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试验选用黑白花公犊牛21头,研究我国常规饲养管理条件下0~6月龄犊牛胰腺与小肠中主要消化酶的发育规律和变化模式。结果表明:小肠中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随月龄的增长而增强,且在空肠段中酶活性均较高,6月龄分别达到11.73、914.03U/g蛋白质和423.23U/g蛋白质,乳糖酶则随月龄的增长活性降低;胰淀粉酶活性随月龄显著增长(P<0.05),0月龄胰脏内淀粉酶活性为177.19U/g蛋白质,2月龄酶活达5605.67U/g蛋白质,比0月龄增长32倍;脂肪酶活性0~1月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2月龄酶活显著增高(P<0.05)。由此可见各种消化酶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它们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空肠是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0-6月龄黑白花公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犊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小肠不同部位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13.
外源H2O2处理对燕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燕麦种子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H2O2(0,0.24,0.48,0.96,1.92和3.84 mol·L-1)处理0(CK),3,6,9和12 h后,分析其发芽率(Gp),发芽指数(Gi),平均发芽时间(MGT)及幼苗活力指数(SVI)的变化,以探讨外源H2O2处理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H2O2处理降低了燕麦种子的Gp、Gi及SVI,且提高了其MGT。H2O2浓度、处理时间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燕麦种子Gp、Gi、MGT和SVI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浓度为3.84 mol·L-1的H2O2处理12 h后,燕麦种子Gp、Gi和SVI最小,而其MGT则最大。这表明H2O2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燕麦种子活力的丧失就越严重。因此,高浓度H2O2处理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导致种子活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在农牧业生产中外源H2O2预处理的应用要谨慎。  相似文献   
14.
佟莉蓉  宋雨  王朋  王娟  车迪 《草地学报》2021,29(11):2454-2460
为揭示达乌里胡枝子的传粉生物学特性,本文以山西省八个地区的野生达乌里胡枝子为供试材料,针对其繁育系统、传粉媒介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和顺居群的单花花粉量最多达到(8 750±1 946)粒·花-1,而中阳的花粉量最少仅有(5 370±879)粒·花-1。依照P/O值所测得的达乌里胡枝子繁育系统类型为专性异交。达乌里胡枝子的杂交指数为4,其繁育类型为存在自交和异交,需要传粉媒介传播花粉。昆虫访花行为会在10:00~11:00之间出现第一次访花高峰,在午后15:00~16:00出现第二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小于第二次。膜翅目昆虫如蜜蜂等传粉效果最为明显。国内外对达乌里胡枝子开花特性的研究较少,其繁育体系和授粉生物学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为达乌里胡枝子的育种特性提供参考,也可为达乌里胡枝子的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黄土高原不同盐碱化程度草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分别于2008年秋季、2009年春季和秋季,在山西省右玉县盐碱草地0~10、10~20、20~30、30~50、50~75和75~100cm土层取土样,分析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结果表明,样地平均土壤容重在1.37~11.44g·cm^-3,平均土壤比重在2.67~2.8...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晋农一号’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 ‘Jinnong No.1’,简称LD)为材料,选用聚乙烯醇、高吸水性树脂、根瘤菌(Rhizobium)、硅藻土和膨润土对LD种子进行包衣(包衣剂与种子的质量比分别为1:1和2:1),研究不同配方种衣剂对LD的生长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究LD的最适种衣剂配方。结果表明:包衣处理组幼苗的株高、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显著提高(P<0.05);根瘤菌与种衣剂复合包衣处理组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提高,根瘤数和结瘤率显著提高(P<0.05);包衣处理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根瘤菌与种衣剂复合包衣处理组的丙二醛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其中,药种比为1:1时LD生长特性及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提高。故LD种衣剂药种比的最佳配比为1:1,配方为:根瘤菌菌剂100 g·kg-1、黏着剂300 mL·kg-1、保水剂50 g·kg-1、硅藻土440 g·kg-1和膨润土110 g·kg-1。  相似文献   
17.
采用0.00%、0.20%、0.40%、0.60%、0.80%4个浓度的NaCl胁迫白三叶种子,通过种子萌发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白三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产生显著的影响;当NaCl浓度0.40%时白三叶幼苗和根的生长速度几乎不受影响,≥0.40%时受到抑制;白三叶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与盐度的上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物营养学课程的性质、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的需求,对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相应改革,突出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动物营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不同水分(75.65%和71.39%)下,添加剂(蔗糖添加量:20 g·kg-1和甲酸添加量:6 mL·kg-1)对袋贮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的发酵品质、养分及硝基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蔗糖或甲酸,灰绿藜青贮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氨态氮含量和pH极显著降低(P<0.01)。晾晒使灰绿藜青贮干物质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灰分和pH升高;同时降低青贮中的硝酸盐、氨态氮和乙酸含量。添加蔗糖或甲酸和晾晒对灰绿藜青贮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无显著影响。添加蔗糖或甲酸能改善灰绿藜青贮发酵品质尤其是晾晒后青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比较不同品种、刈割时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总皂苷含量变化及添加剂处理的苜蓿青贮后总皂苷变化的程度,采用比色法对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总皂苷含量差异极显著(P <0.01),总皂苷含量范围为0.69%~0.98%。不同刈割时期苜蓿青贮间的皂苷含量差异极显著(P <0.01),第2茬不同生育期比第1茬相应时期皂苷含量都有增加趋势,不同生育期以现蕾期含量最高,苜蓿皂苷含量最高的时期比最低时期要多51.72%。不同添加剂处理的苜蓿青贮以对照组含量最小为0.65%,蔗糖和绿汁发酵液处理的苜蓿青贮皂苷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01)。苜蓿鲜样中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07%,与苜蓿青贮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 <0.01),苜蓿青贮总皂苷含量较青贮前明显降低。选择‘先驱者’、‘首领’2个苜蓿品种,在第1茬初花期、第2茬结荚期进行刈割,以蔗糖和绿汁发酵液作为添加剂制作青贮,可以有效降低总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