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塑料暖舍建造技术简单、成本低,容易推广,解决了北方冬季养猪的困难。其方法是,在原来敞圈或半敞圈基础上,冬天扣上塑料薄膜,变成封闭猪舍,提高了舍内温度。据对望奎县卫星镇5户养10头肥猪的专业户塑料棚暖舍温度测定,舍外温度—25℃,舍内平均温度5℃,舍内外温差30℃。 猪舍内过高的湿度和有害气体也对猪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在猪舍的设计上应考虑周到,以利于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及时对舍内小气候进行人为控制。 1 塑料棚舍建造要领  相似文献   
22.
通过燕麦品种播期、播量、氮肥、磷肥、灌水量6个因素多位级正交试验研究,极差结果分析表明:对燕麦产量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灌水量>品种>纯N量>施P2O5量>播期>播量.位级结果分析表明,产量最高组合是:A3B2C4D3E5F3,即科燕一号、播期4月13日、播量15kg/667m2、纯N量7.5kg/667m2、P2O515.0kg/667m2、灌水量100m3/667m2(三叶期-拔节期、拔节期-孕穗期、孕穗期-灌浆期).对品质粗蛋白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品种>施P2O5量>播期>纯N量>播量>灌水量;对粗脂肪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品种>播期>施P2O5量>播量>灌水量>纯N量.该试验研究为今后搭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燕麦再生的生理机制,以生育期不同的10个燕麦品种为材料,在灌浆期进行刈割,测定刈割前不同品种的SOD活性和干物质、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及产草量,分析不同品种生理特性和再生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44、白燕2号的再生能力较强,H44刈割前分蘖数多于其他品种,刈割后增加15%,白燕2号刈割前分蘖数较H44少,刈割后分蘖数增加109%;与其他品种相比,H44、白燕2号在刈割时SOD活性较高,丙二醛含量增加缓慢,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快,刈割前含量较低。燕麦叶片SOD活性和再生性呈显著正相关,丙二醛含量和再生性呈显著负相关,刈割前后的分蘖数和再生能力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
燕麦新品种“蒙燕二号”(W04-96)”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燕麦课题组最新育成,适应于内蒙古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该品种平均生育期99d,籽实平均产量170kg/667m2,蛋白质含量14.16%,脂肪含量6.99%,是粮用、饲用、高产、抗病、适应沙地、盐碱地种植的裸燕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25.
26.
为明确饲草燕麦品种在不同区域的丰产性及适应性,2017—2019年进行全国饲草燕麦鉴定试验,包括国内外饲草品种20个,分布在全国22个燕麦主产区的试点,采用标准差校正的(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ns,SD)GGE双标图(SD-GGE)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品种可分为4类,分别为籽粒高产、饲草高产和生育日数较长且株高较高的品种,其余与上述性状相关性差的品种聚为一类。穗铃数和穗粒数与饲草产量均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籽粒产量极显著正相关。G1(‘坝莜3号’)和G3 (‘坝燕6号’)为鲜草高产稳产品种,G11(‘陇燕3号’)和G16(‘草莜1号’)为干草高产稳产品种。试点E1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和E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奇台县)代表性较好。以生产鲜草为目的,试点E1(吉林省白城市)和E2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2(‘坝莜18号’);E17(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E18(河北省承德市)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14(‘青引2号’);E3(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E6(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E9(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和E10(青海省海东市)最适宜品种为G11;其余试点最适宜品种均为G3。以生产干草为目的,E4(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最适宜品种为G10(‘GL381’);E3、E6、E9、E10和E20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8 (‘远杂1号’);E18、E14(江苏省泰州市)和E15(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9(‘张燕4号’);E1、E2(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E13、E21和E22(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最适宜品种为G16;E5(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E8(山西省怀仁市)和E19(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没有最适宜品种,相对表现较好的品种为G8、G12(‘定燕2号’)和G16。明确20个品种在各个区域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为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为建立燕麦遗传转化的高效植株再生体系,选用裸燕麦新品种燕科一号的幼穗进行组织培养特性和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6种诱导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状态和诱导率差异不大;在进一步继代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出现明显差异,其中培养基Y2和J结合培养效果好;愈伤组织分化产生绿色芽点和绿苗,二者分化率呈显著正相关;绿苗分化适宜的激素配比是6-BA0.5mg/L+KT0.4mg/L+NAA0.4mg/L,有84.90%的愈伤组织分化成苗,其中KT的作用较6-BA、NAA强;在1/2MS培养基上再生苗容易生根,生根率达到89.64%,移栽成活率91.05%;幼穗取样以0.5~1.0cm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28.
通过两种灌溉方式对燕麦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的比较,滴灌的3个品种的产量均比漫灌低,减产幅度在10.4%~15.2%;但滴灌比漫灌节水1/3,在同样用水量的情况下,可以扩大3倍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不同燕麦材料的抗旱能力,以83份燕麦为试验对象,以200 g/L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各燕麦品种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和发芽率共6个形态指标,通过计算并绘制韦恩图,筛选出9份抗旱性较强的燕麦材料。进一步对9份燕麦萌发期的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Pro)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加权隶属函数法构建燕麦萌发期抗旱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探究燕麦种子萌发的抗旱评价指标。通过两种指标同时检测和相互映证,建立萌发期燕麦抗旱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10-48’和‘H44’为强抗旱品种;‘2010-5’和‘04-111’为中抗旱品种;‘ly05-2’‘05-22’‘06-31’‘2010-26’‘05-34’为弱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由于数量遗传学知识和生物统计方法在家畜育种工作中的应用,育种的预见性有所增强,进程也大为加速。近十几年来,国外在将其应用于马匹育种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而我国刚刚开始,大量的工作尚待开展。一、马匹性能的间接估计由于马匹性能指标(速度与挽力)测定复杂,马匹选种同其它家畜相比相对困难。传统外貌鉴定方法愈来愈不适应马匹选择的准确化、数量化、科学化的要求。近年来,已改进了通过外貌鉴定选择马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