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31.
牦牛犊补饲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头哺乳期高原型牦牛犊用于补饲试验。试验末期试验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分另Ⅱ达到83.83±2.64cm,86.17±3.87cm,102.50±4.72cm和70.92±6.38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19cm,3.10cm,1.93cm和7.56kg。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人工补饲来补充牦牛犊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方法在传统的牦牛生产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尿素颗粒饲料对绵羊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由燕麦干草,油菜荚壳组成的基础饲料,分别添加300g/头。禾和400g/头.日的尿素颗粒饲料,对14-15月龄藏羊进行了圈饲育肥。经45天饲养,日增重分别为148g和161.56g,比仅喂基础料时分别提高了75.26和91.32%;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27.09%^和27.97%;每羊分别多盈利6.44元和4.97元。  相似文献   
3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青海3个生态类型共计216只藏绵羊血红蛋白(HB)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绵羊和山谷型藏绵羊HB位点受HBA和HBB2个等位基因控制,出现HBAA、HBAB和HBBB3种基因型;而高原型藏绵羊HB位点受HBA、HBB和HBC3个等位基因控制,出现HBAA、HBAB、HBBB和HBAC4种基因型。3个生态类型藏绵羊HB位点均分别以HBAA和HBA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欧拉型藏绵羊、山谷型藏绵羊和高原型藏绵羊的HB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104、0.8143和0.8116,HB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990、0.9000和0.9060,且HBA等位基因频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经χ2检验,3个生态类型藏绵羊HB基因型分布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34.
欧拉型藏绵羊血红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河南县77只欧拉型藏绵羊的血红蛋白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藏绵羊的血红蛋白位点上有HBA和HBB两个等位基因控制的HBAA、HBAB和HBBB三种基因型.其中HBAA和HBA分别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别为0.6104和0.799.经χ2适合性检验,欧拉型藏绵羊HB基因型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HB位点的基因杂合度为0.321 2.  相似文献   
35.
放牧条件下萨福克羊与藏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福克公羊与藏母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 :在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 ,萨藏F1 的断奶体重和 8月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藏羊 (P <0 .0 1) ;4月龄和 8月龄的体长、胸围、管围、尻宽、胸深、胸宽等指标均显著高于藏羊 (P <0 .0 1)。F1 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明显的肉用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36.
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萨福克羊与藏羊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北高寒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了萨福克羊与藏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的断奶体重高于藏羊(P<0.05),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藏羊(P<0.01)。8月龄屠宰测定表明,萨杂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27.55kg,12.13kg和9.47kg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屠宰率为44.03%,胴体净肉率为78.07%,眼肌面积为10.75cm2,GR值为13.33mm,骨肉比为1.0∶3.55,均优于藏羊。杂种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7.
欧拉型藏羊是肉羊生产的宝贵品种资源,在我省主要分布于黄南州的河南县、泽库县和果洛州久治县等地,对高寒牧区适应性强、早期发育快,产肉性能高.其特点是体大肢高,背腰宽平,后躯较丰满,产肉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类型藏羊.由于多年来未进行系统的选育,品种逐渐退化,未发挥出其优良的产肉性能.为此,通过青海省科技厅下达的"欧拉型藏羊肉用性能选育及高效生产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对欧拉羊的产肉量、屠宰率、骨肉比、净肉率、分割胴体重量及百分比进行测定,总体评价欧拉羊的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38.
2003年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和环湖牧区开展了以特克赛尔、萨福克和无角陶赛特为主要品种的肉羊胚胎移植试验。对农区55只小尾寒羊受体和牧区76只半细毛羊受体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小尾寒羊同期发情率为81.28%,半细毛羊为63.16%。半细毛羊移植胚胎44枚,产羔13只,流产1只(双羔),移植受胎率为31.82%;每只小尾寒羊移植2枚胚胎,共移植20只受体40枚胚胎,产羔5只,其中1只母羊产双羔,受胎率为12.50%。所产18只羔羊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39.
补饲尿素糖蜜舔砖对秋季放牧育肥藏羊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秋季优质草场放牧期间,对18~19月龄育肥藏羊补饲尿素糖蜜舔砖,平均舔食量为151g/只·日。经过30天的短期育肥,日增重为192.07g,比仅放牧育肥时(111.33g)提高72.46%,每只羊盈利9.07元,经济效益提高45.26%。  相似文献   
40.
茨×藏F1羔羊与藏系羔羊生长速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母羊孕后期开始,到羔羊秋季育肥结束,历时12个月,对茨×藏F1羔羊与藏系羔羊各阶段的生长速度作了比较。结果:茨×藏F1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夏季牧场放牧增重、秋季育肥期增重和全期增重分别比藏系羔羊提高6.42%、19.63%、14.34%、15.89%和17.34%,9月龄平均体重达到31.22kg,比藏系羔羊提高15.89%,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