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蓝冰柏在北京地区的引种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蓝冰柏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在北京地区多条件下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蓝冰柏在北京地区相适应的栽培环境条件是半荫或全阴下背风处种植.在栽培过程中,造成引种失败的关键原因是春季抽条.在栽培中试验并解决了其在北京地区春季抽条问题,评价了其适应性,为进一步开展大田生产及绿化应用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2.
中国水利学会农水专业委员会所属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学组和科技情报网,于1990年5月22~26日在山西省忻州地区,召开了“全国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学组和科技情报网第二次技术研讨现场会”。出席会议的有20个省、市、自治区共160个单位和厂家的210位代表。水利部科技司、农水司、部情报所,以及新闻出版、报社和电视台的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3.
44.
我省近几十年来营造了大量的油松人工林。在长期的科研和生产活动中,广大林业工作者为经营好这些森林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随着林业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系统深入,越来越需要对油松林地的立地质量使用统一的定量的方法进行评定,为此我们研究编制了山西省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  相似文献   
45.
不同气候年型棉铃虫气象指标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河北省主要棉区60-90年代的棉铃虫资料和气象资料,并进行3年定点观测试验,建立了以“湿热系数”为主导,以不同气候年型为背景的棉铃虫全世代种群动态变化的指标分级系统。  相似文献   
46.
电离辐射对腹泻性贝毒和麻痹性贝毒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两种主要贝毒--腹泻性贝毒(DSP)和麻痹性贝毒(PSP)进行了电离辐射辐照降解处理的研究.采用电子束和钴-60两种电离辐射方式,在0~10kGy的辐射剂量下对带有腹泻性贝毒的牡蛎样品和麻痹性贝毒的浓缩粉样品进行处理,用小白鼠毒理法对辐照前后的贝毒进行检测对比.经过对比发现,辐照对这两种贝类毒素均有降解效果,采用电子束辐射的效果优于钴-60辐射.电子束辐射对麻痹性贝毒的降解效果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呈现一定的正比关系.在对麻痹性贝毒的辐照中,3.2 kGy与5.8 kGy的辐射剂量降解效果相差不大,降解率均在15%左右,而8.8 kGy辐射剂量的降解效果接近30%.说明电离辐射对贝毒有显著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47.
贝类辐照食品热释光法检测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释光法对经过钴源辐照和电子束辐照的贝类进行检测,结果证明贝类是否经过辐照可以用热释光法进行检测.热释光法不仅可以检测钴源的辐照,而且还可以检测电子束的辐照.  相似文献   
48.
综述了牡丹鲜切花采后衰老机理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牡丹切花采后衰老与内源激素、膜稳定性、大分子物质、水分平衡、呼吸代谢的关系,探讨了目前牡丹切花采后衰老机理和保鲜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牡丹切花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张海涛  于玲 《北京农业》2012,(15):270-271
就农业企业的管理问题提出些构想,希望通过管理创新,提高农企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0.
于玲  刘影  阎婷  温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36-11237,11242
[目的]研究秦皮乙素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秦皮中秦皮乙素的含量,以秦皮乙素含量为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法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秦皮乙素的分离情况为指标,采用聚酰胺柱筛选出最佳纯化分离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W/V,g/ml,下同),乙醇浓度95%,提取3次,每次1.5 h。聚酰胺柱对秦皮乙素的分离效果较好,纯化的最佳工艺为:吸附流速为8 BV/h,上样液与树脂的体积比约为8∶1,以蒸馏水洗脱,洗脱流速为4 BV/h,收集洗脱液;在此条件下,秦皮乙素的总洗脱率达到90%以上,精制率均达到50%以上。[结论]试验所选择的秦皮乙素的提取分离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