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瘤菌RAPD引物筛选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改良的SDS-CTAB酶裂解法提取了根瘤菌基因组DNA的模板,从10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16条在20个菌株上均能扩增出清晰的片段。应用L16(45)正交表研究了DNA模板、Mg2+、Taq酶d、NTPs和引物浓度对扩增迁移率重现性的影响,用这种方法建立的根瘤菌RAPD-PCR优化反应体系为:20μl体系中含2.5mg/L的DNA模板、2.00mmol/L的Mg2+、1.00U的Taq酶、0.05mmol/L dNTPs、0.35μmol/L随机引物。  相似文献   
32.
很多研究表明,紫花苜蓿根瘤菌竞争结瘤在共生结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影响紫花苜蓿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因素很多,本文就概述了根瘤菌、苜蓿和苜蓿根瘤菌与苜蓿之间的亲和性三方面对苜蓿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综述了作物碳、氮积累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阐述了不同作物,特别是水稻、大豆和棉花上不同产量构成因子的QTL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高产育种应该从矮秆、理想株型、高光效和高转运效率方面着手,提高作物产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淮河中下游地区产量和品质。通过系统抽样方法,在每个品种200hm~2连片种植区各抽取3个样点样品进行产量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品质性状主要受茬期和年份影响,仅酸性洗涤纤维和相对饲用价值受到品种影响,2年结果都以第一茬产量最高,占总产量的38%,因此在品种选择上,优先考虑第1茬品质性状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35.
为阐明Ni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毒害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了不同浓度Ni(0、50、100、200、400μmol·L-1)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ol·L-1Ni处理小麦幼苗6 d对根系生长和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100~400μmol·L-1Ni处理时,随着Ni处理浓度增加,根系鲜重和长度逐渐降低,H2O2和MDA含量及O2-·产生速率则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逐渐提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先上升后下降,100μmol·L-1Ni浓度时APX活性最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无显著变化。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抗氧化酶同工酶谱发现,100μmol·L-1Ni处理诱导新的同工酶带APX-3和APX-4;对照组SOD出现了2条同工酶带,G6PDH出现4条同工酶带;100和400μmol·L-1Ni处理增强SOD和G6PDH同工酶带活性。由此可见,过量Ni处理抑制小麦根系生长、诱导活性氧水平升高而导致氧化胁迫,而SOD、APX、GST和GPX等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可能是根系为抵御氧化胁迫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响应。  相似文献   
36.
37.
选取25份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系在淮河中下游地区进行2年的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鉴定,并用66对在8条染色体上分布基本均匀的SSR标记对25份品系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苜蓿的产量相关性状(鲜重、株高和主茎节数)均受到年份、茬次和品系的显著性影响,第2年的产量是第1年的2.24倍。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也都受到3个因素的显著影响,粗脂肪含量仅受到品种和茬次的显著影响。并且第1茬和第2茬的产量最高,品质最好。苜蓿产量与株高和主茎节数之间没有相关性,分蘖数是产量的决定因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个品种分为3个亚群,其中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单独聚为1个亚群,相对高产的5个品系聚为1个亚群,其余21个品种聚为1个亚群;基因型聚类分为2个亚群,7个半休眠品系聚为1个亚群,其他的聚为另1个亚群。育种中,亲本选配应在选择表型高产优质、性状互补的基础上,同时选择基因型差异较大的,才更有利于选育出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