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3篇
  1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生物质有机肥能较好地改善、提高黑土区土壤肥效,提升农作物质量,减少环境的污染,是农药化肥的最佳减替产品,是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的必需品.论述了国内外生物质有机肥应用现状,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开展了生物质有机肥综合利用趋势及其制备工艺的研究,探索利用秸秆再生资源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思路,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绿色食...  相似文献   
112.
河南省光山县林业投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磊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5):100-101
河南省光山县2002~2005年林业投入逐年加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投入产出情况分析,找出规律,以便于对以后的发展进行评估预测.  相似文献   
113.
以台湾75-3、苏早一号等5个菜用大豆品种为试验样本,比较4月13日、5月6日2个播期下,菜用大豆鲜荚产量构成因素及鲜荚产量。从产量性状上分析,菜用大豆5月6日播单株荚数高于4月13日播;4月13日播百粒鲜质量与百荚鲜质量高于5月6日播;4月13日播有效分枝数比5月6日播的多。本地4月13日左右种植菜用大豆推荐选择台湾75-3与苏早一号,每667 m~2产量分别为951.6、729.6 kg;5月6日左右种植推荐绿领1号与绿领7号,每667 m~2产量分别为908.8、985.6 kg;若是为出口则建议选用绿领7号。  相似文献   
114.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装备的转型与升级,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系统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未来东北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应加快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的研究,创建推广应用先导区,进一步提高农田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机与农艺之间的结合,为全面提升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5.
于磊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S1):350-357
以作物秸秆为原料制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具有便于储存运输,燃烧热效率高等优点,可以用来替代煤炭作为农村家庭生活炊事与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但生物质颗粒燃烧会排放较多的氮氧化物,目前生物质脱氮一般应用于大型工业炉内,农村家用的生物质锅炉基本没有氮氧化物处理装置。根据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本文首先阐述了所设计秸秆成型燃料专用炉具的结构和关键燃烧技术,对玉米秸秆成型燃料进行燃烧试验研究。采用KM9106型烟气分析仪测量燃烧时烟气中NO、NO2和烟气氧含量。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二次风的风量比例、进气位置、充气角度,在炉具内形成不同的风压射流,以强化热质传递,确保燃尽效果,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当一、二次风量比例为3∶1、扰流形成的风压射流配送二次风时,秸秆成型燃料烧温度最高,燃烧充分,满足高效清洁燃烧要求。  相似文献   
116.
绿洲区不同苜蓿品种生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各茬的株高、干草产量、叶茎比以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苜蓿品种株高和干草产量随着茬次的增加而降低,但品种间各茬次存在差异;生长季内3茬的苜蓿株高和干草产量WL 323和三得利表现最好。各品种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第2、3茬高于第1茬,尤其是第2茬明显高于第1茬、第3茬,而粗纤维含量则相反;而品种间在主要营养物质含量方面则是三得利和WL 323表现最好。综合几项指标,三得利和WL 323在绿洲区表现特征最好,阿尔冈金表现不佳。从不同品种各茬次生产经济性状综合来看,第2茬的效应最好,可见,第2茬苜蓿是获得理想苜蓿干草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17.
随着现代化工业过程控制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控制系统十分重要的指标.故障诊断技术为提高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了有效途径.介绍了故障诊断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粗糙集理论与智能算法的集成方法,指出了该类方法在故障诊断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于磊 《农电管理》2014,(2):39-40
<正>2012年,是北京市电力公司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之年,也是公司工会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收官之年。为维护职工职业发展权,提升职工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全力营造岗位成才的良好环境,2012年公司工会选取了六家试点单位启动"建设职工职业绿色发展通道"工作。2013年,公司制定了《北京市电力公司2013—2015年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规划》,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开了"建设职工职业发展绿色通道"工作,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拓宽职工成长和发展渠道,努力提升公司职工队伍的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9.
孙国跃  于磊  贾建军 《蔬菜》2017,(12):39-42
为发挥苏北地区种植设施西瓜、西兰花的传统优势,同时克服前期成本投入多、技术要求高及气候影响大等缺点,通过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技术的集成,探索出"早春马铃薯—春西瓜—秋西兰花"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不仅减少了前期投入,更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气候异常的风险,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全年3茬产量可达7 000 kg,纯收入10 1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0.
绿洲区滴灌条件下施磷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滴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对北疆绿洲区滴灌条件下两个品种紫花苜蓿开展施磷的研究。设置一次性施180 kg/hm2磷肥(L1)、一次性施360 kg/hm2磷肥(H 1)、分次施180 kg/hm2磷肥(L2)、分次施360 kg/hm2磷肥(H2)及不施肥(CK)5个处理,通过对其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磷模式对新牧2号第1茬干草产量、生长速度、叶茎比及第3茬株高有显著影响(P <0.05),对三得利第3茬干草产量、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P <0.05),对其余各生产性能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 >0.05)。不同施磷模式对新牧2号各茬次粗蛋白、粗纤维及第1茬粗灰分有显著影响(P <0.05),对三得利第1,3茬粗灰分有显著影响(P <0.05),对其余各营养品质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 >0.05)。采取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法综合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各项指标,得到新牧2号和三得利的最佳施磷模式,按优劣排序为 H 1>L1>H2>L2>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