多年的开放核心群选育后仍保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态性;MYOG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对撒坝猪4月龄体重和45日龄~6月龄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以AB型最高,AA型最低。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可初步推断,MYOG基因对猪的部分生长性状确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选用24kg左右的去势撒坝猪及其约长撒三元杂交猪各7头,根据基因型分成两组, 按活重变化分为3个试验期 (前:20~35kg,中: 35~60kg和后期60~90kg),在同一试验期内饲喂同样的日粮进行饲养试验,当活重达90kg进行屠宰试验,研究杂交改良对云南省本地猪种撒坝猪肉品质和肌纤维特性的影响。撒坝猪通过杂交改良后,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显著提高,但其肉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杂交后代肌肉水分显著地增加(P<0.01),相反,肌肉粗蛋白(P<0.05)、粗脂肪和肌内脂肪(P<0.01)显著地降低。杂交后代的系水率、保水率、肉色、嫩度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大理石纹、熟肉率、滋味、多汁性和汤味显著下降(P<0.05)。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变化较为显著。杂交后显著地降低了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P<0.001);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分别降低了22.3%,22.8%和19.3%。肌纤维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杂交后显著地增加了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P<0.01);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分别增加了22.5%,18.1%和18.9%。  相似文献   
13.
通过皮下注射和日粮添加不同剂量二丁酰环腺苷酸 (dbc AMP)进行饲养试验 ,研究其对猪内分泌调控的效果。结果表明 :皮下注射 1 .0 m g/kg和日粮添加 2 0 mg/kg为最佳调控剂量 ,在生长猪阶段 ,血清 T3含量提高了 2 5 .96 %和 2 3.70 %(P<0 .0 5 ) ,T4 含量提高了 1 8.0 7%和 1 8.81 %(P<0 .0 5 ) ,GH含量提高了 2 3.84 %和 2 9.97%(P<0 .0 5 ) ,IGF- 含量提高了 2 1 .2 3%和2 2 .4 1 %(P<0 .0 5 ) ,c AMP浓度提高了 81 .99%和 1 1 0 .88%(P<0 .0 5 )。在肥育猪阶段 ,血清 T3含量提高了 70 .99%和 6 3.92 %(P<0 .0 5 ) ,GH含量提高了 39.37%和 38.34%(P<0 .0 5 ) ,IGF- 含量提高了 2 2 .82 %和 2 6 .38%(P<0 .0 5 ) ,c AMP浓度提高了 1 0 5 .5 9%和 1 0 0 .4 0 %(P<0 .0 5 ) ,T4 含量差异不显著 (P>0 .0 5 )。试验结果证明 ,dbc AMP对猪内分泌有明显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苦楝皮提取物对感染猪蛔虫卵小鼠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苦楝皮为楝科楝属植物苦楝的根皮或树皮,其植株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与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Zucc)、南岭楝、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同属一个属。在中国分布广泛,分布于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  相似文献   
15.
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是一种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分子,可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及表观遗传水平调控基因表达。lncRNA功能复杂,其作用范围几乎涉及整个生命活动的范围,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脂肪作为肉质性状的关键指标,选择性脂肪沉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lncRNA与畜禽脂肪沉积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深入开展lncRNA与脂肪沉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裂腹鱼肌肉生化成分分析与营养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洱海上游弥苴河的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 yunnanensis肌肉营养组成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裂腹鱼肌肉蛋白质含量16.86%,脂肪含量1.15%;饱和脂肪酸含量27.92%,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2.44%,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15.35%,必需脂肪酸含量41.50%,二十碳五烯酸(C20:5)与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总含量1.67%;氨基酸总量78.50 mg·100 mg-1,必需氨基酸总量36.86 mg·100 mg-1,呈味氨基酸总量27.95 mg·100 mg-1,赖氨酸(Lys)含量仅次于谷氨酸(Glu),高达8.66 mg·100 mg-1,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Met)+胱氨酸(Cys)的氨基酸分和化学分最低,分别为89和66,为云南裂腹鱼肌肉中的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谷氨酰胺二肽是谷氨酰胺和其他氨基酸形成的二肽,因其特有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逐渐受到动物营养学家的广泛关注,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也开展了谷氨酰胺二肽在动物上的研究工作。笔者就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及其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能量利用、抗氧化机能等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利用猪蛔虫24孔NUNC细胞培养板,对云南使君子中提取分离的化合物的抗蠕虫活性进行检测,利用纤毛虫检测器来计数死活虫卵并作离体毒理试验,结果表明,使君子提取物化合物的驱虫蛔虫效果显著,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的驱蛔虫药.  相似文献   
19.
从驯养、食性、繁殖和肌肉营养组成等方面对云南裂腹鱼的种质特性进行研究,为种质标准的建立、种质保存和人工养殖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同时提出云南裂腹鱼种质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应用PCR技术检测了192头撒坝猪FSHβ亚基基因的基因型,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部分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初生重以AA型较高,45日龄体重、0~45日龄日增重以BB型较高,AA型6月龄体重高于AB型,而在45日龄至6月龄阶段的日增重低于AB型,但各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