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研究Lm4b_02324基因编码的6-磷酸-β-葡萄糖苷酶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研究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使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并通过连续传代来构建稳定遗传野生型单增李斯特菌Lm928株的Lm4b_02324基因缺失株(Lm928Δm4b_02324)与Lm4b_02324基因回补株(CLm928Δm4b_02324)。通过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的D600 nm值并绘制生长曲线分析Lm928、Lm928ΔLm4b_02324和CLm928ΔLm4b_02324 3株菌的生长特性;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3株菌,观察感染后临床症状,统计死亡率,通过寇氏法计算3株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将Lm928、Lm928ΔLm4b_02324和CLm928ΔLm4b_02324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10分别感染HCMEC细胞,通过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细胞内的细菌数量分析各菌株的黏附与侵袭能力和胞内生存能力;提取野生株与缺失株DNA,使用prfA、mpl、h...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相关理论,确定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构建了人民、环境、经济3项一级指标以及20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熵值法测算出指标的权重和每年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得分,从而对合肥市的经济发展质量作出评估,并为合肥市将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方向和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合肥市近10年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不够,并且在经济结构合理性、经济发展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故合肥市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应更加注重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牛源致脑炎大肠杆菌S9922 FimD、PilN蛋白的优势B细胞表位,本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ProtParam、TMHMM、NetPhos、DNASTAR软件、SOPMA、SWISS-MODEL、BepiPred、Immunomedicine Group等对FimD、PilN蛋白进行理化性质、跨膜区、信号肽、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B细胞表位预测,并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优势B细胞表位。结果显示,FimD、PilN蛋白都为亲水、稳定蛋白,无规则卷曲在二级结构中所占比例最高;FimD蛋白共有48个磷酸化位点,不存在跨膜区和信号肽;PilN蛋白共有85个磷酸化位点,PilN蛋白在1~50位氨基酸上可能出现跨膜区,26~27位氨基酸上出现信号肽;多种参数综合分析最终得到潜在的优势B细胞表位,FimD蛋白:7~18、144~152、307~315、365~373;PilN蛋白:77~86、138~149、516~524。通过对FimD、PilN蛋白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潜在的优势B细胞表位,为牛源致脑炎大肠杆菌多表位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对新疆绵羊脑炎临床分离株LM90SB2单增李斯特菌llsB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S的功能研究。根据GenBank中单增李斯特菌F2365基因全长序列(登录号为:AE017262)设计其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对新疆分离株LM90SB2的llsB基因进行扩增,回收目的基因与pMD19-T载体连接,采用PCR、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菌并进行测序,对所获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及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新疆分离株LM90SB2的llsB基因序列全长为876 bp,共编码291个氨基酸;LM90SB2分离株llsB基因核苷酸序列与10-0809、81-0592、81-0558、02-1792、NTSN、02-1289不同分离株同源性均为100%,与CⅡMS-PH-1、NRRLB-57603株的同源性均为99.9%,与J1816、R2-502株的同源性为44.7%~45.0%。分子进化树显示,LM90SB2菌株llsB基因与血清型为4b的菌株亲缘关系较近,聚类为同一分支。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表明,LM90SB2 llsB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形成跨膜结构。本试验成功克隆了LM90SB2株llsB基因,为深入探讨该基因功能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小白鼠进行最小免疫剂量及抗体消长规律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备的牛支原体灭活氢氧化铝佐剂疫苗,分别以0.1 mL/只·天、0.2 mL/只·天、0.3 mL/只·天、0.4 mL/只·天的不同剂量,注射小白鼠腿部肌肉。[结果]最小免疫剂量为0.2 mL/只;免疫3周后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峰,随后抗体滴度开始逐步下降,但仍保持相对稳定,抗体滴度维持在0.319的较高水平,5周后抗体滴度表现明显下降趋势。[结论]本试验为后期牛支原体灭活疫苗在牛群中进行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一起肉牛运输热的病原及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无菌采集病死牛心血、肺脏、肝脏和脾脏,对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和PCR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7株分离菌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具有微弱的β-溶血,瑞氏染色可见两极浓染及明显的荚膜。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阿拉伯糖、甘露醇、甘露糖、木糖等碳水化合物,不发酵脲酶、MR-VP和吲哚,产生少量酸而不产气,结果符合溶血曼氏杆菌生化特性。PCR鉴定均为荚膜血清A2型,分离菌均含有四型菌毛相关基因ptfA、参与复制相关基因dnaN、白细胞介素相关基因LktC3种毒力基因。分离菌对小鼠的LD50值在107.83~108.50 CFU/mL之间,不同菌株间小鼠LD50值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引起该批肉牛运输热的病原为携带毒力基因的荚膜血清A2型溶血曼氏杆菌,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溶血曼氏杆菌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环境因子及接种量对单增李斯特菌(LM90)生长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测定LM90在各培养条件下的D600nm值,分析了不同的温度、NaCl浓度、pH,以及温度(0~40℃,梯度为10℃)、NaCl浓度(3%~8%,梯度为1%)、pH (6~9,梯度为1)的交互作用下LM90的生长状况。结果显示,菌株的对数增长期为8~16 h,稳定期为16~20 h,20 h以后进入衰亡期;菌株在NaCl浓度为0.5%~4%时生长良好,其最适生长pH为7.5,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可知,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均对LM90有极显著影响(P<0.01)。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温度、NaCl浓度、pH等因素对LM生长的影响及LM抗环境胁迫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深化发展,国家对于各个行业的技术型发展和转型发展问题再一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现代林果业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针对现代林果业种植领域中如何提升果实栽培技术的有效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帮助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进行实际的林果种植培育实践过程中引发更多的思考,同时也在整体上为我国林果业的整体发展和技术创新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林业果树的种植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经济来源,林业果树想要不断增加其对于经济的贡献,就要从根本出发,实现种植技术上的突破,通过提高果品质量的方法提高种植成果,让林果业的发展不断创新增收。本文将主要围绕林业果树的种植技术和果品的质量安全展开讨论,通过分析目前我国这二者在实际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提高措施,来促进我国林果业的发展,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