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7篇
  5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环境胁迫对布顿大麦种子萌发及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8,他引:27  
对布顿大麦种子在控制温度、水分 (PEG6 0 0 0 )和盐分 (Na Cl和 Na2 SO4 )等环境胁迫因子下萌发能力的研究表明 :布顿大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是 10℃ ,最高温度是 2 5℃ ,最适温度是 15℃恒温和 15 / 2 5℃、2 0 / 30℃变温。布顿大麦种子有一定的耐盐性 ,其耐盐性的高低顺序为 :Na Cl>Na2 SO4 ;种子萌发期耐盐临界阈值为 - 1.0 1MPa(Na Cl)和 - 0 .83MPa(Na2 SO4 ) ;高渗透势 Na Cl盐胁迫 (≥ - 0 .3MPa)下 ,胚芽和胚根长度均递增为正效应 ;高渗透势 Na2 SO4 盐胁迫 (≥ - 0 .3MPa)下 ,胚芽长度递增为正效应 ,Na2 SO4 盐胁迫对胚根的影响呈单一负效应。布顿大麦种子有较强的抗旱性 ,其萌发期抗旱临界阈值为 - 1.0 4 MPa;干旱对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种子活力指标对盐和干旱胁迫的反应较发芽率敏感  相似文献   
82.
陕西洛南城关镇经过多年多茬次越冬黄瓜生产实践,已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冬暖式大棚越冬茬黄瓜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 栽培越冬茬黄瓜,应选择耐寒及耐弱光性较强、早熟、节成性(指黄瓜主蔓上雌花节位所占的比例)好、抗病、丰产的优良品种。2009-2010年度,在城关镇的尖角村安排了长春密刺、津春3号、津杂2号、津优3号、中农13、密刺王、农大12共7个品种的对比试验,从耐寒性、节成性、抗病能力及产量等方面综合选择,津春3号、津优3号、长春密刺表现较好,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2011-2012年度在城关镇庵底村冬暖式大棚生产基地,又进行了长春密刺、津春3号、津优3号、津优30号、博耐13、李氏21共6个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津优30号、博耐13号表现较好。结合大面积生产应用情况,选择津优30号、博耐13号作为洛南县城关镇冬暖式大棚越冬茬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8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项目一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文中结合近二十二年来国内外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动情况,利用1985—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统计数据,通过对误差与遗漏项目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该项目与中国资本外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4.
[目的]从传统的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中分离产蛋白酶较高的优势菌株,并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研究菌株酶活.[方法]以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纯化技术分离其中优势菌,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特征菌落鉴定,最后对2株霉菌的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四川太和毛霉豆豉中2株产蛋白酶较高的优势菌株分别为M-THF-01与M-THF-02;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发现,M-THF-01为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M-THF-02为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a).M-THF-01与M-THF-02中性蛋白酶酶活分别为(83.00±4.25)U/mL和(277.35±6.09)U/mL,酸性蛋白酶分别为(156.36±3.68)U/mL和(405.69±4.18)U/mL,碱性蛋白酶分别为(19.30±2.56)U/mL和(25.37±3.88)U/mL,产纤维素总体酶活分别为(2.51±0.85)U/mL和(3.64±1.31)U/mL.总体来说,M-THF-02产酶活力明显高于M-THF-01.[结论]该研究可为毛霉豆豉纯复合发酵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毛霉豆豉的工业化与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小麦族的耐盐机制与遗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小麦族耐盐机制与遗传控制的研究现状.指出盐胁迫条件下,植株地上部保持较高的K/ha比率是小麦族耐盐性的重要生理机制。概述了小麦属和山羊草属中控制K/ha辨别性状基因的染色体(组)定位情况。  相似文献   
86.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以防范财务危机,及时化解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87.
玉米植株不同部位还田土壤活性碳、氮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玉米植株不同部位腐解对还田土壤活性碳、 氮动态变化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方法,通过动态监测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可溶性碳(DOC)和矿质氮含量,研究等量玉米根茬、秸秆、茎及叶4个部位在连续7季还田(秸秆+根茬还田)和不还田土壤(仅根茬还田)中的腐解转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腐解的最初 7 d是土壤活性碳、 氮动态变化的高峰期;腐解期间(62 d)SMBC、SMBN含量表现为添加秸秆始终高于根茬,叶分别在前28 d、14 d内高于茎,后期则低于茎,秸秆介于茎、叶之间;土壤DOC、矿质氮含量为叶>秸秆>茎>根茬;培养结束时,各处理SMBC和矿质氮含量均较起始(0 d)显著提高,DOC含量基本保持不变,SMBN含量显著下降。与不还田土壤相比,还田土壤对新鲜残体的腐解影响不显著,且两者间土壤活性氮组分的差异较碳组分明显。腐解期间土壤活性碳、 氮的动态变化主要取决于各器官碳、 氮等化学组分的差异性,等量秸秆较根茬更有利于补充土壤活性碳、氮数量,土壤活性氮组分对还田土壤的响应较碳组分灵敏。  相似文献   
88.
紫花苜蓿批标准发芽率,活力及含水量与贮藏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彦荣  余玲 《草业科学》1992,9(6):34-38
  相似文献   
89.
选用陇东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cv.Longdong)、科尔沁尖叶胡枝子(L.hedysaroides cv.Keerqin)和阿拉善牛枝子(L.potaninii)3种胡枝子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温度、PEG和NaCl对其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综合比较3种胡枝子的抗旱、耐盐能力。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而种子发芽指数大小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20/30℃变温条件下3种胡枝子的发芽指数最高;PEG变化对胡枝子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长度影响最大。隶属值综合分析显示阿拉善牛枝子和陇东达乌里胡枝子在种子萌发期的抗旱能力较强;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胡枝子种子的发芽指数、胚根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隶属值综合分析显示阿拉善牛枝子在种子萌发期耐盐能力较强;综合PEG、NaCl处理结果显示,在3种供试胡枝子中阿拉善牛枝子抗旱、耐盐性最强,本研究结果为胡枝子栽培驯化和遗传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基于城市群构建的视角,采用最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并通过引力、潜力模型和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城市体系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除了主城区外,其他高位次城市规模不突出,存在大城市缺失,中间位序中小城市数目较多以及空间分布不均等不合理现状。最后,针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