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198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33篇
  48篇
综合类   267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链霉素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免疫胶体金技术的链霉素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10ng·ml-(101ppb),蜂蜜样本检出限是40ng·ml-(40ppb),单个样本检测时间为5~10min。所研制试纸条产品检测变异系数小,批1间、批内检测结果重复性良好,可以应用于蜂蜜样本中链霉素的快速检测和现场筛查,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确定适合豫北灌溉区玉米的高产高效和节水增效的水氮运筹模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实施了为期3 a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3个灌水量:灌0水(A1),灌2水(A2)和灌3水(A3);2个氮肥运筹:B1:基肥(70%)+小喇叭口期(20%)+灌浆期(10%),B2:基肥(60%)+小喇叭口期(25%)+灌浆期(15...  相似文献   
123.
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如何提高这些副产物的利用效率,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和水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就近年来,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和低值水产品的综合利用现状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4.
为探明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等的作用机理,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保水剂及有机肥对小麦—玉米生长、光合生理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结构等。结果表明:地面覆盖和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均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且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同时,不同措施改善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生理特征,提高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且成产要素也显著提高,地膜覆盖较其他措施更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其较普通耕作增产14.7%。对玉米而言,以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增产效果较佳,分别较普通耕作增产10.4%和10.3%。对小麦—玉米周年而言,地膜覆盖的总产量和总水分生产效率均最高,分别较普通耕作提高了12.5%和17.1%。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玉米周年总产量和总水分生产效率与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灌浆期叶面积、小麦单产、玉米大喇叭口期的叶面积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系统地检测水质中三甲氧苄氨嘧啶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通过三甲氧苄氨嘧啶与马来酸酐反应,得到三甲氧苄氨嘧啶半抗原,再通过免疫动物得到抗三甲氧苄氨嘧啶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其应用于能够检测水质中三甲氧苄氨嘧啶残留量的ELISA试剂盒.[结果]该试剂盒对水质中三甲氧苄氨嘧啶的检测限为2.34 μg/kg,IC50(50%抑制浓度)为4.8 μg/L,回收率为60.5%~79.7%,试剂盒的标准曲线范围为0~80 μg/L,批内、批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三甲氧苄氨嘧啶单克隆抗体与二甲氧苄氨嘧啶的交叉反应率小于1%.4℃下能够保存12个月,稳定性较好.[结论]研究结果为监管三甲氧苄氨嘧啶的滥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6.
红豆杉又称紫杉,是一种常绿乔木,属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而云南红豆杉是云南省级珍稀树种。云南红豆杉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等材料和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其枝、叶、根、皮都可提取紫杉醇,极具医用价值。但野生红豆杉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和科研需求,因此,做好云南红豆杉的人工营林极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云南红豆杉苗木的营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7.
通过PCR扩增的方法从大豆品种Harosoy中克隆到1个新的b ZIP基因(Gmb ZIP71),基因表达分析表明Gmb ZIP71在叶片、生长点、花、花芽、荚和根等多个器官中表达。将Gmb ZIP71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9b上,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对其进行IPTG诱导。结果表明:在IPTG浓度为0.25 mmol·L-1,诱导时间为4 h,诱导温度为28℃时,重组蛋白得到表达,分子量大约为48 k Da,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His蛋白纯化系统回收得到Gmb ZIP71-His重组蛋白,EMSA(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实验表明Gmb ZIP71重组蛋白可以在体外与ACGT顺式作用元件结合。  相似文献   
128.
破除菜豆种子硬实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运用热水浸种和机械破损种皮等物理方法,初步探索了菜豆种子硬实形成的原因和打破硬实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硬实现象与种子体积、种子百粒重(重量)成低度负相关。应用划破种皮方法可以使菜豆8天后发芽率由33%上升到97%;80℃热水浸种2 min和5 min方法处理种子,8天后发芽率由33%分别提高到98%和91%。上述3种方法均可以打破菜豆硬实现象,使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或超过标准,说明菜豆硬实种子的形成机理主要与种皮致密透水性差有关。在生产实践中从操作简便和成本的角度考虑,使用80℃热水浸种2 min处理种子打破硬实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9.
磺胺类药物(Sas)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对畜禽疾病控制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其在人体巾长期存在会导致许多细菌产生耐药性,且有潜在的致癌性,我国规定其残留限量为100 μg/kg[1].``  相似文献   
130.
新型抗旱多功能种衣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棉花的室内和室外试验,研究了新型抗旱多功能种衣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抗旱多功能种衣剂能明显提高棉花的出苗率和促进棉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