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身猪为山西省著名的优良地方猪种。本研究采用PCIK—SSCP和克隆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马身猪3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D—loop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39个个体间未见单链构象多态,后抽测的2个D—loop全序列除串联重复序列外,也未见序列多态。试验表明,山西马身猪群体mtDNA多态性较为贫乏。  相似文献   
32.
【目的】克隆绵羊UCP4基因的编码序列(CDS),分析CDS及其编码蛋白结构特点,并探讨其mRNA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期为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绵羊大脑组织中扩增出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UCP4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点。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个具有显著尾型差异的绵羊品种(广灵大尾羊和小尾寒羊)2、4、6、8、10和12月龄共计96个个体的8种组织(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皮下脂肪、肾周脂肪、肠系膜脂肪和尾部脂肪)进行mRNA表达研究。【结果】绵羊UCP4基因CDS区长972 bp,编码32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5.73 kDa,等电点为9.43。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股和环分别占56.04%、7.12%和36.84%。该蛋白为跨膜蛋白,无信号肽,但有2个糖基化位点和15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UCP4 mRNA在脑组织和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高表达于脑组织中。品种、月龄和组织对UCP4 mRNA表达均有显著影响。【结论】获得了绵羊UCP4 基因的CDS全序列,揭示了其mRNA的表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结构及其与能量代谢的关系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3.
试验旨在研究Lpin2基因遗传变异对绵羊尾型和屠宰性状的影响。以两品种脂尾型绵羊广灵大尾羊和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Lpin2基因5'非编码区部分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其与尾型及屠宰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Lpin2基因5'非编码区起始密码子上游约1 200 bp的DNA序列中存在3个SNPs,即NC_019480.2:g.-663 dup ATT(SNP1)、g.-388 T > C(SNP2)和g.-330 T > G(SNP3),其中SNP1为三核苷酸ATT重复扩展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拷贝数变异(CNV),在广灵大尾羊中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显著降低了广灵大尾羊的胴体重与屠宰率(P<0.05),对小尾寒羊的屠宰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SNP2和SNP3构成单倍型块,形成的单倍型对各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可为绵羊肉质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
利用微卫星DNA对绵羊群体进行遗传平衡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个绵羊微卫星基因座分析10个绵羊种群(3个引入品种、1个本地品种和6个杂种)的群体遗传平衡.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表明,绝大多数种群各基因座上的基因型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连锁不平衡检验表明,除个别种群的个别基因座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3个微卫星(BP33、CSSM018和MCM148)处于连锁平衡状态;微卫星进化的三种模型(IAM、ISM和SMM)下,符号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均表明,各种群未经受显著的瓶颈效应影响,处于突变-漂移平衡.  相似文献   
35.
公山羊β防御素104a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预测山羊β防御素104a蛋白质特性,研究其在成年公山羊生殖组织及其他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其定位。采用在线软件对gBD104a基因(KJ508074.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QRT-PCR法检测gBD104amRNA在睾丸、附睾及其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免疫荧光技术对生殖组织和精子中的gBD104a进行定位。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BD104a基因cDNA全长324bp,编码107个氨基酸,第1~19个氨基酸为信号肽,第27~55个氨基酸为潜在的β防御素构象区域,在C端有7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2)QRT-PCR结果表明,gBD104a在附睾体中表达量最高,在附睾头、气管、皱胃、空肠、回肠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其他组织中表达量均较低;(3)免疫组化定位结果显示,在附睾头和体部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检测到较强的gBD104a阳性信号,在附睾尾部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也检测到较强的阳性信号。gBD104a包裹在精子头部顶体和中段线粒体表面。gBD104a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在成年公山羊机体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但主要表达在附睾体,是精子表面的主要成分。推测可能与精子运动、顶体反应和获能有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功能。  相似文献   
36.
旨在对绵羊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2个绵羊群体皮下脂肪、大网膜、小网膜、腹膜后脂肪、肠系膜和肾周等6种脂肪组织中ADRB3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ADRB3蛋白位于脂肪细胞的细胞膜中。ADRB3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丰度最小(0.159和0.139),在腹膜后脂肪组织的表达丰度最大(2.911和2.225),深层脂肪组织中ADRB3基因mRNA表达量要显著高于皮下脂肪组织(P<0.05),表明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肪分解率要低于深层脂肪组织。品种对ADRB3基因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于ADRB3蛋白的表达影响显著。不同脂肪组织中ADRB3表达丰度的差异反映了山西肉用绵羊的遗传稳定性较差。本研究的结果与已知的ADRB3调节脂肪分解和产热的功能是一致的,为利用ADRB3基因作为候选基因进行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的度量指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对微卫星标记分析畜禽遗传多样性的方法、步骤、度量指标、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的原因、解决对策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微卫星标记在绵、山羊遗传多样性上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了概述,为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试验旨在对小尾寒羊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并研究SP1基因对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选取1月龄小尾寒羊尾部脂肪组织进行前体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用重叠PCR法克隆SP1基因编码区(coding DNA sequence,CDS);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P1基因CDS,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功能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翻译后修饰进行预测;用慢病毒包装SP1基因过表达、干扰及对照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收取病毒液感染小尾寒羊前体脂肪细胞;用油红O染色检测脂滴沉积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P1基因和成脂标志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小尾寒羊SP1基因CDS全长2 340 bp,编码779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显示,小尾寒羊SP1基因CDS及其编码序列与绵羊、山羊的相似性最高,其次是牛、马、猪、人、小鼠、大鼠,与鸡的相似性最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与之相符;SP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有109个磷酸化位点,其二级结构由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4种结构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16.94%、8.60%、54.17%和20.28%,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均存在3个锌指结构域;过表达、干扰及对照质粒转染293T细胞,每组细胞皆出现较强绿色荧光,载体成功转染至293T细胞;病毒液感染小尾寒羊前体脂肪细胞并分化12 d后,过表达组SP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扰组SP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过表达SP1基因极显著上调成脂标志基因mRNA的表达量(P<0.01),产生更多脂滴;干扰SP1基因则结果相反。因此,SP1基因对小尾寒羊尾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具有正向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旨在筛选出幼龄和成年太行山羊附睾头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微小RNAs(miRNAs)和mRNAs,构建太行山羊附睾头中免疫相关基因调控的竞争性内源RNAs(ceRNAs)网络。本研究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幼龄(2月龄)和成年太行山羊(2周岁)公羊各3只,去势采集其附睾头组织进行全转录组测序,用DESeq2软件筛选出幼龄和成年太行山羊附睾头差异mRNAs、lncRNAs和miRNAs。利用miRanda软件和R-package(reshape2、dplyr、tidyr),基于ceRNA-score原理分析得到差异ceRNAs表达谱,对预测所得具有ceRNAs关系的mRNA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绘制得到太行山羊附睾头免疫相关ceRNAs网络。最后,各随机挑选8个mRNAs、miRNAs和lncRNAs,并通过qRT-PCR验证全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分析结果,以幼龄太行山羊附睾头为对照,成年山羊附睾头差异表达mRNAs有6 461个,其中上调2 997个、下调3 464个;差异表达lncRNAs共有1 147个,其中703个上调、444个下调;差异表达miRNAs共有182个,其中81个上调、101个下调。共得到具有ceRNAs调控关系的lncRNAs 366个,其中上调213个,下调153个;mRNAs有3 131个,其中1 253个上调,1 878个下调;miRNAs有140个,其中48个上调,92个下调。分析具有ceRNAs机制的基因发现,表达量显著上调的与免疫相关的mRNAs: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位点蛋白G5B(LY6G5B)、脂质运载蛋白9(LCN9)、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28(ADAM28)和粘蛋白15(MUC15)基因在成年太行山羊附睾头表达量高,且极显著高于幼龄太行山羊(P<0.01)。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具有ceRNAs机制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内质网蛋白加工通路、蛋白质输出通路、粘蛋白型O-聚糖生物合成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qRT-PCR验证结果表明,除chi-miR-320-3p外,其余差异表达的mRNAs、lncRNAs和miRNAs表达趋势与全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附睾头免疫相关ceRNAs网络分析表明,lncRNA-MSTRG.22929.11、lncRNA-MSTRG.57822.5、lncRNA-MSTRG.26758.1、lncRNA-MSTRG.12113.3、lncRNA-MSTRG.59930.2等lncRNAs作为ceRNAs可以调控附睾头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本研究筛选出了幼龄和成年太行山羊附睾头差异ceRNAs,挖掘并绘制了免疫相关的关键ceRNAs网络,这些lncRNAs作为ceRNAs可为太行山羊附睾头免疫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
SIRT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homolog1)是一种具有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活性的转录调节因子,参与能量代谢的调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0月龄山西肉用绵羊母本品系去势公羊内脏(肝、肾、脾、肺、心)、肌肉(背最长肌)和脂肪(大网膜、小网膜、肠系膜、腹膜后、皮下)等11种器官或组织中SIRT1基因mRNA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探讨SIRT1基因的差异性表达规律。结果表明,绵羊SIRT1基因在所检测的器官或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差异极显著(P0.001)。主要表现在脾脏、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心脏和肺脏中的表达;深层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浅层的皮下脂肪;在背最长肌中也有较高表达。这些差异与绵羊SIRT1基因调节脂质代谢及糖异生有关。有关结果为研究SIRT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