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6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对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区内生态环境既有有利的方面,如水热同期、光温配合好,降水相对较多,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等;也有不利方面,表现在土壤多具有原始性和幼年性特征,气候灾害和山地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植被退化严重,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小,群落稳定性差,生态系统脆弱等方面。全区可划分为3个生态小区,各生态小区具有不同的适宜性和限制性。  相似文献   
12.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是一种能够兼顾当地居民生存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模式,它更适合于压力的开放性资源管理,促使社区居民承担责任、监督管理工作,并可在社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分析了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背景与措施,探讨了该保护区社区共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社区共管建议,突破共管的制约因素,促...  相似文献   
13.
荒漠植物蒸腾速率的变化与组织含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荒漠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表现出相应的水分生理适应性。本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通过对两年不同时段不同植物的蒸腾速率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蒸腾速率的大小与植物组织含水量的多少无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同一物种在不同生态区域钙组分特征的差异,选择我国北方沙地重要建群种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内蒙古杭锦旗、乌审旗、阿拉善左旗以及宁夏盐池县和陕西榆林市榆阳区不同沙地类型、不同生长阶段的油蒿样品,利用连续组分法测定分析了油蒿的钙组分特征.结果表明,在油蒿的不同器官中,叶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均显著高于枝和根,叶与根盐酸溶性钙均显著高于枝.在不同生态区域,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油蒿体内水溶性钙含量较多,降水量较少的地区油蒿体内盐酸溶性钙含量较高.分析得知,降水条件较好的地区较高的水溶性钙主要体现在油蒿的叶中,而降水条件较差的地区较高的盐酸溶性钙主要体现在油蒿的叶和根中.油蒿在不同生长阶段钙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类型沙地上油蒿的钙组分却有显著差异.可见,不同生态区域的油蒿,生境条件越好体内水溶性钙含量越高,生境条件越差体内盐酸溶性钙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孟底沟水库库岸稳定的影响因素,为水库库岸稳定性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不良地质现象解译的基础上,运用边坡单元将各岸坡段划分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库岸稳定的诸多因素,把边坡单元的三维安全系数作为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指标,对影响边坡稳定的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边坡单元的库岸稳定性分段层次分析与评价方法。[结果]将该方法运用在工程实例中,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论]以边坡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水库库岸的稳定性,为工程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油蒿群落演替中的植物密度对土壤氮/磷比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畏  何兴东  张宁  王海涛  马迪 《土壤学报》2009,46(3):472-479
选择腾格里沙漠东缘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的油蒿+冷蒿群落为研究对象,在80 m×80 m样地400个4 m×4 m样方中,调查了油蒿和冷蒿的密度,测定了0~20 cm土层中的全氮和有效磷,分析了土壤氮/磷比与植物密度之间及其空间异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蒿密度随土壤氮/磷比的增大而减小,冷蒿密度随土壤氮/磷比的增大而增大;油蒿密度的空间异质性随土壤氮/磷比的空间异质性的增大而减小,冷蒿密度空间异质性与土壤氮/磷比空间异质性无关。分析表明,植物密度的变化与土壤氮/磷比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土壤氮/磷比的增大,油蒿逐渐退出,冷蒿逐渐侵入。因而,土壤氮/磷比的变化是干旱区油蒿群落演替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灌溉条件下土壤盐渍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研究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然和灌溉条件下土壤盐渍化状况及变化规律 ,并对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的盐分动态、变化规律和盐渍度的调控进行了研究 ,提出在塔里木沙漠地区控制盐害的较好方式是充分灌溉和延长灌溉周期。  相似文献   
18.
沙丘固定过程中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荣  何兴东  张宁  邬畏 《土壤学报》2010,47(2):295-302
沙丘固定过程中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存在着时空变化。本文对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沙丘固定过程中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剖面的垂直方向,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沙丘的水平方向,从丘顶、丘坡到丘间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趋于增加,但20~40cm土层的硝态氮/铵态氮比(硝/铵比)逐渐降低。而其时间变化体现于演替系列的进程中,演替系列前中期,土壤铵态氮含量逐渐增加,演替系列中后期,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0~20cm土层硝/铵比的变化与上述趋势相同,而20~40cm土层硝/铵比的变化则没有这种规律。可见,在沙丘固定过程中,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这种时空变化规律是植被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而影响植物生长与植被动态。  相似文献   
19.
应用PPP模式解决我国荒漠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荒漠化问题严重,并且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然而现有的荒漠化治理和投入资金的管理等都存在不少弊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特有的荒漠化问题。在荒漠化治理中引入国外的PPP模式,使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进行合作、优势互补,将政府部门对荒漠生态系统进行恢复的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与企业高效的资金运作和管理运营模式相结合,能够取得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从而有效地遏制我国荒漠化不断漫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不同功能群植物天然近距离同地分布时有利于比较它们生理特性之间的差异。本文以地处过渡带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红寺堡区和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用连续组分法测定了近距离分布(间隔在30 m内)的不同生态系统和不同演替阶段的建群种以及同种不同冠层高度和不同生长阶段叶片草酸钙含量。结果表明:荒漠植物群落建群种叶片草酸钙含量显著高于典型草原建群种,演替后期阶段与演替中后期阶段植物叶片草酸钙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豆科灌木冠层底部叶片草酸钙含量均显著高于顶部;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成龄阶段叶片草酸钙含量显著低于幼龄和老龄阶段。上述研究表明,植物体内草酸钙含量是其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也与冠层高度和年龄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