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农业与气象的联系十分密切,气象变化直接影响"三农"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对气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为我国气象行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可观的发展前景。基于此,分析"三农"中的主要气象问题,以及提高"三农"气象服务的途径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7个多花水仙 Narcissus tazetta L.品种类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其中有3个二倍体和4个三倍体,染色体基数有 x=10和 x=11两类。二倍体类型中,有1个2n=2x=20的品种,减数分裂行为与育性基本正常,另外2个品种2n=2x=22,终变期有1个四价体环,其育性稍低,但亦能结籽。三倍体类型中,有3个品种是2n=3x=30的同源三倍体,还有1个由2套 x=11与1套 x=10的染色体组构成的2n=32的同源异源三倍体。三倍体的减数分裂行为均不规则,高度不育,不能结籽.2n=32的品种,经人工授粉后,偶而能结个别种子,但中途败育。  相似文献   
13.
把3个不同胚胎发育类型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品种乌叶、兰竹、绿荷包的幼胚置于含有不同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授粉后15d的胚胎人工培养十分困难,而授粉后30-40d的幼胚,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一定浓度的BA,NAA,GA以及ABA等的不同组合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形成细胞团,并能进一步形成胚状体或芽状体,部分败育型品种兰竹,在胚胎败育早期但未死亡的幼胚,以及完全败育型品种绿荷包,在授粉后30d的胚珠,经培养亦能形成胚状体,胚状体在MS或1/2MS附加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等的培养基上,增殖能力甚强,甚至不加任何附加物的情况下亦能增殖。高浓度的附加物则不利于胚状体的增殖。从胚状体诱导成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草莓结果快、营养丰富,被视为"果中珍品",享有"水果皇后"之美誉。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大棚湿度较大,温度较高,很容易导致草莓发生多种病害。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草莓绿色植保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减少草莓的农药残留,提高草莓的食用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5.
余小玲  何业华  韩景忠  谢志亮  彭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81-9982,9987
[目的]探讨早食李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早食李胚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胚龄、不同培养基、GA3浓度对离体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花后26~41d的幼胚细小、胚乳尚存,经连续3代培养仍未发生任何变化;从花后48d开始胚乳已经消失,幼胚不断发育并逐渐充满整个种腔,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上后其成活率高达77%以上,培养初代即可启动;4.5%的花后65d幼胚已能培养成苗,此后成苗率随着胚龄增加而升高,至果实成熟时成苗率可达26.00%,并在培养初代可产生愈伤组织;花后65~83d的幼胚则需经2~3代以上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胚(花后88d)在WPM培养基的成苗率比MS培养基上高1倍左右;在同一基本培养基上,添加BA、KT或2,4-D后,成苗过程受到抑制。用1000mg/LGA3处理种子24h后能显著提高胚的成苗率。[结论]为建立早食李胚胎抢救技术及杂交育种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抑郁程度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72例CHF合并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测评,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下,患者抑郁程度与再入院率的关系。结果 NYHA Ⅱ、Ⅲ级CHF患者抑郁程度与半年内再入院次数呈正相关,抑郁是CHF患者是导致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可增加患者住院次数。结论 抑郁程度高的CHF患者半年内再入院率明显增加,抑郁可加重CHF进程。在CHF临床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患者抵制抑郁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改善CHF预后。  相似文献   
17.
毛叶樟为樟科樟属常绿阔叶芳香树种,为了解其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系统发育,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绘制了毛叶樟叶绿体基因组物理图谱,分析了基因组序列特征。毛叶樟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2 763 bp,GC含量为39.16%,具有一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copy, LSC)、一个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copy,SSC)和两个反向重复区(inverted repeats, IRs),大小分别为93 684、18 931和20 074 bp,共注释得到125个基因,包括36个tRNA基因,8个rRNA基因和81个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偏向使用A/T碱基。MISA分析共检测出122个SSRs位点,富含A-T重复。核酸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樟属植物间的变异度较小,5种樟科植物的变异度较大,其SSC区域为高变区(Pi>0.2),包括ycf1、ccsA、psaC、rpl32和一系列ndh基因的蛋白编码区。系统分析结果支持毛叶樟为樟组植物,与细毛樟、云南樟聚为一小枝,亲缘关系更近。本研究为毛叶樟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遗传背景信息,也为樟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及分类鉴定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几种可循环利用基质对植物生长的改良效果,以水蕨实生苗为材料,选用菇渣、水稻秸秆、赤玉土、泥炭土、河泥等几种基质混合对水蕨进行单独处理和混合栽培,并统计各基质处理下的水蕨生物学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氮、磷、钾对水蕨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磷素直接影响水蕨的生长发育速度,钾有效促进水蕨对氮的代谢和叶绿素的合成;单一栽培基质泥炭土和菇渣能为水蕨提供充足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盐类,对水蕨的改良效果最好;混合基质对水蕨的改良效果普遍优于与其对应的单一基质,其中菇渣+泥炭土、赤玉土+泥炭土和赤玉土+菇渣的混合基质对水蕨株高、基径、叶数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白脆鸡麻李’是从‘三华李’ ( Prunus salicina‘Sanhuali’) 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李新品种。果实椭圆形, 平均单果质量52.7 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 ~11.5% , 果大而均匀, 皮无残留涩味, 肉质淡红脆嫩, 酸甜可口, 是‘三华李’中稀有的白肉品种, 适合于南亚热带山区栽培。果实在广东地区6月下旬至7月初成熟。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稻曲病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分析了该病发生、流行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稻曲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