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紫花擎天凤梨(Guzmania‘Amaranth’)为试材,研究了外源乙烯催花条件下4种钙素调节剂对紫花擎天凤梨花芽分化过程中Ca和CaM(钙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紫花擎天凤梨花芽中Ca和CaM在花芽孕育期积累,在花芽发端期降低。促进剂A23187处理可显著提高总Ca和CaM的含量,提早CaM峰值出现,促进花芽分化;EGTA处理可显著降低Ca和CaM的含量,推迟Ca峰值出现,延缓花芽分化;而TFP、W-7处理也可显著降低Ca和CaM的含量,延缓花芽分化。研究发现,Ca和CaM参与了乙烯诱导的花芽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52.
为了验证木薯加工废弃物转化有机肥产品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本试验共设计4个不同的处理,分别是不施肥(处理1)、国产无机复混肥(处理2)、有机肥ZH-2(处理3)及有机肥ZH-2+国产无机复混肥(处理4),通过田间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的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ZH-2处理3、处理4的品质较高,其还原糖较处理1、处理2分别提高7.18%~19.75%和2.21%~14.20%;维生素C含量较处理1、处理2分别提高8.96%~9.65%和4.34%~5.01%;干物质比率分别为1.26%、1.25%,与处理1相比差异极显著。处理2、3、4的黄瓜产量分别比处理1增产121.62%、98.07%、150.29%,均极显著高于处理1。综合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最优的施肥处理是有机肥ZH-2+国产无机复混肥(处理4)。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讨施肥及耕作技术集成对木薯地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是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深耕(处理1)、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处理2)、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深耕(处理3)、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处理4)、施通用高浓度复合肥(处理5常规施肥及种植方式作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他们对木薯地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及种植方式相比,不同施肥及耕作栽培技术集成处理均可提高木薯地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处理1的木薯产量增幅达到35.81%,差异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木薯最优的施肥及耕作栽培模式是技术综合集成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深耕(处理1)。  相似文献   
54.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明确和完善有机肥ZH-2在辣椒上的施用效果,同时为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辣椒作为研究对象,施以不同肥料处理,分别测定辣椒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施有机肥ZH-2后,除根长与不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辣椒植株其他农艺性状和果实农艺性状指标都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一级侧根数与椒肉厚两指标最高,同施国产无机复混肥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较各处理可分别提高10.00%~57.14%和1.38%~27.75%,其他农艺性状与两个施肥处理间未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其叶绿素b含量与叶绿素总量最高,叶色为深绿色;还原糖与维生素C含量较其他施肥处理提高2.27%~38.46%、5.72%~21.27%;产量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与两个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小区总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33.33%、131.49%。此外,施有机肥ZH-2后,土壤的理化性状也得到改善,土壤含水量、总孔度最大,容重、水气比最小,同时土壤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N、全K含量均为最高。有机肥ZH-2在提高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同时,也兼具极佳的改土培肥效果,是一种值得在辣椒栽培上推广应用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55.
试验以16份辣椒种质为材料,对其12个植株和果实性状进行相关性及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长、果宽、果柄长、胎座剖面横径、果肉厚、单果质量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始花节位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植株开展度-2与果宽、胎座剖面横径、果肉厚、单果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可以缩减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2.435%;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按各变量载荷值的大小将4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果实性状、植株开展度、叶片和熟性因子。在辣椒育种中,可以按照育种目标对上述公因子或其分量进行单独选择。  相似文献   
56.
57.
为探讨绿豆/黑豆还田和减施化肥条件下,间作绿肥压青还田对宿根甘蔗生长的影响及绿肥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对化肥的替代作用。试验设计了常规施肥(CK)、化肥减施25%+12%营养元素当量绿豆绿肥还田+13%营养元素当量有机肥(H-LY)、化肥减施25%+全量绿豆还田(H-LQ)、化肥减施25%+25%营养元素当量有机肥(H-Y)、化肥减施25%+25%营养元素当量黑豆绿肥还田(H-HD)和化肥减施25%+全量黑豆还田(H-HQ)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宿根蔗间作绿豆和黑豆压青还田对甘蔗株高、有效茎数和单茎重没有显著影响,所有处理的蔗茎产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说明宿根蔗间作绿豆和黑豆绿肥压青还田、当量有机肥施用均可以替代25%的甘蔗化肥。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广西坡耕地主要经济作物甘蔗、玉米和花生农民常规施肥及不施肥处理对植株生长情况、经济产量及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探寻提高广西经济作物经济效益、减少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佳施肥量,在坡耕地,观测降雨过程的养分径流流失,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寻找成本低、效益高的种植方法。结果表明,对照与常规施肥相比,甘蔗、玉米、花生作物的生长情况差异不明显。对照处理的玉米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淀粉含量分别为851.42 kg·667 m-2、3 640.4 kg·667 m-2、68.40%;比玉米(常规施肥)高100.62 kg·667 m-2、485.98 kg·667 m-2、7.5%;花生对照的粗脂肪比其常规施肥高了45 g·kg-1;径流养分总氮、总磷、总钾、硝态氮、铵态氮径流流失总量最高的均是花生常规施肥,其次是甘蔗对照,最少的玉米对照。径流量与总氮、总磷、总钾、硝态氮、铵态氮的相关系数,常规施肥处理偏高于对照。玉米对照的养分径流流失总量最少;花生常规施肥养分径流率最大;玉米比花生更适合在广西肥沃的坡耕地中种植。  相似文献   
59.
对桂西北2种不同建园方式的柑橘园的土壤水土流失连续3年定位监测及对4种类型柑橘园土壤含水量年内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建园方式柑橘园的土壤流失量逐年减少.未开梯柑橘园每年的径流系数大于开梯柑橘园;不同类型柑橘园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层次、建园方式及柑橘园成土母质有关;柑橘园土壤含水量年变化规律与全年每月降雨量有关.不同月份柑橘园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同,对果树应采取不同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60.
对桂西北2种不同建园方式的柑桔园的土壤水土流失连续3年定位监测,对4种不同类型柑桔园土壤含水量年内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建园方式柑桔园的土壤流失量逐年减少,坡地柑桔园每年的径流系数大于梯地柑桔园;不同类型柑桔园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层次、建园方式及柑桔园成土母质有关;柑桔园土壤含水量年变化规律与全年每月降雨量有关。在桂西北,每年4~8月为多雨季节,土壤含水量能满足柑桔生长所需。9~10月,正值秋梢及果实生长旺期,降水减少,土壤含水量降低,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要及时灌水。10月以后,果实采收前,可适当控水,促进秋梢花芽分化。采收后,仍有冬旱,需要灌水以保持树体水分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