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桑梓1号”是利用从台湾引进的果桑种质资源SA1,经离子束辐射诱变筛选出的优良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编号:国S-SV-MA-017-2020)。成熟桑果呈紫褐色,果长2~4 cm,单果重3~5 g,果柄极短,无籽,味偏酸,成熟果实易脱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总糖含量4.0%,总酸含量8.12 g/kg,蛋白质含量2.06%,花青素含量0.844 g/100 g。果实的出汁率为74.8%,主要用于鲜食和加工。  相似文献   
42.
于1999—2007年在宁夏灵武果园村等地,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通过诱集越冬代成虫预测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利用灵武1999—2007年5月的气象观测数据与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日和高峰日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月下旬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5月份降雨量与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3.
本文在对宁夏灵武山沙区主要植物——治沙先锋树种柠条死亡原因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监测出为害该类植物的2种新蛀干害虫—槐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Motschulsky,1853)]和多斑坡天牛(Pterolophia multinotata Pic),并对其为害情况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4.
简单介绍了虚拟仪器的概念、结构及软件开发平台,结合实际重点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在农产品力学特性研究、农产品分选加工设备和农产品"身份证"数字识别系统几个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虚拟仪器技术在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以山东淄博高新区玉皇山生态恢复工程为例,针对城市周边石灰岩废弃采石场,提出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规划措施:包括采石废弃地矿坑的生态恢复与景观营造措施、植被重建规划、地形处理方案、水系整治措施等内容;还从行政管理和开发运营方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我国采石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工程寻求经验,探索具有现实意义的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46.
郭伟  闫云辉  于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230-16231
[目的]初步研究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L-Cys-CdS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以L-半胱氨酸为稳定剂,采用配位化学原理合成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CdS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对该量子点与BSA的相互作用、BSA溶液浓度及酸度对量子点-BSA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L-Cys-CdS量子点与BSA形成的复合物发光性能更强,BSA的浓度及酸度对复合物的荧光强度均有影响。[结论]为进一步将优良光学性质的水溶性量子点应用于生物样品的测定打下基础,对量子点用作蛋白质探针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在发酵乳后熟期间产乙醛特性,并研究乙醛合成与其关键调控基因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筛选出的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将各试验菌株在复原全脂乳中进行单菌发酵,发酵结束后(pH4.5~4.6)于4℃冷藏后熟,测定48 h内发酵乳中的乙醛含量;采用反转录定量PCR技术检测乙醛合成关键调控基因pdc、pdh、ald、ldh的表达特征.结果:6株嗜热链球菌产乙醛量介于2.59~14.53 μg/g之间,6株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乙醛量介于9.17~39.45 μg/g之间;乙醛合成量随着基因pdc、ald及pdh表达量的升高而增加,而与基因ldh的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发酵乳后熟期间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不同菌种、不同菌株乙醛产量差异显著,相同菌株在不同后熟时间产乙醛量差异明显,存在菌株特异性和时序变异性;调控基因pdc、pdh及ald具有促进乙醛合成的作用,基因ldh的表达不利于乙醛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48.
灵武长枣主要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在灵武枣区危害灵武长枣的主要有害生物的危害调查和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在进行了大量试验和生产示范的基础上,寻找出了一套综合防控措施,制定了一套灵武长枣主要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9.
由于烟叶手工采收效率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要求,因此烟叶采收机械的研发势在必行。为此,根据烟叶采收原理,从机构和动力两方面研究了全自动烟叶采收机的方案,给出了全自动烟叶采收机的整体结构及关键机构的方案设计,并对比分析了全液压驱动的优点,给出了部分液压驱动方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采收机采收作业质量能够满足农艺要求。最后,提出了烟草收获机械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0.
【目的】筛选适宜内蒙古土默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资源,确定合理的管理模式,为当地建立苜蓿栽培草地提供优良种质。【方法】对国内外12个苜蓿品种进行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2-2014年每年的初花期进行3次刈割,测定草产量及营养成分(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计算相对饲用价值(RFV),根据产量和RFV的耦合作用筛选出最优苜蓿品种。【结果】2012年中苜2号的草产量、CP及RFV值均为最高。2013年草产量最高的是惊喜,但与中苜2号、草原3号无显著差异(P0.05);中苜2号、草原3号和惊喜的CP含量均高于20%;RFV值最高的是中苜2号,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2014年草产量最高的是惊喜,其次是中苜2号;CP含量最高的是中苜2号;RFV值最高的是中苜2号,其次为草原3号和惊喜。12个苜蓿品种的第1茬草产量对总产量的贡献率均最高。根据苜蓿产草量和RFV值的耦合结果,确定中苜2号、惊喜和草原3号属于较佳品种。【结论】中苜2号、草原3号和惊喜3个品种在年产量及营养品质方面表现较好,均更适合在土默特地区种植,且应在第1茬牧草收获期间做好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