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7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326篇
林业   356篇
农学   543篇
基础科学   236篇
  388篇
综合类   2648篇
农作物   410篇
水产渔业   147篇
畜牧兽医   1259篇
园艺   509篇
植物保护   21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江川县连续5年生猪饲料及饲料原料营养品质的概略养分、精细养分、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检测的实例分析,探讨生猪饲料品质高精度多模式检测和评价的意义和价值,为云南省生猪产业生猪饲料品质检测评估和改进饲料品质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寄生而引起的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的疫病,深入解析Nb孢子的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异质性对病害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拉曼光谱技术采集不同感病家蚕个体内的单个Nb孢子的拉曼光谱信息,应用化学计量学分析Nb孢子光谱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结果发现,来自同一感病家蚕个体内的Nb样本可观察到几种类型的拉曼光谱,成熟Nb孢子中最为显著的拉曼峰主要来自孢内的海藻糖;通过主成分分析,来自不同感病家蚕个体的Nb孢子间的拉曼光谱差异主要体现在海藻糖峰和脂类物质峰,而且在部分感病家蚕个体来源的Nb孢子之间,其拉曼光谱中的海藻糖和核酸、蛋白质的峰强度甚至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来自同一感病家蚕个体的Nb孢子间,还是来自不同感病家蚕个体的Nb孢子间,都有一定的异质性,利用拉曼光谱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便捷地分析微孢子虫孢子的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异质性。  相似文献   
93.
以鸭梨果实为试材,采用物性分析仪TPA模式在不同压缩速度和目标形变量下,测定鸭梨果实的质地参数,以优化TPA模式评价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TPA测定过程中,目标形变量对硬度、内聚性、弹性、粘附性、胶着性、恢复性、断裂性和咀嚼性等8个TPA参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压缩速度对硬度和胶着性性影响显著(P≤0.05),对断裂性极显著(P≤0.01),对其它5个TPA参数影响不显著。选用1.0mm·s-1的压缩速度和20%的目标形变量作为鸭梨果实TPA模式下的测定条件,能够客观地反映鸭梨果肉组织的质地特征。  相似文献   
94.
该研究统计了我国已报道的出现玻璃化试管苗的果树种类多达50种,并基于近年果树工作者的相关研究,总结并系统论述了玻璃化试管苗的生理生化特性、形态解剖学特征、DNA的MSAP分析、成因、发生机理及控制措施,对系统研究果树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增加转基因植株的遗传稳定性、保存和恢复珍贵材料无性系、提高次生代谢物产量和消除毒性及工厂化育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正猕猴桃是陕西省眉县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眉县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工栽培猕猴桃,近几年紧紧围绕"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树品牌、占市场、保安全"的发展思路,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截至2015年,猕猴桃栽植面积已达19 867 hm2,总产量45万t。但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栽培年限的延长,猕猴桃溃疡病普遍发生,且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制约猕猴桃产业的健康持续发  相似文献   
96.
以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单核菌株DAN3的基因组为参考,完成单核体DAN3和M及其杂交双核体G1在菌丝阶段的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比较两个样本间的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样本中共有显著性差异表达的基因86个,其中,在G1中呈上调、下调表达的基因数分别为41、45个,有2个基因在G1中特异表达.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86个差异基因中有40个基因比对上了GO功能注释,其中18个基因在G1中呈上调表达;单一生物过程和催化活性为显著性富集的功能,相关基因在G1中呈上调表达.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22个差异基因被定位到17条Pathway,其中10个基因在G1中呈上调表达,包括赖氨酸代谢途径对应基因,3_M和G1菌丝样品中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70×103 ng/mg和1.06×103 ng/mg,说明G1中上调的基因可能与之降解相关;DNA复制是显著性富集的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G1中呈下调表达.  相似文献   
97.
为探讨盐碱地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高效生产的最佳施氮种类和施氮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在湖南稷子拔节期设置不施肥(CK)、尿素和硫酸铵(N1,N2)轻施肥(F1:50 kg·hm-2)、中施肥(F2:100 kg·hm-2)、重施肥处理(F3:150 kg·hm-2),研究不同氮肥和施氮水平下湖南稷子田间农艺性状、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变化,探讨盐碱地湖南稷子实现高效生产的适宜氮肥和施氮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量为F2和F3时能够显著提高盐碱地湖南稷子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P<0.05),植株不同部位氮含量上升,施氮量F3时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利用效率(P<0.05),且同一施氮量下追施硫酸铵后湖南稷子产量、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均高于尿素。综上所述,氮肥追施量在150 kg·hm-2时,有利于盐碱地湖南稷子的产量的提升和养分的吸收,且同一条件下追施硫酸铵较追施尿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8.
【目的】揭示影响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时滞的关键因素。【方法】对不同居群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的萌发时滞、生理生化特性、内源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环境因子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居群P2种子萌发时滞最短,为6.0 d,P8萌发时滞最长,达到47.3 d。居群P5种子千粒重最大,为4.2 g,较千粒重最小居群P6高82.6%(P<0.05)。P8种子的脯氨酸(Pro)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分别较最低的P1和P4提高了517%和14.2%(P<0.05);P1的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较P7降低了34.9%(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磷(P)含量最高,分别是P5和P4的3倍、4倍(P<0.05);P3的电导率(Ec)值最低,较P6降低了43.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大,较P2提高12.8%(P<0.05);P5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最高,分别较含量最低的P6和P1提高了87%、110%(P<0.05);P4的N含量最高,较P7提高了59.6%(P<0.05);P9的K含量最高,较P4提高了27.2%(P<0.05)。...  相似文献   
99.
为建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山西流行毒株Cap蛋白的原核可溶性表达体系,并分析比较重组蛋白与2种商品化基因工程Cap亚单位疫苗在小鼠体内不同阶段的免疫原性,本试验以PCV2e SXJX株(GenBank登录号:MH922991.1)的ORF2基因为基础,根据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性优化序列,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中,鉴定为阳性后转入宿主菌BL21(DE3)中,经优化表达条件后,对超声破碎后的菌体上清进行纯化,分析纯化后产物的纯度和抗原性,并利用负染透射电镜观察重组Cap蛋白体外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s)。分别将同等免疫剂量的PCV2e重组Cap蛋白和2种商品化PCV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健康BALB/c雌鼠,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阶段小鼠体内特异性抗体的水平。结果显示:重组Cap蛋白可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以完全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菌体超声波破碎后的上清中,表达产物纯化效果良好,并能被PCV2单克隆抗体识别;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表达的重组Cap蛋白可以自组装成约20 mm大小的VLPs;动物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在首免后第21天PCV2e Cap试验组抗体水平显...  相似文献   
100.
为探讨玉米新品种浚单22获得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浚单22进行了5个处理的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5个试验处理的栽培密度中,以6.00万株/hm^2产量最高,其次为6.75万株/hm^2和5.25万株/hm^2,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