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点播条件下,对42个早熟燕麦材料7个性状的表现及其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地上生物量和单株粒数的变异程度较大,株高和千粒重两性状的变异相对较小;单株地上生物量和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单株地上生物量和单株粒数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较大,千粒重和株高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脂肪酸对高寒草甸土壤退化及植被演替指示作用规律,采用野外调查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对高寒草甸植物与土壤中脂肪酸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53种高寒草甸植物中含有脂肪酸68种,其中1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及45种饱和脂肪酸,碳数范围为3~28。土壤样品含有41种脂肪酸,其中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和33种饱和脂肪酸,碳数分布范围与植物相同。含量较高脂肪酸的碳数分别为C_(24)、C_(22)、C_(20)、C_(18)和C_(16),脂肪酸有显著的偶碳数优势。对比研究菊科、禾本科以及莎草科的脂肪酸种类,菊科植物含有16种独有脂肪酸,禾本科唯一独有脂肪酸为6,9,12-十八碳三烯酸,莎草科中未发现独有脂肪酸。退化高寒草甸植物长链脂肪酸(C_(20))种类数高于土壤,而轻度退化以及未退化高寒草甸植物与土壤种类无明显差异。因此脂肪酸种类及含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退化和植被演替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3.
高寒草甸“黑土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玛多县花石峡镇原生植被土壤和"黑土滩"土壤养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玛多县花石峡镇高寒草甸"黑土滩"土壤与原生植被土壤相比,总的养分含量均下降了,并且随着土层的加深,所有供试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在各土层间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P<0.05);并且土壤的有机碳密度随退化程度的加剧和土层的加深而显著下降;原生植被(未退化地)土壤的pH均小于 "黑土滩"土壤,并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升高;总的来看,8月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均高于6月的土壤,并且都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  相似文献   
24.
不同播种密度对燕麦几个数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乔有明 《草业科学》2002,19(1):31-32
在5个播种密度下对燕麦的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下燕麦的单株分蘖数、穗粒重、穗粒数、单株地上生物量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随播种密度的增加这几个性状均呈减少或下降的趋势;千粒重和株高这2个性状比较稳定,不随播种密度的改变而发生相依变化。  相似文献   
25.
扼要地总结了青海省畜牧业科技对青海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了畜牧实用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经费不足、实用技术少、科技信息不畅和劳动者文化素质低等限制实用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并针对青海省的实际提出了今后开展科技成果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点播条件下早熟燕麦繁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点播条件下对早熟燕麦的繁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早熟燕麦在5月上旬开始分蘖,5月中下旬形成的分蘖最多,且多为有效分蘖,并有较多的穗粒数,这段时间内形成的分蘖所产生的种子数量较多。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单株总分蘖数和每穗粒数对单株粒数的影响较大,而分蘖成穗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苜蓿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以寒牧1、寒牧2、寒牧3、寒牧4苜蓿为材料,测定低温(4℃)培养和常温(25℃)培养苜蓿芽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苜蓿叶片中的酯酶同工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苜蓿芽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下降,苜蓿叶片中酯酶同工酶活性增强。说明苜蓿是通过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增强酯酶同工酶活性来适应低温逆境,以减轻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两个例子的分析说明了剂量反应试验数据分析中的不恰当分析方法,阐述了如何根据试验目的正确地进行剂量反应试验设计,给出了不同类型的剂量反应试验数据的正确分析和结果表示方法,并同时指出了对此类数据分析时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不同高寒草甸土壤碳氮稳定同位素和密度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类型高寒草甸土壤碳氮稳定同位素和密度的差异,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Isoprime100对采自黄河源区不同高寒草甸覆被条件下0~30 cm土壤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和密度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土壤δ13C值介于-25.42‰~-24.20‰之间,δ15N值介于3.37‰~4.69‰之间,显著高于大气δ15N值。δ13C值和δ15N值均随土壤深度加深而增大。人工草地土壤δ13C值显著低于轻度和重度退化草甸(P<0.05),而δ15N值显著高于轻度和重度退化草甸(P<0.05)。土壤碳氮比最小值为7.89,最大值为9.97,平均碳氮比为8.71。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呈正相关(P<0.01),二者的回归方程为y=0.0963x+0.0336(R2=0.9619)。轻度退化草甸、严重退化草甸和人工草地0~30 cm土壤碳密度依次为7.14、6.67和6.46 kg/m2;全氮密度依次为0.83、0.77和0.75 kg/m2。植物吸收、生长有利于12C和14N的输出,而将较重的13C和15N留在了土壤中。人工草地植物生长势强,形成的地上生物量多,吸收了较多的土壤氮素14N,导致土壤15N升高。植被退化或种植人工草地均可导致土壤碳氮密度的显著降低,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0~20 cm土层。  相似文献   
30.
黄芪和甘草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植物根尖压片法,对黄芪和甘草两种豆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核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的染色体基数X=8,甘草的染色体基数X=7。两个种都是二倍体,核型分别为2B和1A,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6=14m 2sm和2n=2x=14=14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