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犬细小病毒(CPV)引起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用CPV感染MDCK细胞,感染后通过台盼蓝染色法检测不同时间的细胞存活率,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情况,用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分析CPV诱导细胞的凋亡。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和ROS的产生探讨其分子机制。结果显示,随着病毒感染时间的不断延长,CPV可明显降低MDCK细胞存活率,促进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增强Caspase-3活性,表明CPV可引起细胞凋亡。同时还发现CPV可明显提高细胞内ROS的水平,引起线粒体的损伤,这可能是CPV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分子基础。由此可见,CPV诱导MDCK细胞凋亡与CPV增加细胞ROS的产生和线粒体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2.
为制备驴源抗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抗体,首先利用F81猫肾细胞扩增CPV-2a病毒株,经甲醛灭活和氢氧化铝胶乳化,制成CPV灭活疫苗,病毒滴度为10-8.5 TICD50,然后通过肌肉分点注射免疫驴,连续免疫3次(第1次注射3mL,后2次各注射6mL),每次免疫前采血,分析驴血清的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效价;利用盐析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和纯化驴血清IgG。用IgG处理幼犬(50mg/kg),用CPV-2a毒株对IgG处理的犬进行攻毒,分析IgG抗CPV的活性。结果显示,免疫3次后驴血清的CPV抗体滴度为1∶8 192,中和抗体效价为28.5。用制备的IgG处理幼犬未发现不良反应,经CPV-2a攻毒实验证实IgG处理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3%,0%,均明显低于非处理组(分别为100%,83%),说明制备的驴源IgG具有明显的抗CPV活性。  相似文献   
33.
为了制备大量廉价的可溶性犬细小病毒(CPV)VP2蛋白抗原,试验截选了VP2抗原表位集中的基因片段VP2-70进行密码子优化及合成,将合成基因克隆到pET-32a(+)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VP2-70,转化BL21(DE3)工程菌,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Ni-NTA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blot检测验证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试验构建的VP2-70表达载体能够介导VP2-70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量高出野生型VP2-70融合蛋白16 mg/L;Western-blot检测显示,该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反应原性,可为CPV亚单位疫苗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34.
犬细小病毒编码的VP2蛋白是该病毒主要抗原蛋白。研究证实由VP2基因制备的DNA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为提高VP2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在小鼠体内尝试了利用犬白细胞介素2(cIL-2)基因增强VP2DNA疫苗免疫应答的研究。通过RT-PCR方法从犬脾淋巴细胞中分别扩增含终止密码子和不合终止密码子的cIL-2cDNA基因,然后将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分别构建成非融合的和与Myc/His融合的clL-2基因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cDNA-cIL-2和pcDNA-cIL-2/MH。将pcDNA-oIL-2/MH表达栽体通过磷酸钙方法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瞬时表达,以确定构建的表达栽体能否介导cIL-2在真核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然后用VP2表达载体(pcDNA-CD5sp-VP2,本室构建)单注射和VP2/IL-2表达载体共注射对小鼠进行免疫(用pcD-NA3.1栽体作为阴性对照)。免疫后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期小鼠血清VP2的抗体水平,并通过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免疫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用ELISA方法测定小鼠淋巴细胞γ干扰素的表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扩增的小鼠cIL-2基因与GenBank的参考序列一致,构建的cIL-2表达载体能够介导重组cIL-2在HEK293T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免疫结果显示,利用cIL-2/VP2表达载体共免疫小鼠,免疫后35d血清中VP2的抗体水平达到1:5120,明显高于VP2表达载体单免疫组(P〈0.01)。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2组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共免疫组的刺激指数又明显高于单免疫组(P〈0.05)。共免疫小鼠淋巴细胞7干扰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cIL-2表达载体可明显提高CPVVP2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35.
白细胞介素-12对犬细小病毒VP2 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细小病毒编码的VP2蛋白是该病毒重要的结构蛋白和抗原蛋白。利用VP2基因制备的DNA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为进一步提高VP2DNA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本研究在小鼠体内尝试了利用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表达载体提高VP2DNA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首先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分别扩增IL-12大亚基(P40)和小亚基(P35)cDNA基因;然后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上通过引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序列,分别将P40基因和P35基因插入到IRES序列的上下游,构建成IL-12(P40和P35双亚基)基因表达载体,pcDNA-P40-IRES-P35。将上述表达载体与本室构建的VP2表达载体通过磷酸钙方法转染HEK 293T细胞进行瞬时表达,以确定构建的表达载体能否介导相应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然后用VP2载体单免疫和VP2载体和IL-12载体共免疫方法对小鼠进行免疫(用pcDNA3.1A作为对照)。免疫后在特定时间通过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VP2蛋白的抗体水平,并通过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免疫后35d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扩增的小鼠IL-12P40和P35亚基基因与GenBank的参考序列基本一致。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IL-12和VP2均能够在HEK293T细胞中进行分泌性表达。ELISA检测结果表明利用IL-2载体与VP2载体共免疫小鼠,其血清中抗VP2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VP2载体单免疫组(P〈0.01),抗体水平在第35天高达1:5120。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P2载体与IL2载体共免疫组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VP2载体单免疫组(P〈0.05)。由此可见,在小鼠体内,IL-12基因表达载体可明显提高CPV VP2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36.
前言家禽是对氟耐受力最大的家养动物。对氟在家禽营养中的作用的关注,并不是由于其缺乏症,而是由于以粗磷矿石作为钙、磷来源时会引起氟中毒问题。给母鸡饲喂400ppm或更多的氟时,饲料摄入量逐渐减少,同时导致产蛋量和饲料效率降低;连续饲喂1000ppm和1300ppm氟会使蛋型缩小、蛋壳质量降低。持续摄入低氟引起的鸡性能改变,只有达  相似文献   
37.
38.
对实验性鸡霍乱病鸡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TBA比色法测定了鸡霍乱病鸡肝、脾及十二指肠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禽巴氏杆菌可明显提高鸡肝、脾及十二指肠组织中LPO的水平(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LPO的水平分别为:肝358.1±48.01与548.41±49.84nmol(MDA)/g;脾412.61±63.51与521.62±45.13nmol(MDA)/g;十二指肠220.68±38.28与678.56±131.92nmol(MDA)/g。  相似文献   
39.
采用胶原酶分阶段消化法对家兔的原代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并且构建了以牛ヂ-乳球蛋白(BLG)基因5,调控序列为启动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为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染兔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然后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皮质醇、胰岛素和催乳素诱导。结果表明,用5mg/L催乳素 5mg/L胰岛素 1mg/L皮质醇诱导,在诱导36h后开始有荧光出现。诱导48~60h时荧光更强一些,而未经诱导的细胞GFP则不表达。  相似文献   
40.
根据已发表的蛔虫抗菌肽cecropin P1基因编码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猪肠道蛔虫中扩增出cecropin P1基因,并将其插入到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α-因子信号肽下游的SnaBⅠ和NotⅠ位点之间,构建成cecropin P1基因的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cecropin P1。载体经SalⅠ酶切线性化,电转化到组氨酸缺陷型的酵母宿主菌GS115中,然后利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MD)和以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MM)筛选出组氨酸His+型和甲醇利用正型(Mut+)酵母重组体,再经G418加压筛选得到高拷贝cecropin P1基因的重组酵母。经PCR检测证明cecropin P1基因已整合到毕赤酵母的染色体中。重组酵母经摇瓶发酵培养和甲醇诱导,通过Tricine-SDS-PAGE检测,重组酵母能够分泌表达重组cecropin P1,同时表达的cecropin P1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