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98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38篇
  79篇
综合类   372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369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土壤剖面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的运移及其后效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以北方半干旱湿润区潮土为对象,探讨土壤剖面不同层次硝态氮(NO-3-N)的运移及其后效。【方法】采用外源标记微注射法,设置田间微区试验。【结果】在试验水氮管理条件下,15、45、75 cm 3个标记处理分别向下迁移了65、35、25 cm,但均未移出作物根区(1 m)。播后至冬前3个标记处理100 cm处土壤溶液NO-3-N浓度变动较小,生长后期小麦15、45 cm标记处理出现上升,而菠菜则有所降低,两种作物的75 cm标记处理在整个生长季持续上升,说明作物对75 cm标记硝态氮利用程度较低。夏玉米对前茬标记氮的利用率为2.1%~5.6%,其中以标记45 cm土层处理残效最高;15 cm和45 cm 2个标记深度前茬小麦京411显著高于前茬小麦小偃54。【结论】土壤剖面不同层次累积硝态氮在作物生长季内未发生强烈的淋洗,但表现出上层标记硝态氮移动距离长,下层移动距离短的规律;100 cm处土壤溶液NO-3-N浓度的动态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物根区内氮素利用的状况;后茬作物对标记于土壤剖面不同深度的硝态氮的利用是很有限的,与前茬作物吸收、土壤剖面硝态氮的运移及残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2.
小麦各生育期对土壤不同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人为控制灌水的条件下,采用将15N标记到不同土壤层次的土柱试验,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土壤不同深度硝态氮的利用。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扬花、成熟4个生育时期,小麦对不同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吸收量及利用率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拔节期对10~20、40~50和70~80 cm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15.7%、3.4%和1.2%,孕穗期对3个标记深度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30.6%、10.7%和3.9%,扬花期分别为33.1%、13.1%和5.1%,成熟期分别为32.5%、12.4%和4.7%;小麦对10~20 cm深度标记15N的吸收利用在孕穗期基本接近最高值,40~50、70~80 cm中下层标记硝态氮吸收峰值出现较10~20 cm标记处理推迟,至扬花期达最高值;不同层次土壤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与相应土层的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抗大片吸虫ES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片吸虫分泌排泄(ES)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3次克隆化培养后获得2株分泌抗大片吸虫ES抗原单抗的杂交瘤细胞(F5,F9)。经传代、冻存、复苏培养检测和染色体检查,证实其分泌单抗的性质稳定。通过间接ELISA试验证明,F5和F9单抗能与大片吸虫、肝片吸虫的ES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它们的虫体抗原反应。SDS-PAGE电泳和Westerm-blot显示,F5McAb能与ES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000-28000的蛋白条带反应,而不与其可溶性虫体抗原反应。表明F5McAb有ES抗原特异性,是一株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McAb。  相似文献   
104.
一、如果火力不旺,抽力不大,火无响声,或者是灶门冒烟,就可能是间隙太小或过烟道太窄,应加大间隙,加宽或加高过烟道。一般炉灶间隙是10至30毫米宽,靠烟囱边最窄,靠灶门最宽。要求以能过烟而不要过火为原则。二、如果火力太猛,抽力过大,响声过大,热效率不高,可能是间隙太大和过烟道太宽太高,应适当缩小间隙,把过烟道适当堵点砖块或其它物体;间隙太大则应把原来的间隙堆积物(一般是黄土或矾土水泥)刮出毛刺,再堆抹,直到合适尺寸为止。三、如发现火力不旺,火旺不受力,就要适当加高吊火距离,吊火距离以火焰的中焰接近锅底为好。四、如发现火力过旺,但火焰未到锅底,就要适  相似文献   
105.
杨梅施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梅是对硼非常敏感的一种果树。杨梅梢枯病是树体极度缺硼的一种表现。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的施硼方法、土施用量、喷施时期和深度对杨梅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梅施硼以土施结合喷施的效果最好;土施的用量以每株50g左右为宜,其后效为2-3年;喷施的最适浓度为0.2%,最佳时期为花芽萌动前至花期。杨梅施硼每可多收果实5-20kg,而所需肥料成本只需0.10-0.20元,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6.
铵态氮源和碳源对土壤N2O、CO2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持水量WFPS为70%、温度为20℃的条件下,通过室内静态培养方法研究铵态氮源与不同碳源结合,对华北平原典型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N2O、CO2释放的影响。其中,碳源种类分别为葡萄糖、果胶、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和秸秆。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和果胶有效促进了土壤N2O的释放,并在第1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039.85 μg N2O-N·kg-1·d-1和2533.44 μg N2O-N·kg-1·d-1;添加纤维素和只施秸秆处理降低了N2O释放。施入碳源增加了CO2释放,顺序为纤维素> 淀粉> 葡萄糖> 果胶> 秸秆> 木质素。培养结束后土壤中铵态氮几乎消耗完全,除添加葡萄糖处理外,其他施碳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均有所增加。在培养前3 d,土壤NH4+和NO3-总含量与N2O释放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7.
一般鸡群产蛋率下降到85%以下时,就转入了产蛋后期。此阶段,鸡群的生理特点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鸡只生理变化情况,应该做好产蛋后期鸡群的饲养管理。(一)合理控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1.适时降低能量与蛋白质水平。鸡群的骨骼、肌肉在产蛋后期停止发育,细胞分裂速度大幅下降,用于合成体组织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08.
哗哗的流水从水渠上游倾泻而来,可是到了下游,水却没有了.原来水从渠道的孔隙中渗漏了.社员在这段渗漏很严重的渠上,用钢钎每隔二米打上一个二米深的孔.灌入黄泥浆,渗漏很快就止住了,这是笔者在维修渠道工地上目睹的场面.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形态学和RAPD标记技术对来自樟树栀子种植基地的14个表型各异的栀子样品进行种质分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栀子果实的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依据综合得分筛选优良种质。形态学研究表明,栀子表型存在广泛的变异;RAPD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地栀子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聚类分析可将14份栀子样品分为4大类,且与形态学聚类结果较为吻合;结合分子鉴定和形态聚类分析可将14份样品分为6大类;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8、13、14号栀子综合表现较好。本研究初步筛选出4个优良种质,为种植基地栀子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从景观资源及其利用方面分析湛江的城市海岸景观现状,以提升湛江滨海城市景观水平,丰富居民生活,提高海岸线观光质量为目的,构想海岸线整体的功能布局、沿海的植物景观和建筑景观以及亲海景观的配置,以此构想未来湛江海岸线景观带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