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23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21.
湖南东湖渔场鲫鲤杂交自然繁殖育出新一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湖南湘阴县东湖渔场以鲫鱼作母本和鲤鱼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取得了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马铃薯甲虫自然种群的抗寒性,利用热敏电阻测定仪对马铃薯甲虫不同虫态过冷却点和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虫态过冷却点和冰点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卵和成虫的过冷却点最低,分别为:(-13.73±0.93)℃和(-7.89±0.07)℃,显著低于其他虫态。3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高,分别为:(-6.21±0.08)℃和(-2.80±0.08)℃;过冷却点由低到高顺序为:卵<成虫<1龄幼虫<蛹<4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冰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卵<1龄幼虫<成虫<2龄幼虫<蛹<4龄幼虫<3龄幼虫;同一虫态个体间的过冷却点频次分布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研究结果为制定马铃薯甲虫在我国潜在分布和风险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观赏性植物除了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等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本文首先分析了观赏性植物的特点及应用原则,其次,阐述了观赏性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同时,就观赏性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
以乌梁素海和岱海2个不同类型湖泊上覆水中TIC、DIC、TOC、DOC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2个湖泊上覆水的水化学特征和TIC、DIC、TOC、DOC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制约机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和岱海湖泊的水化学特征均属蒸发-浓缩类型,湖泊水体离子组分特征受控于流域的蒸发-浓缩作用及蒸发盐岩的风化作用;岱海TIC、DIC、TOC、DOC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93-1.16)×10^4、(0.78-0.90)×10^4、(0.07-0.63)×10^4、(0.07-0.48)×10^4 μmol·L^-1,乌梁素海TIC、DIC、TOC、DOC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8-1.00)×10^4、(0.03-0.81)×10^4、(0.10-0.51)×10^4、(0.04-0.32)×10^4 μmol·L^-1,2个湖泊上覆水中TIC和DIC含量的差异性是湖泊富营养化类型、自然地理区划、水文地质背景及水量收支方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岱海上覆水中DIC、TIC、DOC、TOC受N、P、Si等3种营养盐的共同影响,乌梁素海上覆水中DIC、TIC、DOC、TOC主要受N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以富营养化类型不同的乌梁素海和岱海为对象,根据水域面积及生态类型进行采样及分析测试,开展了湖泊沉积物中微生物量与有机碳形态的相关性研究,对比分析了2个湖泊沉积物微生物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初步探讨了2个湖泊沉积物微生物量与含水率、pH及有机碳各形态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量介于5.59×10^8~32.46×10^8个·g^-1dw,平均16.36×10^8个·g^-1dw;岱海表层沉积物微生物量介于4.76×10^8~43.66×10^8个·g^-1dw,平均25.04×10^8个·g^-1dw;乌梁素海微生物量的高值区位于湖区东南部,岱海微生物量的高值区位于湖心区;2个湖泊沉积物柱芯中的微生物量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沉积物微生物量与含水率、总氮和活性有机碳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赤拟谷盗成虫逃逸活动规律和赤拟谷盗种群控制方法。【方法】以赤拟谷盗成虫为研究对象,分析赤拟谷盗成虫逐日逃逸现象,研究拥挤度、光照条件对其逃逸行为的影响。【结果】全黑暗和自然光周期条件下,赤拟谷盗成虫的逐日逃逸数量与拥挤度呈正相关;拥挤度达到50头/皿以上时,赤拟谷盗成虫逃逸行为频繁,且黑暗条件下的逃逸数量显著小于光照条件。【结论】光照对赤拟谷盗成虫的逃逸行为具有刺激作用,拥挤度的增加,有助于成虫逃逸。  相似文献   
27.
黄河沉积物对芳烃类有机物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河包头段上游相对清洁河段的沉积物为吸附剂,分别以苯酚、苯胺、氯苯等3种代表性芳烃类有机污染物为吸附质,开展了芳烃类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苯酚、苯胺、氯苯在黄河沉积物上的吸附等温线属非线性,其吸附特性受吸附剂浓度和种类的影响;苯酚和苯胺的吸附行为受pH值影响显著;溶液的离子强度、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环境温度等均对3种有机污染物的吸附量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8.
以黄河包头段干、支流的6个站位0~20cm柱状沉积物为例,计算了分层位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并对其进行地统计学分析和K riging插值重建,以此揭示研究尺度上潜在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层位都发生了轻微和轻微以上生态风险,排污支流站位F的风险达到中等乃至强;各站位间重金属垂向潜在生态风险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变异;其中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占主导地位,表明各站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整体的垂向空间分布结构性相对较强;空间变异比与相关尺度的对应揭示出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越高,则空间自相关尺度越小;阐明了潜在风险空间分异现实存在性和进行分层计算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9.
几种酚类化合物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现场采集河底表层沉积物及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2,4-二硝基苯酚、2,4-二氯苯酚、五氯酚等酚类化合物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邻硝基苯酚等酚类化合物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对硝基苯酚和邻硝基苯酚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量增加;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酚类化合物吸附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溶解分配过程在黄河水体沉积物吸附酚类化合物中起重要作用;当表面活性剂SDBS存在时,酚类化合物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SDBS在所测定的浓度范围内(小于CMC),酚类化合物的沉积物-水分配系数均增大,分配系数的增大倍数与它们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主要稻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田间种群对目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防治该虫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疆阿克苏稻区温宿县种群(WS)为敏感基线,采用室内点滴法,测定察布查尔(Qapqal)和五家渠(WJQ) 2 个主要稻区稻水象甲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 以南疆主要稻区温宿县稻水象甲地理种群为敏感种群,察布查尔(Qapqal)和五家渠2个地理种群(WJQ)对6种供试药剂的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对95.87%噻虫嗪、97%毒死蜱、97%吡虫啉、95.1%高效氯氰菊酯和98%溴氰菊酯等多数药剂仍处于敏感状态(抗性倍数<5),对96%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倍数均高于5.92,属于已产生低水平抗性。【结论】 在水稻生长季节应避免重复使用或限用96%氯虫苯甲酰胺,注意与其它药剂混用、轮用,延缓该地区稻水象甲抗药性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