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黏质沙雷菌具有广泛用途。无论是基础微生物学研究中应用的模式菌种,还是医药、生物防治领域所用的抗癌、抗细菌、抗真菌等制剂,以及环境修复和化工领域研究中,都有关于黏质沙雷菌的记载。虽然该菌中有些菌株是机会致病菌,但它正在或将来可能带给人类的益处一定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病毒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病毒(PRV)在猪群中具有传播快、流行范围广、传播途径多等特点,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PRV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对其各基因功能的研究还不全面。间质蛋白和囊膜蛋白是病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缺失会严重影响病毒的生理机能,这为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提供了基础。随着对PRV研究的不断深入,PRV载体也成为了病毒载体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论文对PRV的基因组结构、蛋白及其功能、复制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病的诊断、免疫机理研究与疫病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葡萄球菌对家兔最为敏感,不同年龄、性别的兔均可感染,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更易发病.哺乳母兔的乳头口是本菌侵入机体的重要门户,仔兔吸吮病母兔乳汁即可发病.笔者将一起獭兔葡萄球菌病的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么乃全  高云航  张敏  何昭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55-16856
[目的]通过检测猪瘟疫苗免疫后的IFNγ水平探讨仔猪细胞免疫情况。[方法]采用超前免疫和普通免疫2种方法对仔猪进行猪瘟免疫,用流式细胞仪对猪瘟疫苗免疫后仔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分泌IFNγ细胞数量进行检测。[结果]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进行免疫,仔猪PBMC中分泌IFNγ细胞的比例均显著增多,且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当在60日龄仔猪进行第2次免疫后分泌时,IFNγ细胞的比例增加更为明显,而对照组仔猪分泌IFNγ细胞的比例在试验过程中则一直维持较低的水平,这说明猪瘟疫苗能够诱导仔猪体内IFNγ水平升高,间接表明猪瘟疫苗注射后激发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结论]与普通免疫方法相比,采用超前免疫方法能够使仔猪及早地产生针对猪瘟的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引起的一种严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致死率为100%,每年全球约6万人死于该病,其中亚洲和非洲发生最多。RABV是狂犬病的致病病原体,由结构蛋白和负链RNA构成。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为100%,目前疫苗接种仍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最为有效的策略。RNA疫苗是新一代核酸疫苗,其安全性好,有效性高,设计灵活,研发周期短,且借助高效递送系统,可刺激机体快速产生强烈免疫应答。RNA疫苗这一特点对于潜伏期短且病死率高的狂犬病的防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现对RNA疫苗及狂犬病RNA疫苗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阐明其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