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热应激后猪血清中IL-2、IFN-γ及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检测热应激后猪血清中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观察其变化规律.将12头体重基本一致的3月龄中国试验用小型猪随机分成高温试验组和常温对照组两组.高温试验组在人工气候仓内饲养,模拟夏季炎热气候,气温从26~39℃24 h循环变温,39℃时维持4 h;常温对照组在22℃下饲养.试验持续10 d,在热应激的第1、3、5、7、9天,39℃高温持续期结束的时刻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各血清样品中IL-2、IFN-γ及TNF-α水平.结果显示:IL-2水平有所上升,且在热应激的第1天和第3天与常温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IFN-γ水平有所下降,且在热应激的第3天和第5天与常温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NF-α水平有所上升,但与常温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试验进行的10 d中,IL-2、IFN-γ及TNF-α水平变化有其共同特点,即随着试验的进行各细胞因子浓度都向常温对照组的正常值发展.本研究从细胞因子的角度验证了前人热应激抑制机体免疫机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2.
对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9日龄樱桃谷雏鸭的胰脏损伤特点进行了研究。对感染雏鸭在接毒后12、24、48、72、96、168h以及14d时胰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观察结果表明:感染雏鸭的胰脏组织在接毒后24h出现胰腺细胞的局灶性坏死及嗜酸性小体,且在接毒后48h分布广泛而严重;接毒后72~168h期间,胰脏组织中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并且逐渐增多,而胰腺的局灶性坏死及嗜酸性小体逐渐减少;接毒后14d,仅见到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应用透射电镜对接毒后48h胰脏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胰腺细胞发生坏死.同时出现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时,胰脏的局灶性坏死是典型病理变化之一,胰腺细胞在发生坏死的同时,可能也发生凋亡,二者同时出现在同一胰脏组织内。  相似文献   
53.
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一类抗原提呈细胞,参与机体对某一抗原的初次免疫应答过程,还可影响偏向性免疫应答,其功能和表型具有多样性,本文就DC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基因对雄性生殖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殖细胞凋亡是维持精子正常发生及导致少精或无精的重要因素,生精异常是诱发男性不育、生殖系统肿瘤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原因之一.生殖细胞凋亡受多种因素控制,从基因水平研究雄性生殖细胞凋亡的过程将有助于揭示各种因素相互间作用的关系.作者就近些年对一些基因如Bc1-2基因家族、p53抑癌基因、Fas/FasL系统等在雄性生殖细胞凋亡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的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殖细胞凋亡的机理,为相关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用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SNJ93株、BC6/85株、B87株感染SPF鸡后观察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的分布定位和动态变化。结果,B87株接种组的腔上囊、脾、胸腺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在各检测时间均为阴性反应;SNJ93与BC6/85攻毒组胸腺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呈现阴性反应,SNJ93攻毒组腔上囊和脾淋巴细胞在48h即开始出现Bcl-2和Bax阳性反应,腔上囊淋巴细胞内这两种蛋白在感染后72、96、120h呈现明显的强阳性反应,以后开始降低,脾淋巴细胞中这两种蛋白在感染后72、96h出现强阳性反应;BC6/85攻毒组腔上囊淋巴细胞中只在96、120h出现阳性反应,脾淋巴细胞中只在96h呈现阳性反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ax和Bcl-2,有可能为IBDV毒力划分增添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6.
DNA疫苗是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的免疫学技术,被誉为第三次疫苗革命。DNA疫苗是指直接把带有目的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或注射到动物细胞中,使之在细胞内持续表达出天然的抗原物质。这些目的蛋白质经正确的糖基化修饰等加工处理后,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形成复合物并被提到细胞表面,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使动物获得保护。DNA疫苗的免疫机制已被多数学者所接受,其应用潜力也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已批准流感、结核、疟疾、乙肝等数种DNA疫苗做临床实验,其中结核和疟疾DNA疫苗已获准生产。我国也有10…  相似文献   
57.
树突状细胞 ( Dendritic cells,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一类抗原提呈细胞 ,参与机体对某一抗原的初次免疫应答过程 ,还可影响偏向性免疫应答。其功能和表型具有多样性。本文就 DC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病原体的存在是人类和动物健康及畜禽生产的大敌,而要消灭和根除病原体,必不可少的办法就是消毒。消毒是指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外环境中,使其无害化,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的播散,从而达到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目的。消毒主要目的在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59.
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来源于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的一种肿瘤,发展缓慢,呈浸润性生长,很少有血管和淋巴管转移。人医对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已经是非常常见,而兽医对其报道的却很少。现将我院遇到的一例犬的皮肤基底细胞癌病例,就其治疗与诊断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0.
对比调查了湖北省钟祥县柴湖公社人食管癌高发的河南淅川县移民与低发的本地居民所养的鸡咽食管癌和口、咽、食管粘膜的非癌瘤性病变。发现:在饮水改善后,移民鸡咽食管癌的发病率(87.3/10万)仍显著高于本地居民鸡( P<0.05)。移民区与本地居民的鸡口、咽、食管粘膜上皮均有增生性病变、乳头状瘤、粘膜炎症、糜烂或溃疡、寄生虫的损害等病变。除寄生虫损害外,其余各种相应病变的发生率,移民区的鸡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鸡(P<0.05)。 本文将组织结构与超微结构结合起来,描述了鸡咽、食管癌及其口、咽、食管粘膜非癌瘤病变的病理学变化。在4例癌组织及9例增生的粘膜上皮中见有大小、形态类似于病毒的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