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林业   19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育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秀荣 《植物检疫》2001,15(5):270-272
面对全球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从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1996年至2000年进行了人工大量繁殖并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控制美国白蛾的试验,5年来,繁殖并释放小蜂25000万头,防治面积达2200hm^2,对美国白蛾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持续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1、认真履行植物检疫程序。严禁从疫区引进苗木、种子,以防危险性病虫传人本地。凡是从外省调入苗木的单位或个人在调入前必须从当地森检机构取得《森林植物检疫要求书》,调入后通知当地森检机构查验《植物检疫证》,并进行复检,森检部门在复检时发现检疫对象和其它危险性病虫时,下达《检疫处理通知单》,同时采取相应的防范疫情扩散措施,监督、指导收货人进行除害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告调出地森检机构。  相似文献   
13.
辽宁绒山羊是我省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产绒量高、净绒量高、绒纤维比、绒细度适中、体型大、遗传性能稳定和改良低产绒山羊效果显著等特点。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耕地面积55hm^2,有较丰富的饲料资源,气候条件适合绒山羊的生长。铁岭市于20世纪60年代陆续引进辽宁绒山羊,经过多年的饲养和风土驯化,产绒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苹果种植面积的扩大,由于检疫不力,防治措施不当,苹果绵蚜随苗木、接穗及包装物等迅速传播,并在传入地扩散蔓延,严重影响了苹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古树名木的复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古树名木是某一方土地上的活历史、活文物,比一般的观赏树木价值高,是一般树木所不可比拟的。但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势逐渐衰弱、根系生长力减退、坏死枝干数目增多、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人为破坏直至死亡,导致古树名木数量急剧减少。因此,及时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与复壮、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秦皇岛地区油松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并针对为害严重的几种病虫害提出了对应防治措施。秦皇岛地区油松常发病虫害近20种,构成威胁的检疫性病虫害有3种,分别为红脂大小蠹、有媒介害虫松褐天牛和云杉花墨天牛传播的松材线虫病。对为害严重的松材线虫、红脂大小蠹、日本松干蚧等几种害虫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治理方针提出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用内吸杀虫剂处理棉籽毒杀小地老虎的效力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50%甲胺磷、50%久效磷及75%三九一一乳剂浸种和30%呋喃丹颗粒剂拌种,都有较好的毒杀效果.毒杀力高低与棉苗生长期(出苗后天数)及虫龄有密切关系。经简单效应方差分析,各生长期和各龄虫的组合,其毒效差异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以出苗后5-15天的子叶期对1、 2、 3龄幼虫和16~26天的1~2片真叶对1、 2龄幼虫毒效最高;3~4片真叶期对2、 3、 4龄幼虫毒效差。对1龄幼虫残效期长达出苗后39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秦皇岛市积极探索无公害防治新技术,逐步实现以化学防治林果病虫害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从研究并利用寄生害虫蛹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人手,继而研究开发利用寄生害虫卵天敌赤眼蜂携带病毒防治松毛虫技术,并试验推广了取代化学农药的物理、生物防虫技术,为全面实施林果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秦皇岛 1a发生 7代 ,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内越冬 ,群集于寄主蛹内 ,其卵、幼虫、蛹及产卵前均在寄主蛹内度过。成蜂在寄主蛹中羽化后 ,先进行交配 (无重复交配现象 ) ,随后咬一“羽化”孔爬出 ,其余的成蜂个体均从该孔羽化而出。刚羽化的成蜂当天即可产卵寄生。白蛾周氏啮小蜂从卵产入寄主蛹中至成蜂羽化、咬破寄主蛹壳出来这一时期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 36 5 .12日度和 6 .14℃ ,这对指导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有着重要作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自然界中可以寄生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 ,包括美国白蛾、大袋蛾、柳毒蛾、榆毒蛾、国槐尺蛾、杨扇舟蛾和桃剑纹夜蛾等 ,为白蛾周氏啮小蜂自然繁殖 ,在自然界中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主要取食植物的叶,寄主包括杂草在内达300余种,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危害严重、易人为传播蔓延等特点.1~4龄幼虫结网群集危害,5龄后开始分散取食,将整株树叶全部吃光,进而啃食树皮和果实,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景观效果,给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扩散与蔓延,多年来,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对环境无污染的综合防治美国白蛾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