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6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建  吉挺  殷玲  刘敏  余林生 《中国蜂业》2010,61(1):8-10
【目的】本实验选取云南6个东方蜜蜂群体工蜂进行形态指标比较分析,以研究其形态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及相关性。【方法】分别对所选样本的吻长、右前翅长与宽、翅面积、肘脉指数、第3与4背板总长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东方蜜蜂群体之间在形态指标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云南东方蜜蜂形态指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通过对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6个东方蜜蜂种群的翅长、翅宽、翅面积与第3、4背板总长均有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42.
中华蜜蜂产生二倍体雄蜂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华蜜蜂产生二倍体雄蜂的生物学研究表明,在高度近亲繁殖(兄妹交配的蜂王)条件下,中华蜜蜂产生二倍体雄蜂,二倍体雄蜂的成虫率高于西方蜜蜂和印度蜜蜂,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与单倍体雄蜂存在明显差异。中蜂二倍体雄蜂排精量少,精子密度低,精子总数少,精子活力较差,死精率高。  相似文献   
43.
我国温带、寒温带四季分明的地区,冬季蜜蜂在巢内结成越冬蜂团,处于半蛰居状态,以贮备的饲料度过寒冷的冬季。长江以南山区和半山区饲养的中蜂进入越冬期后,在蜂巢内形成越冬蜂团,蜂群内新陈代谢下降到最低限度,蜂群处于冬眠状态,越冬饲料逐渐被蜂群消耗。本试验就中蜂群培育适龄越冬蜂及适时断子与自然状态蜂群作了对比,测量了具体数据,为中蜂科学饲养与季节性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皖南山区中华蜜蜂个体发育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安徽皖南山区,中华蜜蜂的发育历期:蜂王平均为14.3d(332~353h),工蜂平均为19.1d(446 ̄468h),雄蜂平均为23.7d(556 ̄576h);中华蜜蜂初生重:蜂王平均为167.6mg,工蜂平均为94.9mg,雄蜂平均为146.4mg。季节(春、夏、秋)温度的差异,使得中蜂发育历期相应缩短或延长,发育历期的变化引起初生重的差异极显著(p<0.001)。幼虫的体重增重速度在卵孵化后90h以内较慢,90h以后增重速度很快。在种用蜂王和蜂王培育过程中,确保蜂王和雄蜂幼虫发育处在稳定的蜂巢环境中,以提高种用蜂王的质量。  相似文献   
45.
九州意蜂与肥东意蜂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对微卫星DNA标记对安徽九州意蜂与肥东意蜂两个品种进行分析,评估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和品种间的遗传分化。结果共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所有位点平均的PIC值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510和0.5764。九州意蜂与肥东意蜂5个微卫星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4和5.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014和0.4979,两个蜜蜂品种均表现出较高的群体杂合度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6.
我国是东方蜜蜂(Apis cerana)的主要分布区,其指名亚种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是东方蜜蜂主要亚种,栖息在中国的东方蜜蜂统称为中华蜜蜂(简称中蜂)。由于大量引进西方蜜蜂,加上  相似文献   
47.
随着当前我国中医药领域的迅速发展,市场对中草药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中草药的类型丰富,栽培种植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栽培的质量。中草药中的白及是比较常见的草药类型,提高其栽培的水平就显得比较重要。基于此,简要阐述白及的生长习性以及用途,并探究白及栽培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蜜蜂是一种很重要的昆虫,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蜜蜂基因组的研究在经历了一段瓶颈之后,随着近几年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遗传基因的定位和和转基因技术来寻找影响性状及群体遗传结构的基因,从而应用于蜜蜂品种起源、免疫反应与疾病防御机制、脑功能、变态反应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蜜蜂品种起源、蜜蜂基因组进化、蜜蜂免疫通路基因、蜜蜂型态(等级)分化基因表达、蜜蜂神经激素GPCRs基因、蜜蜂毒液变态反应原Apim 6变态反应基因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9.
意大利蜜蜂胚后发育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安徽江淮地区,意大利蜜蜂胚后发育期:蜂王平均为15.28d(355-376h),工蜂平均为20.49d(477-498h),雄蜂平均为23.87d(560-583h);周年季节(春、夏、秋)不同,意大利蜜蜂三型蜂的胚后发育历期存在差异。意大利蜜蜂初生重蜂王平均为231.8mg109.3mg,雄蜂平均为189.5mg。意大利蜜蜂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的外部形太怃明显差异;未封盖幼虫期和蛹期,复、腹节、螫针、绒毛的出现与变化是蛹期的重要特征;未封盖幼虫期与前蛹期虫体生长发育经过5次蜕皮。  相似文献   
50.
本试验研究了适龄越冬蜂和幽王断子对蜂群越冬和春季繁殖与生产效果的影响。三个阶段的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比对照组 (A∶B、C∶D、E∶F)越冬蜂损失率分别低 2 3.2 % (p <0 .0 5 )、6 .3% (p <0 .0 5 )、37.6 % (p <0 .0 1) ,框均耗糖量分别低 0 .0 9kg(p>0 .0 5 )、0 .0 5kg(p<0 .0 5 )、0 .34kg(p <0 .0 5 ) ,越冬效果好 ;春季繁殖速度分别快 2 4 .5 % (P <0 .0 5 )、16 .1% (P <0 .0 5 )、37.4 % (P <0 .0 1) ,恢复期短 ;油菜、刺槐花期蜂蜜群均产量分别高 16 .4kg(P <0 .0 5 )、8.5kg(p <0 .0 5 )、2 3.2kg(p <0 .0 1) ,王浆群均产量分别高 99.8± 10 .2g(p<0 .0 5 )、81.4± 7.1g(p <0 .0 5 )、2 72 .0± 2 2 .7g(p <0 .0 1) ,质量好。适龄越冬蜂是蜂群安全越冬和第二年春季繁殖与生产的基础 ,幽王断子是保持适龄越冬蜂数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秋季培育适龄越冬蜂并适时幽王断子是定地饲养蜂群季节性管理中必须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