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51篇
  73篇
综合类   455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97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家蚕是一种产业化生产的经济昆虫,彩色茧的开发与产业化利用,有望为丝绸业带来新的绿色活力。对家蚕色素的吸收和转运机制,彩色茧的色素形成和调控机理,培育家蚕优良彩色茧品种、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培育彩色茧、色素添食法获得彩色茧方法及其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有效利用家蚕彩色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正>现在笼养种鸡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较为普遍,人工授精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饲养公鸡的费用和场地,还能提高受精率,增加养殖利润。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初次人工输精会引起鸡的输卵管炎、腹膜炎等疾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下面简单谈谈蛋种鸡初次人工授精时如何避免造成鸡的输卵管炎症。1蛋种鸡人工输精前准备1.1对所有公鸡进行白痢检测,阳性一律淘汰1.2训练1.2.1种公鸡在使用前3~4周分开单笼饲养,便于管理。1.2.2使用前2~3周开始训练公鸡,将  相似文献   
23.
24.
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多、宿主广泛且危害严重。血吸虫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是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和家畜饱受寄生虫病的危害,这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是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综合防控措施。在综合防控策略中,疫苗的使用是切断循环链、控制乃至消灭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理想和有效途径之一。选用高效的抗原筛选方法挖掘潜在的疫苗候选分子是开发疫苗的前提和关键。抗原筛选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研究者发掘出了更多新抗原和保护性多肽。现有的抗原筛选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粗抗原筛选法、cDNA文库筛选法、蛋白质组学筛选法、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技术联合筛选法。很多抗原筛选的方法是伴随寄生虫疫苗研究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粗抗原筛选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相互反应的免疫学原理而设计的,此方法筛选的天然抗原可引起机体较强的免疫反应;cDNA文库筛选抗原的优势在于筛选更有针对性,所以候选产物的成分更单一、明确;蛋白质组学筛选法是基于质谱而兴起的一种筛选技术,它既可对未知蛋白组分进行鉴定,还可对鉴定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在未知分子的发现和功能特殊的靶分子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联合筛选技术使得抗原筛选逐步进入了多维、立体的筛选模式,也使得候选抗原及其表位的功能研究更加深入,这为基因工程疫苗和多肽疫苗候选分子的筛选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5.
草原环境是生态环境中的基础,它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主体方面,其生长与环境决定着土地的生态质量,因此在国家进行监理时要做到严格的重视,切实落实监理的实际作用,从多方面入手解决目前草原环境的问题。因此需要有关部门按照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严格的实施,解决草原环境的不利因素,强化草原生态系统,为上层生态系统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平台。  相似文献   
26.
以具典型晚疫病症状的番茄病叶为试材,采用薯片夹叶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测定了不同培养基、pH、温度、碳源、氮源对菌丝生长、产孢的影响,通过病原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以期为西藏设施番茄晚疫病发生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引起设施番茄晚疫病的病原菌为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其中RSA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及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最适生长pH 6~7;菌丝对碳源的利用,以可溶性淀粉最好,麦芽糖最差;在氮源利用方面,菌丝在以脯氨酸为氮源的查氏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精氨酸、胱氨酸和氯化铵上不生长。孢子囊的致死温度为55℃,15min。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不同纤维原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体重相近、健康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1%YWS(可溶性膳食纤维为主原料)、1%饲用竹粉(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为主原料),试验期为14 d。结果发现: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1.43%、12.99%,料肉比分别降低16.77%、10.56%,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增重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21、3.87元/头。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断奶仔猪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7.2%(P> 0.05)、87.6%(P <0.05);血清尿素氮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5.24%、17.31%,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上述结果表明,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1%YWS或饲用竹粉可能通过促进脂类和蛋白质代谢对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发挥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为了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地区牛场中牛蹄病发病和治疗情况,本试验以乌鲁木齐市周边3个牛场为研究对象,连续5个月对跛行和牛蹄病发病和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显示,3个牛场跛行牛只中99.77%由牛蹄病所致,总体发病率为20.91%,其中A牛场为23.08%、B牛场为31.74%、C牛场为8.86%,牛生存环境和饲养管理方式越好的牛场牛蹄病发病率越低;蹄皮炎为主要牛蹄病类型,占80.37%,蹄底溃疡占14.25%,变形蹄占4.91%,蹄叶炎占0.47%。变形蹄以延蹄和拖鞋蹄为主,共占61.91%;48.84%的牛蹄病发生于两后蹄系部,23.14%的牛蹄病发生于趾间。治疗方面,A牛场、B牛场和C牛场患牛蹄病的牛只经3次治疗后治愈率分别为100%、100%和97.73%。结果表明,牛蹄病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牛场中牛只跛行的主要原因,牛蹄病类型主要为蹄皮炎、蹄底溃疡、变形蹄和蹄叶炎,其中蹄皮炎最严重,且以后趾蹄皮炎发病率最高;采用腐蹄康散外用,蜂胶提取物、青霉素和链霉素外用,以及头孢噻夫钠、萘普生注射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联用这3种用药治疗方式均有很好的疗效,提示牛场在加强牛蹄病预防...  相似文献   
29.
羊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且危害非常严重的生殖系统疾病,可导致母羊空怀、死胎或流产,严重影响养羊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田地区某羊场湖羊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对和田地区某羊场7 065只湖羊进行子宫内膜炎发病率调查并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羊场湖羊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为0.31%,其中A、B区分别为0.34%、0.28%,不同羊舍之间发病率有差异,治愈率分别为91.67%、100.00%。该调查数据有助于农业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湖羊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指导羊养殖户有效防治湖羊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究6个枣树品种枣疯病抗性差异以及枣树体内植原体迁移特性差异,为抗枣疯病枣树品种的选择利用以及枣疯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采集携带植原体的鸡心脆枣接穗,嫁接到健康枣树砧木上,采用田间调查与普通PCR技术相结合方法,比较不同品种抗枣疯病情况与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中迁移情况。【结果】不同枣树品种发病时间不同,发病率差异显著,蜂蜜罐枣、尜尜枣和猴头枣为抗病类型,冬枣、红螺脆枣和鸡心脆枣为感病类型。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中迁移速度不同,植原体在鸡心脆枣和冬枣内迁移速度最快,其后依次为蜂蜜罐枣、红螺脆枣、尜尜枣,在猴头枣内迁移速度最慢。【结论】6个枣树品种中蜂蜜罐枣、尜尜枣和猴头枣表现一定的抗病能力,初步确认了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体内迁移特征的差异,可为抗枣疯病品种的选择利用和枣疯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