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以流产、生殖器官炎症、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慢性人兽共患病,主要危害人和动物的生殖健康,侵害多个组织器官,不易治愈,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各省份报告病例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而及时准确地诊断对预防和控制布氏杆菌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细菌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分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IB的准确诊断对其防控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病毒分离、血清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蛋白芯片技术等主要的IB诊断方法。病毒分离是诊断IB的重要手段,但其耗时长且对操作有一定要求,因此近年来将其与基因测序分析相结合来进行IB诊断及基因型鉴别;在常规血清学方法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是推荐用于鸡群大规模筛查及免疫效果评价的方法,病毒中和试验(VNT)具有高度特异性,常被应用于毒株的变异鉴定,但是耗时且缺乏标准化,建议选用更成熟的ELISA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因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且能实现实时定量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检测;重组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PA)特异性好,对试验条件要求不高,适用于养殖场的大规模IB筛查。另外,蛋白芯片技术、免疫层析试纸条、鸡声信号分析装置也为IB诊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
该文对珠海台创园羊驼养殖基地出现的羊驼死亡病例进行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和血液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提示羊驼出现炎症,尸体剖检和切片检查显示多器官充血和出血,通过PCR及序列测定确认该羊驼存在念珠菌性肺支原体感染。本文通过对该病例的确诊,积累了同类疫病防控的经验。  相似文献   
24.
隐孢子虫病可引起人与脊椎动物呕吐、腹泻、脱水等临床症状,没有物种特异性,不同阶段的脊椎动物均可被感染,但年龄越小,感染后发病率越高,威胁着人类及牲畜健康,同时也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隐孢子虫引发的隐孢子虫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文主要从隐孢子虫病原体的特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6个方面对隐孢子虫进行综述,以期为隐孢子虫引发的各种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建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n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的定量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ISKNV衣壳蛋白(MCP)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ISKNV 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以重组质粒标准品构建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0 copies/μL,敏感性是常规PCR的10倍;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黄颡鱼杯状病毒、大口黑鲈虹彩病毒、鳜鱼弹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仅ISKNV检测结果为阳性;批次内和批次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已知结果的233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出76份阳性、157份阴性,与已知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敏感、快速、特异以及可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ISKNV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定量检测以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