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3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篇
  36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广西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巨尾桉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旨在阐明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桉树林取代马尾松林后,0~60 cm土层的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呈下降趋势,而0~20 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稍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为0.42~0.91);②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相差不大,在各土层中的差异也不显著(P为0.79~0.89);③土壤养分的变化,除桉树林的土壤全氮和速效钾(0~20 cm)含量比马尾松林低外,全钾、有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都高于马尾松林,而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和水解氮相差不大;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0~40 cm土层,桉树林与马尾松林的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水解性氮、速效钾、交换性钙的差异均不显著(P为0.14~0.99),0~20 cm土壤全钾和有效磷以及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交换性镁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08)。说明桉树 林取代马尾松林后,经过10年的林分生长,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仍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加速土壤氮素消耗、提高土壤有效磷和交换性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公共关系业已逐步走入社会的各个部门,并在树立企业或单位的形象,传播自身的宗旨,沟通社会关系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作为一完整的、独立的社会组织,高等学校也开始不断吸收和运用公共关系这一现代化管理手段,校长办公室由于其在高校中的特殊地位,便成为学校公共关系的最前沿。那么,学校的公共关系到底应做些什么?如何使用公共关系为学校服务呢?我们的体会是: 1.珍惜已有的荣誉,重视学校高等学  相似文献   
303.
304.
近年来,暴发性鱼病对主要淡水养殖鱼类酿成极大危害。初步研究表明,其病原因子是细菌,但引起发病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池塘环境恶化更是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各地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发病率高和危害严重者,以多年不清淤池塘为多。有的鱼池多年未清淤,淤泥深厚。其中有大量有机物堆积。高温季节下,由于细  相似文献   
305.
桂西北不同年龄阶段秃杉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秃杉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变化趋势,以广西南丹县不同年龄阶段(9,17,25,37年生)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和环刀法分别研究4种林分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秃杉人工林林冠层和林下植物层持水量分别为18.79~28.37,1.27~4.72 t/hm~2,其中林下植物层持水量随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凋落物现存量为2.23~10.67 t/hm~2,最大持水量为5.95~34.15 t/hm~2,随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2)不同林龄秃杉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分别为5.60%~15.68%和48.27%~66.85%,其中0—20,20—40 cm土层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显著大于40—80 cm土层(P0.05),同时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土壤层(0—80 cm)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为4 196.74~4 416.47,540.13~648.07 t/hm~2,其中0—20,20—40 cm土层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3)9,17,25,37年生秃杉人工林林分的总持水量依次为4 222.43,4 272.55,4 355.29,4 484.32 t/hm~2,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综上,秃杉人工林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增强林分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306.
师资是形成高校教育能力的决定因素,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是高等学校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本结合我院师资队伍的现状,论述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加强21世纪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307.
深刻认识桉树人工幼龄林根区和非根区土壤属性特征对优化桉树营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桉树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冬季和夏季桉树人工幼龄林根区和非根区0~20 cm和20~40 cm深度土壤理化性质、C∶N∶P化学计量比和细菌数量,探讨桉树人工幼龄林根区和非根区土壤理化属性和细菌丰度特征。结果表明,非根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显著大于根区土壤,非根区0~20 cm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和全磷(TP)含量显著大于根区土壤。夏季根区、非根区土壤含水量、DON、SOC和非根区DOC含量显著大于冬季;夏季桉树根区和非根区0~20 cm土壤TN、TP、土壤全钾含量显著低于冬季。参照全国土壤分级标准,冬季根区土壤SOC和夏季根区土壤TN含量为四级较缺乏水平。与全球森林土壤C∶N∶P平均值相比,桉树幼龄林根区土壤C∶N夏季高、冬季低,且根区土壤N∶P和C∶P均低于平均水平,推断桉树人工幼龄林冬季根区土壤存在C限制,夏季根区土壤存在N限制。桉树非根区0~20 cm土壤细菌丰度显著大于根区0~20 cm和非根区20~40 cm土壤。夏季土壤细菌丰度较冬季显著...  相似文献   
308.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中草药添加剂天然可靠、功能多样、资源丰富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能提高生产性能、改善产品品质和繁殖机能、增强免疫机能和抗病能力、提高抗应激能力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09.
探讨不同处理的烟叶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来研究不同营养液及土壤重金属浓度对降解重金属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用3号、5号、7号等3种营养液施入采自郴州市永兴县重金属含量较高烟叶产区耕作土,以湖南农业大学试验教学基地的菜园土作对照,做盆栽试验,测定MDA含量的测定、SOD活力、GSH-Px活力、POD活力。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高,植物体内MDA含量越高,植物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越高,植物受损更严重;在一定的土壤重金属浓度下,对SOD的活性和过POD活性具有促进作用,超过最适土壤重金属浓度则具有抑制作用;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越高,烟草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SH)的含量越少,GSH-Px的活性越低。营养液3号、营养液5号和营养液7号均对烟草中降解重金属相关酶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10.
茯苓散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制造免疫功能抑制小鼠模型,以左旋咪唑及黄芪多糖为阳性对照,设计茯苓散高(200mg/kg)、中(100mg/kg)、低(50mg/kg)3个剂量组(以茯苓多糖计)。给各组分别灌注生理盐水或药物,连续14d。试验从3个方面6个试验进行茯苓散药效学方面的考察,即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茯苓散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碳粒廓清法)、细胞免疫功能测定(茯苓散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茯苓散对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的测定)。结果显示,茯苓散3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P<0.05),吞噬细胞功能结果为阳性;茯苓散中、高剂量组能刺激脾脏、胸腺质量的增加(P>0.05),也能显著促进免疫低下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P<0.05),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为阳性;茯苓散3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P<0.05),且显著增强小鼠血清凝集素水平(P<0.05),体液免疫功能结果为阳性。其中中剂量组效果最好,表明茯苓散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