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72.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川翠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苯脲型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噻苯隆(TDZ)对黄瓜果实生长、品质及内源激素水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TDZ处理的花后3~6d内黄瓜日均增长量增加35.71%;采收时单果鲜重、座瓜率分别增加27.09%和7.23%,畸形瓜率降低75.51%,且对...  相似文献   
73.
产后惊厥又称产褥抽搐或痉挛,其多是缺钙引起的一种疾病。病犬以发生痉挛、低血钙症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母犬在泌乳期易发此病,犬产后1。3周发病率最高,当母犬产仔较多时,发病率也较高。本病多突发,如果诊断不及时、诊断不准确常会延误病情,甚至导致患犬死亡。临床症状发病的为刚生产的京巴犬,为杀灭虫害,犬主在犬窝周围喷施了灭害灵,不久,犬只出现发病。  相似文献   
74.
侯勇  龚竞 《蚕学通讯》2009,29(4):22-28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家蚕蛋白质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包括家蚕丝腺、血液、脂肪体、中肠、马氏管等10多种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都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大量高水平家蚕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相继发表。本文将对近几年内家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做归纳整理,并对家蚕蛋白质组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大黄酸(Rhein)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内N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大黄酸大、中、小剂量组。采用改良的Himori法制备小鼠全脑缺血5min再灌注30min模型。脑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给药。再灌注后断头取脑,低温制备10%的脑组织匀浆,测定脑内NO的含量。观察不同剂量大黄酸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内NO的含量的影响。结果各组之间的小鼠的呼吸次数没有明显的差异,小鼠呼吸的持续时间假手术组、大黄酸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不同剂量的大黄酸对缺血小鼠脑内NO的含量有不同的影响,中剂量大黄酸使小鼠脑内NO量明显减少,大剂量次之,小剂量的大黄酸对脑内NO的影响最小。结论合适剂量的大黄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升高的NO有降低作用,从而缓解NO导致的神经毒性作用,发挥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家蚕伴性赤蚁sch胚胎期致死特异蛋白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家蚕生态致死突变伴性赤蚁sch和正常黑蚁夏芳在常温常湿、高温干燥催青条件下的蚕卵差异表达蛋白质,发现高温敏感伴性致死赤蚁的蚕卵在高温催青处理后,一个分子量50kD左右的蛋白点P34与正常相比有明显差异,高温干燥处理后该蛋白点浓度较弱,表达量较低;对照黑蚁夏芳的P34蛋白没有明显差异。对P34进行胰蛋白酶消化并测定了其肽质量指纹图谱,通过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P34蛋白是一种新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77.
侯勇 《蚕学通讯》2004,24(1):52-54
2003年对于整个蚕桑重点实验室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在这一年里实验室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大项目--家蚕基因组计划.  相似文献   
78.
侯勇  高志岭  马文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93-14695
[目的]评价北京市顺义区主要作物生产系统的磷素养分平衡状况。[方法]采用农田养分平衡模型,针对北京市顺义区主要作物生产系统(大田作物、果园和露地蔬菜)的磷素养分平衡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农田磷盈余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3种作物生产系统内均出现农田磷盈余现象,蔬菜生产系统农田磷盈余量[491.8 kg/(hm2.a)]显著高于大田作物[82.7 kg/(hm2.a)]和果园[129.5kg/(hm2.a)]生产系统农田磷盈余量(P〈0.05),然而后两者之间农田磷盈余量无显著差异(P〉0.05)。大田作物和蔬菜生产系统农田磷盈余量分别与化肥和有机肥磷输入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87 7、0.970 1),果园生产系统化肥和有机肥磷输入量与农田磷盈余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36 3、0.625 2),但是各系统内作物收获磷养分量与农田磷盈余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顺义区蔬菜生产系统磷素污染潜力较大;大田作物和蔬菜生产系统农田磷盈余量分别主要来源于化肥和有机肥的投入,而化肥和有机肥的投入均显著影响果园生产系统农田磷盈余量。  相似文献   
79.
遗传算法进化效率低下问题始终是困扰用户的一个主要问题,进化停滞即是它的表现之一。把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于测井资料优化解释系统中,获得反映实际地层的储层参数。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在最优化测井解释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0.
本文对随机选取的159名西南大学学生的指嵴数扣指纹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指嵴数在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一个体左右指嵴数在相关性检验中均呈强相关性(P〈0.01);三种基本指纹类型占总调查指纹数的比例顺序为:斗形纹〉箕形纹〉弓型纹,弓形纹占的比例仅占1.9%。而斗形纹与箕形纹所占比例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