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瓜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提高西瓜品质的途径与措施2.1 培育或选用优良西瓜品种,繁育优质种子育种部门要培育出含糖量高的优良品种,种子生产部门要繁育出纯度高的优质良种,种植者则要选用适宜的优良杂交品种和优质种子。为了保证西瓜新品种固有的优良特性和信誉,扭转新品种在推广过程中容易混杂退化的局面,必须建立与健全西瓜良种繁育制度与体系,生产纯度高的优质种子。2.2 选择适宜土壤,施足优质有机肥,氮、磷、钾合理配比种植西瓜最好选用排灌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或壤土,并特别注意轮作倒茬。施足优质有机肥,并与无机肥配合施…  相似文献   
52.
以肉骨粉为蛋白源等氯替代0.0%、7.5%、15.0%、22.5%、30.0%、37.5%的鱼粉,对黄鳝(平均体重8.05 g)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肉骨粉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增重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肉骨粉替代率在22.5%以内,且鱼粉含量不应低于30%,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付斌 《花木盆景》2007,(10):72-72
本刊讯 9月28日,庆“十一”湖北房县第五届第六次花木盆景暨民间艺术展览在房县体育场举行。房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班子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市园林局总工程师赵同龙同志,十堰市资深盆景专家彭水章、左宏发同志亲临现场指导。  相似文献   
54.
解析洱海流域水稻-油菜轮作农田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特征,为优化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调节群落功能,实现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和合理保护提供依据。选取未施用任何有机碳源及化肥和施用化肥但未施用有机碳源的2个试验处理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GC)和β-1,4-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组成,解析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种群和土壤碳氮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GC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正相关,土壤NAG活性与土壤全氮含量正相关,土壤碳氮比对水解酶活性变化的解释度最高。土壤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2.58%~34.43%)、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20.19%~22.38%)、绿弯菌门(Chloroflexi,15.39%~18.53%)、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4.91%~18.58%)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3.39%~4.21%)5个菌门为主要种群,占总原核微生物群落丰度的91.54%~93.10%;真菌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76.75%~78.39%)、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8.91%~11.54%)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6.12%~7.49%)3个菌门为主要种群,占总真核微生物群落丰度的93.26%~96.63%;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及门分类水平的种群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化肥导致部分微生物差异显著性物种种群丰度发生变化,而土壤较高碳氮含量是维持洱海流域水稻-油菜轮作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酶活性稳定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5.
1设计与方法11试验作物及防治对象黄瓜、白粉病。12试验药剂及设计药剂:1%农抗武夷菌素水剂-黑龙江省肇东生物制品厂提供。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国产)。设计:试验共设五个处理,处理1、2、3分别为1%农抗武夷菌素水剂100倍液、150倍液、20...  相似文献   
56.
遥感技术在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手段进行作物种植面积监测是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措施之一.以2010年度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为例,利用抽样的方式对遥感监测样区进行面积监测,在抽样样方监测调查的基础上对遥感监测样区的结果进行修正,对比2009年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监测的结果,得出2010年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相比2009年减少3...  相似文献   
57.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是研究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的重要参数。【目的】明确洱海近岸菜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膜仪逐层测定了不同高程下土壤剖面各发生层的水分特征曲线,并用van Genuchten模型(VG模型)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结果】洱海近岸菜地包气带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吸力的增加呈先快速下降后变化平缓的趋势,VG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各发生层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土壤饱和含水率、残余含水率和参数n随着粉黏粒量、有机质和土壤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砂粒量和土壤体积质量的增加而减少,参数a呈相反的变化。土壤有机质、砂粒和黏粒量是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空间变化的关键性因素,这些因素的差异把各发生层土壤划分为3类,即耕作层A为一类,犁底层P、母质层C和潴育层W为一类,潜育层G为一类。【结论】土层越深或越靠近洱海,土壤持水能力越差,土壤水分或溶质的迁移能力越强。潜育层、潴育层和母质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随高程呈较好的规律性变化,而长期耕种扰乱了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随高程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58.
有机物料输入稻田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是土壤碳、氮库中最活跃的组分,是反应土壤被干扰程度的重要灵敏性指标,通过设置相同有机碳施用量下不同有机物料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物料添加下土壤微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和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化肥和生物碳、玉米秸秆、鲜牛粪或松针配施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显著大于不施肥处理(no fertilization,CK)和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和单施化肥平均高23.52%和12.66%(MBC)、42.68%和24.02%(MBN)、14.70%和9.99%(DOC)、22.32%和21.79%(DON)。化肥和有机物料配施处理中,化肥+鲜牛粪处理的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最高,比CK高26.20%(MBC)、49.54%(MBN)、19.29%(DOC)和32.81%(DON),其次是化肥+生物碳或化肥+玉米秸秆处理,而化肥+松针处理最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308.87 mg/kg)小于微生物量碳(474.71 mg/kg),而可溶性有机氮质量分数(53.07 mg/kg)要大于微生物量氮(34.79 mg/kg)。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化肥和有机物料配施显著降低MBC/MBN和DOC/DON,降低率分别为24.57%和7.71%。MBC和DOC、MBN和DON随着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的增加呈显著线性增加。MBC、MBN、DOC、DON、DOC+MBC和DON+MBN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相关程度看,DOC+MBC和DON+MBN较MBC、DOC、MBN、DON更能反映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和氮库的变化,成为评价土壤肥力及质量的更有效指标。结果可为提高洱海流域农田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固氮效果,减少土壤中氮素流失,保护洱海水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以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22.5%、30%、37.5%的鱼粉,对黄鳝(平均体重8.05 g)进行了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对照组与7.5%的替代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添加豆粕在15.0%以内,且鱼粉含量仍不低于30%,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监测近20年安达市土地盐碱化的时空演变特征,为盐碱地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02年和2020年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在GIS和RS的技术支持下,通过非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相结合,评估安达市土地盐碱化程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 ①土地盐碱化的程度呈减缓趋势,盐碱地总面积减少81.3 km2,盐碱地主要类型由轻度盐碱地转化为中度盐碱地。②盐碱地斑块数减少20块,聚合度减少,分离度增加,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趋势。③轻度盐碱地主要转移为非盐碱地,中度盐碱地主要转移为轻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主要转移为中度盐碱地。④盐碱地重心总体向西南迁移8 km,盐渍化程度由东北向西南扩张。【结论】 安达市盐碱地受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禁牧和开垦种稻等措施,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