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7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4篇
  11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因其生育期短,根系浅,耐涝性差,病害多,因而栽培方式有其突出特点,现就黄淮地区夏播芝麻栽培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2.
喀斯特山地典型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水分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喀斯特山区耕地、1年弃耕地、灌草地、15年疏林地、25年次生林(侧柏)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生态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并不是简单的"改善"过程:表层粘粒含量由流失逐渐转为积累;容重先升高后降低,弃耕地和灌草地较耕地增加了6.6%和11.57%,疏林地和林地较耕地减少了5.0%和10.0%;总孔隙度变化趋势与容重刚好相反;土壤有效水含量以灌草地最低;各恢复阶段表层>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耕地的增幅为5.1%~12.5%,疏林地最高;团聚体破坏率随演替的进行依次降低,较耕地降幅为34.0%~64.7%,且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持水能力以林地和弃耕地最好,灌草地最差,耕地接近于疏林地,土壤供水能力强弱依次为耕地>疏林地>林地>灌草地>弃耕地,土壤持水和供水能力并不一致,但都与粘粒含量、孔隙状况和团聚体稳定性等土壤结构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氮肥减量施用对冬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氮肥对冬小麦生长影响较为明显。目前,农民有大量施用氮肥的习惯,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温室效应、土壤板结、地下水富营养化及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以2个不同产量冬小麦品种郑麦379、郑麦101为试验材料,调查了2个不同产量冬小麦品种在减量施氮肥条件下的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旨在为制定化肥施用减量指标及为氮肥在黄淮海区域的科学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试验于2016—2017年在新乡市新乡县大西庄村农户试验地进行,于小麦主要生育期调查记载其株高、次生根数、穗长、群体等农艺性状指标,于成熟期考察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各指标,并于整个播种到收割过程调查记录其生产成本费用。结果表明,在常规施用磷钾肥的基础上,普通尿素习惯施用量减少10%~20%及等量控释尿素减量20%不仅不会造成2个小麦品种大幅度减产,反而还会增加产投比,提高小麦经济效益,尤其以控释尿素减量20%效益增加最大;而普通尿素习惯施用量减少30%则会造成2个小麦品种的产量、收入和效益较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94.
针对传统马铃薯病害叶片检测方法过度依赖大量训练数据以及对未知病害识别泛化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特征对齐网络的小样本马铃薯病害叶片检测模型。首先,收集并整理包含多种病害类型的弱标注马铃薯病害叶片数据集。其次,在支持分支中建立文本语义和视觉语义的多模态双层特征语义表示,并利用预训练网络生成多个候选框。再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将候选框区域映射到深度特征空间,并借助无参数的度量方法实现文本语义与视觉语义的特征对齐。最后,将查询分支中的未知类病害图片与多模态视觉和文本语义关联集进行度量计算,根据相似度值快速给出待测图片中未知新类的病害类别。通过在自建的马铃薯病害叶片数据集和开源数据集上进行测试,所提出模型分别可以实现93.55%和96.35%的识别精度,在跨域数据集上可以实现95.15%和94.06%的识别精度,优于当前经典的目标检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阿月浑子嫁接树越冬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阿月浑子高接树在有保护措施和自然状态下的越冬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测定了各品种嫁接1年生枝的存活率和抽梢率,其越冬效果为:裹塑料布>喷涂乳化沥青(防冻液)>无保护。此结果可为用阿月浑子嫁接树进行越冬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
中西结合治疗牛重症肝片吸虫病任伟(贵州省凤冈县兽防站564200)轻微或中度感染肝片吸虫病的患牛,若体况较好时,用驱虫药即可收效。严重感染,患牛表现出极度消瘦,久泻不止,贫血,颌下、胸、腹下水肿等症状时,则应采用先扶正后祛邪,先治标后治本的法则。重症...  相似文献   
97.
农牧业机械的安全生产对保障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着重要意义,对推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强对农牧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使管理与服务并重,才能提高农牧业机械安全生产水平,使农牧业机械更好地服务于农牧业生产,促进农牧区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8.
正普通的微灌施肥技术虽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其一次性投资较大、对果园规模及水利设施要求严格、配套设备研发和生产滞后、容易堵塞、老化以及维护成本高等原因,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发展缓慢。为此,笔者根据眉县产业发展方向、本地猕猴桃的生长特性、土壤性状和施肥特点,从2010年开始,进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明确黄土丘陵区粉砂质壤土上生物结皮土壤温度年内动态以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生物结皮在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陕西省吴起县退耕封禁地进行野外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结果] ①生物结皮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年内动态。一般生物结皮层月均温最高出现在6月,为27.1℃;结皮层下5 cm土壤月均温最高在7月,为22.7℃;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月均温均在1月最低,分别为-1.7和-1.4℃。②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日动态均为正弦曲线。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最大日较差均出现在6月,分别为32.0和17.2℃;10月生物结皮层温度日较差最小,为17.3℃,1月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日较差最低为8.5℃。③年内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3-10月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呈显著负相关,11-12月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④1月和7月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导致生物结皮层和结皮层下5 cm土壤温度日较差下降。[结论] 黄土丘陵区粉砂质壤土上生物结皮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且不同月份土壤水分对生物结皮土壤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0.
<正>自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来明发现了第1个抗生素—青霉素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随着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和保障健康方面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在当今世界医学临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