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药“地榆散”防治鸡白痢病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筛选的"地榆、泽泻、黄芩、石榴皮、陈皮"等中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单味中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10mm以上,"地榆散"制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菌圈达12.8mm,高于单味中药抑菌圈。说明由"地榆、泽泻、黄芩、石榴皮、陈皮"等中药按照中兽医学理论设计组成的"地榆散"制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治疗试验证明,将"地榆散"制剂,以高、中、低三个剂量对鸡白痢沙门氏菌人工感染鸡的治疗试验表明:中剂量10g/kg添加量,连用5d,间隔10d,再以5g/kg量拌入饲料控制3d疗效最佳,经20d的试验期,治愈率为90%,比药物对照组治愈率高出12%,经P<0.05。对鸡白痢阳性商品产蛋鸡,经60d的试验期,可使鸡白痢的阳性率由100%降低到14%,下降了86%,对照组阳性率仍高达93.3%,仅下降6.7%,治疗组产蛋率提高12%,不治疗组产蛋率下降45%,P<0.01。说明中药"地榆散"不仅对鸡白痢病有明显治疗效果,也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有可靠的抗菌效果,且对鸡体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抗病毒颗粒的抑菌、抗病毒、解热及抗炎作用,采用平皿法考察抗病毒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以流感病毒株接种小鼠,研究抗病毒颗粒体内抗病毒作用;用大鼠干酵母致热模型、小鼠二甲苯致炎模型研究抗病毒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结果显示,抗病毒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FM1引起的小鼠死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发热模型动物体温;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耳肿胀度。提示,抗病毒颗粒具有体外抑菌、体内抗病毒、解热、抗炎作用,可为其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党参多糖口服液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长期使用党参多糖口服液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以便指导临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大鼠灌胃给药党参多糖口服液,在给药4周和停药2周内,观察大鼠一般行为活动等情况,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考察党参多糖口服液给药的长期毒性。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给药期间和恢复期内,一般情况和行为活动、粪便等均无异常变化,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因此,连续大鼠灌胃给药党参多糖口服液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说明党参多糖口服液具有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长期使用夏枯草注射液对机体的毒性反应,通过给大鼠肌内注射夏枯草注射液,在给药4周和停药2周内,观察大鼠一般行为活动等情况,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考察夏枯草注射液的长期毒性。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给药期间和恢复期内,大鼠一般情况行为活动和粪便等均无异常变化,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因此,连续大鼠肌内注射夏枯草注射液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说明夏枯草注射液具有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苯尼考及其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苯尼考原料药及其注射液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0.05~0.5 mg/mL浓度范围内,氟苯尼考的吸光度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6);与法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56.
白头翁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收载的成方制剂。通过对秦皮的薄层鉴别方法进行试验研究,认为《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的白头翁散标准中秦皮的薄层鉴别方法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57.
[摘 要] 为了验证中药肠炎康对猪大肠杆菌的临床效果,对猪人工感染大肠杆菌进行治疗性试验。利用大肠杆菌O301对试验组猪进行人工感染后,分为肠炎康低、中、高,庆大霉素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拌入饲料肠炎康(拌料10g/kg ,连用3d)治疗猪大肠杆菌病疗效可靠,效果明显。对人工感染引起的猪大肠杆菌病治愈为86.7%,有效率100%,并能显著降低猪死亡率。  相似文献   
58.
为验证中药肠炎康[1]对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效果,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猪进行治疗性试验.用大肠杆菌O301对试验组猪进行人工感染后,分为肠炎康低、中、高剂量治疗试验组,庆大霉素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拌入饲料肠炎康(拌料10 g/kg体重 ,连用3 d)治疗猪大肠杆菌病,疗效可靠,效果明显.对人工感染引起的猪大肠杆菌病治愈率为86.7%,有效率100%,并能显著降低猪死亡率.  相似文献   
59.
硅对大葱矿质元素吸收、 分配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大葱因含有机硫化合物等功效成分而具有重要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为此,前人曾就氮、 磷、 钾、 硫等矿质元素与大葱产量、 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硅作为一种公认的有益元素,在提高作物产量、 改善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研究了硅对大葱矿质元素吸收、 分配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大葱高效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天光’和‘章丘’两个不同类型大葱品种为试材,供试硅源均为Na2SiO3·9H2O,通过盆栽Hoagland营养液培养和大田土壤栽培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营养液不同硅水平(SiO2 0、 0.6、 1.2、 1.8 mmol/L)和土壤不同施硅量(SiO2 0、 150、 300、 450 kg/hm2)对大葱生长、 产量、 品质及硅、 氮、 磷、 钾含量、 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营养液硅水平在1.8 mmol/L范围内,‘天光’和‘章丘’两品种大葱株高、 假茎长、 假茎粗、 植株干重以及单株产量均随硅浓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以1.2 mmol/L的处理表现最好,其单株产量分别较不施硅提高了19.4%和30.9%; 适量施硅还显著提高了大葱游离氨基酸、 可溶性糖、 丙酮酸等含量,表明施硅有利于改善大葱品质。随营养液硅水平的升高,两大葱品种各器官硅含量均显著增加,在1.8 mmol/L处理时达最高,而钾含量则与之相反,氮、 磷含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以1.2 mmol/L处理含量较高; 由于施硅促进了大葱生长,所以大葱对硅及氮、 磷、 钾的吸收量则均随硅水平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大田施硅试验表明,‘天光’和‘章丘’两品种大葱均以施硅量(SiO2)300 kg/hm2时产量较高,分别比对照增产15.4%和25.6%。【结论】大葱增施硅可显著增加大葱对硅及氮、 磷、 钾的吸收量,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但同一硅水平的增产率以‘章丘’品种显著高于‘天光’,且二者随硅水平变化的幅度也不相同,表明不同大葱品种对硅的反应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本试验条件下,以营养液硅水平1.2 mmol/L、 土壤施硅300 kg/hm2时较有利于大葱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低温弱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能量分配的响应机制,为棉花耐低温品种选育及筛选耐低温鉴定指标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种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为试材,通过5℃、100 μmol/( m2·s)低温弱光处理,测定12 h内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结果]低温弱光胁迫提高了初始荧光Fo、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L(PFD),显著降低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指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同时,PSⅠ激发能分配系数σ、天线热耗散速率Drate增大,PSⅡ激发能分配系数β、光化学速率Prate降低.[结论]低温弱光胁迫导致棉花幼苗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降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受抑,更多的光能用于天线热耗散,且干扰了PSⅠ和PSⅡ间的激发能分配和传递.综合各指标分析,新陆中28号与中棉所50号在低温弱光胁迫下表现出良好的光能分配、利用能力,耐低温能力较强,新陆早42号与中棉所43号次之,新陆早33号和新陆早19号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