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12.
为了分析在聚块大小不同时天敌对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安徽省合肥市‘乌牛早’和‘白毫早’茶园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的假眼小绿叶蝉及其7种蜘蛛类的天敌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假眼小绿叶蝉与其7种蜘蛛类天敌均方差峰值时的聚块样方数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乌牛早’茶园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四种天敌依次是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0.753 5)、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0.720 1)、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0.681 3)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0.644 2)。‘白毫早’茶园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四种天敌依次是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0.823 5)、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0.800 9)、锥腹肖蛸(0.794 2)和茶色新圆蛛(0.794 2)。两种茶园前四种天敌中相同的天敌是茶色新圆蛛和锥腹肖蛸。假眼小绿叶蝉在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1、2、4、8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分布格局时的扩散系数C不断增大,均匀和随机格局时扩散系数不断减小。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2、4、8时与k为1时的假眼小绿叶蝉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聚集均数λ多数情况均大于2,其聚集是该虫本身原因引起的,假眼小绿叶蝉在种群聚集均数λ为正值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则种群聚集均数λ不断增大。用假眼小绿叶蝉不同大小聚块的ρ指数判断个体群聚集时的最小范围是聚块中有1个基本样方,即本文的4 m~2。该研究为该虫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园林选址与布局、空间组织与构成、景观营构与创造、意境生成与深化等方面对四川阆中古典园林艺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弄清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培养特性及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防治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对河南省3个猪场出现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菌经形态特征和生化反应鉴定,有3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3株分离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均高敏,对恩诺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为高度或中度敏感,而对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等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15.
表皮模式建成因子(EPFL)基因家族的成员参与调节植物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花序的结构和气孔密度等。本研究从小麦雄蕊同源转化型不育突变体HTS-1中克隆出一个EPFL基因(TaEPFL1)。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由3个同源基因组成(TaEPFL1.1,TaEPFL1.2,TaEPFL1.3)。通过小麦缺体-四体分析(NT)表明这3个同源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6D、6B和6A上。3个同源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363 bp,编码120个氨基酸,其中TaEPFL1.2和TaEPFL1.3的ORF完全相同。聚类分析表明TaEPFL1属于植物EPFL基因家族成员,与ZmEPFL1,ObEPFL1和AtEPFL1关系较近。Real-time PCR结果表明,TaEPFL1在HTS-1雌蕊化雄蕊(PS)中的表达异常显著。由此,我们推断TaEPFL1基因过量表达可能会导致雄蕊向雌蕊或雌蕊化结构的同源转化。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aEPFL1基因的功能和阐明了小麦雄蕊同源转化为雌蕊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将点带石斑鱼幼鱼(15±0.5) g,随机分为3组,每组投喂不同饵料,分别为鱼肉组、配合饲料组和混合饵料组(小杂鱼和配合饲料交替投喂),每组3个重复,养殖6周后测定各组幼鱼生长指标、全鱼营养成分、肠胃消化酶活性及肝脏磷酸酶活性以研究这3种饵料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功能及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组和混合饵料组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肠、胃蛋白酶活性呈现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的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肠淀粉酶活性趋势相反且差异显著(P<0.05);各组肠、胃脂肪酶活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鱼肉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鱼肉肝脏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混合饵料组和配合饲料组(P<0.05)。各组全鱼水分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含量为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且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趋势相反,为鱼肉组<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小杂鱼在各方面都要优于配合饲料,交替投喂小杂鱼和配合饲料是一种较好的投喂方式。  相似文献   
17.
对临床上的5例病猪采取病理解剖学、微生物学和免疫酶染色技术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表明:病猪胸腹腔和心包腔积液,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均附着有数量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者可使肺脏与胸壁发生粘连,心脏与心包膜粘连;心脏表面附着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绒毛心;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脏的边缘及尖端有出血性梗死,回盲口有大量钮扣状溃疡斑;心包液涂片上检出大量两极浓染的副猪嗜血杆菌;猪瘟酶标抗体染色的淋巴结和脾脏切片呈阳性反应;从而对疾病做出了猪瘟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时采取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对盆栽“川丹参1号”(CDS-1)模拟长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其生长情况、生理指标及主要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CDS-1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随干旱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活性成分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后CDS-1根中酚酸和丹参酮类含量均有所上升,迷迭香酸和丹酚酸A含量在PEG-6000浓度为150g/L时最高,分别为CK的145%和175%,丹参酮类含量在PEG-6000浓度为50g/L时最高,增幅超60%。CDS-1在干旱胁迫下表现出适应性变化,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PEG-6000浓度为50~100g/L)有利于CDS-1中酚酸和丹参酮类活性成分的积累,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科学控水保证和提高丹参药材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H2O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白沙1016和花育9122两个花生品 种为材料,通过种子萌发试验,设置(22±1)℃常温对照和(12±1)℃低温处理,首先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进行浸种预 处理,分析了H2O2浸种对花生种子低温萌发相关指标的影响,筛选最适H2O2浸种浓度,然后采用最适H2O2浸种处 理后,测定其对发芽花生种子胚中氧化损伤和活性氧含量、脯氨酸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 两个品种花生的相对发芽率、芽长/种长比、发芽指数及种子的活力指数,延长了平均露白时间,H2O2浸种预处理可 显著缓解低温对花生种子萌发的抑制,以1% H2O2浸种效果最好。同时,H2O2浸种预处理还显著降低了H2O2的积累 以及膜脂过氧化程度,促进了脯氨酸的积累,提高了脯氨酸合成酶鸟氨酸转移酶(OAT)和△1-吡咯琳-5-羧酸合成 酶(P5CS)活性,抑制了脯氨酸降解限速酶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表明H2O2浸种预处理可通过调控脯氨酸代 谢途径,促进低温条件下萌发花生种子内脯氨酸的积累,缓解氧化损伤,从而增强花生种子的低温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20.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患病动物早期表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康复后仍有麻痹、抽搐、癫痫样发作等后遗症,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基础上。针对犬瘟热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诊断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