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何相宝  刘晓密  苗学文 《野生动物》2012,33(4):203-204,224
草食动物散放区植被的生长情况一直是动物园行业比较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植被生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游客的观赏效果。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自2004年搬迁到现址以来,一直对草食动物散放区的植被生长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经过近7 a的实践和摸索,现在的3个散放区中非洲草食动物散放区和马散放区2个区植被生长非常好,而鹿散放区目前植被还没有恢复。通过研究认为散放区内的植被类型、单位面积上饲养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降雨量是决定散放区植被生长情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鸸鹋(Dromaius novaehollandiae),又名澳洲鸵,是一种产自澳洲的世界上仅次于鸵鸟的第2大型鸟类,高约180锄,体重可达55kg,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多家动物园、饲养场等都饲养繁殖鸸鹋。由于鸸鹋在圈养条件下自然孵化率和健雏率较低,鸸鹋的孵化主要采用人工孵化。现就影响鸸鹋人工孵化率和健雏率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并对人工助产技术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笼养大鸨在夏秋季节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记录笼养大鸨在夏秋两季的行为日节律,利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探讨季节对大鸨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年龄组间大鸨行为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鸨行为分配以休息为主(夏70.02%,秋69.52%),其次为游走和理羽。夏秋大鸨行为日节律在静站(F=44.44)和趴卧(F=64.62)两行为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间休息行为(F=315)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小熊猫为食肉目浣熊科,属杂食性动物,主要吃竹子、竹笋、水果、树叶等植物性食物。性机警、温顺,灵活、善攀爬。每年1~3月发情交配,妊娠期3~5个月,5~7月份分娩,每胎产1~3仔,哺乳期约5个月,幼仔约2岁性成熟,寿命10岁左右。大连森林动物园共饲养小熊猫18只,2009年成功繁殖5只,2010年又成功繁殖3只。同时为了使小熊猫避免近亲繁殖并增加遗传多样性,于2011年5月由上海动物园又引进2只。  相似文献   
15.
1999-2002年在哈尔滨动物园对21只健康成长的笼养大鸨(Otis tarda)雏鸟进行了人工育雏的研究,总结出成功的育雏方法和经验,并对雏鸟生长发育的各项生理指标如:体重、体长、翅长、尾长、跗蹠、嘴裂、中趾及头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鸨为早成鸟,其初生体重为86.31+3.56g(n=21),其新出雏雏鸟的环境温度控制在36℃,以后每天降低一度,大鸨的饲喂实行少吃多餐的原则,雏鸟生长发育中雌雄体重从第六周有明显差异,第十四周雄鸨体重是雌鸨体重的1.8倍,可以从体形上明显区别雌雄;雌雄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差异不显著;大鸨雏鸟各器官的生长符合Logistic曲线增长。图3表2参14  相似文献   
16.
17.
<正>丹顶鹤(Crus japonensis)属鹤型目、鹤科鸟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日本和朝鲜,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据估计,目前全世界丹顶鹤野外数量为2500只左右,人工饲养数量约1800只。关于  相似文献   
18.
19.
<正>非洲鸵鸟属鸵形目鸵鸟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成鸟身高可达2.5 m,雄鸵鸟体重可达150 kg。像蛇一样细长的脖颈上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上面有短而扁平、由几片角质鞘组成的三角形的嘴。主要特点是龙骨突不发达,不能飞行,也是世界上现存鸟类中唯一的二趾鸟类。鸵鸟在2~4岁达到性成熟,雌鸵鸟比雄鸵鸟早6个月达性成熟。生活于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树草原地带,因其羽、皮、肉等均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抗病力强等优点,在许多国家被广泛驯养。2010年,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引进了8只鸵鸟,根据以往的饲养经验和鸵鸟的生活习性,在高纬度寒冷地区,冬季必需在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于2005年6月5日从古巴引进古巴火烈鸟80只,其年龄在13~23个月之间,雌雄比例为1:1。在饲养近2年半的时间里,通过对火烈鸟饲养环境的改善,饲料的调整以及对饲养方式的改变,总结了在不同季节火烈鸟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以及采食量和营养需要量。越冬季节平均温度为13.2—14.7℃,平均湿度为69.7%~74.7%;平均每只鸟日采食量为226.5g;5~10月份平均温度为18.3-19.4℃,平均湿度为38.5%-49.1%平均每只鸟日采食量为209.7g。越冬季节平均每只鸟每天所需营养物质的量为:代谢能471.23千卡、粗蛋白60.87g、粗脂肪8.58g、纤维素3.41g、无氮浸出物57.15g、钙3075.99mg、磷1633.11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