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3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米糠为原料,按照0sborne法分级提取米糠清蛋白,选取碱性蛋白酶对米糠清蛋白进行酶解作用。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5 500 U·g-1蛋白,酶解pH9.54,酶解温度56.5℃和酶解时间2.13 h,此时米糠清蛋白溶出率高达85.34%。同时对酶解前后米糠清蛋白的功能性质进行比较,酶解后米糠清蛋白的溶解性高达91.89%、乳化性高达84.23%、起泡性高达79.51%、持水性2.71 g·g-1及吸油性7.14 g·g-1,相对于未酶解前各功能性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72.
为进一步遮盖高纯度花生四烯酸的不良味道、防止氧化、保证产品纯度、延长花生四烯酸产品的货架期,采用软胶囊技术对花生四烯酸进行包埋。通过优化囊壳成分及其配比,获得花生四烯酸软胶囊的囊壳制备工艺及最佳参数,并对制备工艺进行稳定性考察,连续3批试验误差小于5%,差异不显著,说明试验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73.
低胆固醇发酵牛肉香肠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降低牛肉香肠中的胆固醇含量,采用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方法优化香肠的工艺参数,以胆固醇降解率和感官评定为指标值,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从而确定最优加工工艺参数为:啤酒酵母菌、植物乳杆菌配比为1︰2,接种量为0.9%,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24h。在此条件下生产出的发酵牛肉香肠中胆固醇比原含量降低了34.98%。  相似文献   
74.
产生物胺乳酸菌的检测及产生物胺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操作简便的产生物胺双层培养基检测法,对分离于发酵肉制品中的植物乳杆菌菌株进行了检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产生物胺的植物乳杆菌产生量进行测定,样品经浓度0.4mol/L的高氯酸提取后,用丹酰氯柱前衍生,流动相为乙腈和水,采用等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54nm,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两种主要生物胺组胺与酪胺能在10min内得到很好的分离,测得组胺质量浓度为211.03μg/mL,酪胺质量浓度为144.43μg/mL。  相似文献   
75.
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技术对新鲜猪血进行血红素提取。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酶与底物浓度比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酶解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59.3℃、酶解pH8.6和酶解时间125.0min和酶底物浓度比4680.0U,在此条件下,血红素的得率为72%、提取粗品纯度为33.8%。  相似文献   
76.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啤酒花的工艺参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颗粒啤酒花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可明显降低α-酸损耗,提高啤酒花的利用率。适宜的工艺参数为:直径1mm左右的粉碎啤酒花颗粒,萃取压力20~25MPa,萃取温度40~50℃,革取时间3~4h,分离压力5~6MPa,分离温度35~55℃,CO2流量40~45L/h。  相似文献   
77.
鹅骨泥在红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鹅骨泥的制作过程,并将其在红肠中添加后对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淀粉、鹅骨泥、大豆蛋白等添加量对红肠品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添加范围。并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诸因素影响红肠品质的最佳添加量为:大豆蛋白1.2%、鹅骨泥15%、淀粉5%。  相似文献   
78.
牛毛发和皮肤角质层受到癣状毛癣菌感染后会引起皮肤损伤,从而形成所谓的金钱癣。本病见于世界各地,发病率很高,但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本病多发于2~7月龄的幼年家畜,秋冬季多见,但成年牛也常感染。1临床症状患畜通常无痒感。典型病变是具有烟灰样的表面,呈圆形,并稍稍隆起,其中有多层蓄积的鳞屑,鳞屑下组织因轻度炎性反应而发生肿胀。有些病变处有轻度渗出,并形成黄色痂皮,这时炎性反应更加强  相似文献   
79.
新疆河狸的栖居条件、家域及洞巢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80.
于长青 《林业科学》1993,29(4):319-325
本文对新疆河狸秋季啃伐对策的研究表明,被伐木离水边或食物堆距离(大于50m)越远,河狸的啃伐率越低,而选择性越强,在食物堆附近很少啃伐。新疆河狸最喜啃伐直径为2.5-4.5cm的林木,平均直径为2.57cm。河谷林密度降低,河狸的啃伐密度随之降低,但啃伐率升高。新疆河狸的最佳啃伐范围为离岸边15m以内、距食物堆40-120m的范围。河狸对河谷林的“皆伐式”啃伐、对大直径林木的强度啃伐、到距食物堆150m以外或在食物堆附近大规模啃伐及经常变换越冬洞位置,均因其生境的严重退化。人类活动是造成其生境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禁止砍伐和放牧是河狸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