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368篇
农学   217篇
基础科学   207篇
  216篇
综合类   1712篇
农作物   210篇
水产渔业   208篇
畜牧兽医   1073篇
园艺   225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21.
宰后牦牛肉水分分布变化与持水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牦牛背最长肌宰后保水性机理,研究其宰后成熟过程中持水性变化规律、不同水分群的水分分布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选取了10头青海公牦牛,宰后在4℃环境中成熟,选择成熟过程的不同时间点(0、0. 5、1、3、5、7 d)进行加压损失率、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表面疏水性指数的测定,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与核磁成像(MRI)定量定性分析了牦牛背最长肌宰后水分分布情况,并以肉牛为对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加压损失率、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表面疏水性指数均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 0. 05),此时保水性最差;水分分布情况显示,宰后成熟初期不易流动水水分相对含量P22降低,自由水水分相对含量P23升高,成熟后期P22升高而P23降低,并且P22与P23呈显著负相关(p 0. 05),说明成熟期两种水分状态互相转变;核磁成像反映了水分空间分布,确定了当宰后成熟时间为5 d时,保水性最优。对比分析发现,整个成熟过程中牦牛背最长肌保水性低于肉牛。  相似文献   
122.
针对大型喷雾机喷杆钟摆式主被动悬架系统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和随机干扰导致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对基于模型补偿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建立了钟摆式主被动悬架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调节机构几何方程,基于模型设计了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综合悬架系统和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模型中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同时兼顾系统未补偿的摩擦力和外部扰动等不确定非线性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证明,在同时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和不确定非线性的情况下,设计的控制器可以保证系统输出跟踪控制的暂态性能和稳态精度。以单出杆液压作动器驱动的28m大型喷杆主被动悬架为例,借助建立的大型喷杆悬架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了控制算法的试验验证,并使用Stewart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模拟底盘的运动干扰,与反馈线性化控制器、鲁棒反馈控制器、PID控制器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模型补偿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最大跟踪误差0.148°,而反馈线性化控制器最大跟踪误差0.201°,鲁棒反馈控制器最大跟踪误差0.51°,PID控制器最大跟踪误差0.48°。设计的控制器在同时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情况下,使用较小的反馈增益能够保证渐进跟踪性能和稳态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23.
小麦秸秆还田和施钾对棉花产量与养分吸收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长江流域麦棉两熟制条件下,以Bt转基因抗虫棉为材料,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4500 kg hm–2和9000 kg hm–2,即半量还田和全量还田)与施钾量(K2O,150 kg hm-2和300 kg hm-2)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对棉花产量和主要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及其与化肥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与对照相比,秸秆全量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还田第2年和第3年产量增长率分别达143.5%和93.7%;显著提高了各生育时期尤其是吐絮期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延缓了棉花衰老。秸秆还田对钾吸收的促进效应大于氮磷,还田第3年棉株钾累积总量较对照增加335.1%,每生产100 kg皮棉钾吸收比例增大112.1%。秸秆全量还田处理(K2O,约折合150 kg hm–2)促进养分吸收、防止早衰及增产效应均显著大于秸秆半量还田处理,但显著低于施钾量300 kg K2O hm–2处理,与施钾量150 kg K2O hm–2处理的增产效果相当,但养分吸收量较150 kg K2O hm–2处理下降。  相似文献   
124.
<正>赣晚籼40号是江西省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当地种植的老品种变异单株经定向系谱选育而成的一季稻香稻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抗稻飞虱、省肥、米质优、香味浓、口感佳的特点,先后4次荣获中国优质米博览交易会"金奖大米"称号,2015年4月8日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赣审稻2015048号。1选育过程赣晚籼40号(鹅湖香稻)是2000年10月江西省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铅山县湖坊镇横塘村种植的  相似文献   
125.
泉薯9号系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3年以泉薯26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2008年参加福建省甘薯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8—2009年参加国家南方区和长江流域甘薯区试.2009和2010年分别参加国家南方区和长江流域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该品种适于我国南方和长江流域薯区种植.目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6.
腐植酸对甘薯吸收利用矿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腐植酸对甘薯吸收利用矿质元素的影响,并为研究甘薯植株及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施用腐植酸。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以后,甘薯对各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量均显著增加,增幅为12.87%~29.84%;矿质元素吸收积累量增加与腐植酸提高了不同生长时期甘薯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速率有关,生长后期的吸收速率增幅最大。同时,施用腐植酸提高了收获期土壤中有效P、Ca、Mg和K元素的含量;使N、K、Ca、S、B和Cu的块根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施用腐植酸可以改善甘薯的矿质营养条件、提高部分矿质元素的块根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7.
为了建立和优化牦牛肌肉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2DE)体系,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牦牛、黄牛差异蛋白质通路分析。以牦牛背最长肌为实验材料,对不同裂解液成分、等电聚焦程序、染色方法进行研究,在最优2DE体系参数下,对比分析牦牛、黄牛差异倍数大于2倍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的19个蛋白质,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TOF)质谱进行鉴定,并对鉴定结果进行了基因本体(GO)注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裂解液II、渐进式快速升压程序、改良的考染法获得的蛋白点匹配率高,牦牛、黄牛2DE图谱蛋白点平均个数分别为479个和553个。通过比较牦牛和黄牛背最长肌中差异蛋白质可知,所得到的差异蛋白质按照功能可分为代谢酶、结构蛋白和应激蛋白3大类。通过KEGG分析可知,牦牛、黄牛差异蛋白质主要集中在细胞代谢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遗传信息通路和能量代谢通路中,研究结果可为解释牦牛和黄牛肌肉生物学特性和肉品质差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8.
计算机软、硬件的快速发展给GIS技术的应用注入无尽的活力,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扩展。本介绍南京市玄武湖综合治理水质调度中GIS技术的应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数据编辑、信息查询、数据库管理、统计制图、空间分析、专业模型应用等功能开发一个实用、可靠的适合数值模拟的系统,能为实际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9.
离子注入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自由基和SOD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能量30Kw_1剂量6×10~(16)N~ /cm~2的氮离子束辐照水稻早籼品种广陆矮4号,用ESR波谱术和氮蓝四唑(NBT)还原法测定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自由基和SOD酶的变化.在室温和低温下测定离子注入水稻干种子的ESR谱,结果表明:辐照后的水稻干种子有较高的自由基产额;低温测定ESR波谱显现出二条谱峰,这为糖和蛋白质在电离辐射作用下产生的特征峰.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自由基变化是在种子吸水8小时时自由基浓度锐减,16小时降至最低点;自由基清除酶之一SOD酶,随着吸水时间的增加,酶活性逐渐增加,SOD酶的清除作用主要表现在生物体内源自由基的清除.最后生物体内自由基和SOD酶形成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0.
为进一步了解高寒牧区气候变化,依据1976—2017年青海湖东北部海晏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法确定冬、夏半年极端降雨(雪)阈值并统计极端降水事件,运用线性趋势、R/S和小波分析法分析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未来演变趋势及周期。结果表明:青海湖东北部地区冬、夏半年极端降水日数和极端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冬半年极端降水强度和日最大降水量不显著增加,而夏半年不显著减小;极端降水对年降水的贡献率均以不同的速率增加,其中夏半年的极端降水对年降水的影响较大;冬半年降水日数不显著减小,而降水量显著增加,表明冬半年发生短时强降水的几率增大,夏半年的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增加不明显;未来,冬半年极端降水日数增加趋势将发生转变,极端降水量与之前的变化趋势无关将继续呈现震荡性,其他各要素将持续前期的变化趋势;冬(夏)半年极端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分别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高寒牧区的极端降水研究对于预防短时强降水带来的雪灾、洪涝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